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我國植物種子采集最高海拔達6200米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2021-10-14 08:04:10

原標題:我國植物種子采集最高海拔達6200米

來源:科技日報

世界之巔的珠峰,在高海拔裸露的流石灘上,雖因極寒、缺氧被視為“生命禁區”,但仍存在適應極端環境的生命。

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種子采集隊順利完成“珠峰種子采集2021”任務,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

此次采集到的種子,經干燥、清理、計數等流程后,將長期保存于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和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

從今年8月開始,種質資源庫啟動了世界海拔最高植物種子采集行動計劃,這也是響應在中國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向世界表明,中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一直在不懈努力。

“目前全球已知報道過的在海拔6100米以上采集的植物有15種,均為國外學者采集?!狈N質資源庫主任李德銖研究員介紹,海拔最高的種子植物標本紀錄是1935年由英國登山家在我國境內珠峰北坡6400米采集到的鼠麴雪兔子、珠峰鱗蕊芥兩種植物,而采集成熟植物種子比采集植物標本更加困難。

歷經3年的準備,種質庫采集隊分別于今年8月和9月兩次前往珠峰,先后歷時20余天,最高抵達海拔6605米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采集。8月15日—28日完成了第一次珠峰植物科考,在5738米成功采集到珠峰齒緣草的種子。但8月還不是珠峰植物種子采集的最佳時期。9月24日,由郭永杰、趙延會帶隊,包括當地向導在內的8名采集隊員,再次從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向上攀登,采集到迄今中國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紀錄的植物種子。

“此前,種質資源庫保存的最高海拔種子采自西藏阿里地區5559米的高山荒漠灌叢,這次任務是對高海拔植物種質資源采集的一次新探索和嘗試,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強生物安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狈N質資源庫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說。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依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截至2020年底,該庫已保存野生植物種子10601種、85046份,為保護我國生物多樣性、保障我國戰略生物資源安全、切實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奠定了堅實基礎。(記者 趙漢斌)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消費新業態吸引年輕人

潮玩受熱捧,漢服成長為大產業,亞文化衍生的新業態頻頻“出圈”——。消費新業態吸引年輕人。”她說,“3年來,我購買過的Lolita洋服和JK...[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10-14

八部門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建行動計劃——萬物互聯,這樣打造

八部門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建行動計劃——。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眾多參展團帶來5G、物聯網等共性技術在文化產...[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10-14

一個鞋盒賣24萬?炒作“天價鞋盒”不過是擊鼓傳花

潮文化驅使下,鞋盒也擁有了和球鞋一樣的地位,引得各路潮人蜂擁而至。電商平臺上原創鞋盒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部分品牌商家已實現月...[詳細]
北京青年報 2021-10-14

傅瑩人民日報撰文: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4

來了!新聞早班車10月14日

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習近平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代表黨中央祝全國老年人健康長壽、生活幸福。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同德國總理...[詳細]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2021-10-14

中國駐美使館再次提醒在美留學人員加強安全防范

近日,中國駐美使館接連收到中國在美留學人員的求助信息,在華盛頓特區和北卡羅來納州連續發生針對我留學人員的持槍搶劫案件。駐美使館再次...[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10-14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中國堅決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

新華社聯合國10月13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13日在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互動對話時表示,中國堅決反對將人權...[詳細]
新華網 2021-10-14

從“數字遺民”到“數字移民”,“銀發族”這樣跨越鴻溝

從“數字遺民”到“數字移民”,“銀發族”這樣跨越鴻溝——中國老年人數字生活研究報告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網絡適老化...[詳細]
光明日報 2021-10-14

通州大運河:南北文化一線牽

通州大運河 南北文化一線牽。明代通州名士馬經綸,邀請思想家李贄北上,成就了通州南北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流傳于通州的運河號子就是...[詳細]
北京日報 2021-10-14

融合思政元素 推進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

融合思政元素推進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始建于1988年的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初步形成了弘揚師范教育優良傳...[詳細]
光明日報 2021-10-14

“眾山皆有虎”正逐步恢復

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權力和力量,在東北長白山區就世代流傳著“山神”“老把頭”的傳說,那里是東北虎的故鄉。作為現存體重最大的貓科動...[詳細]
光明日報 2021-10-14

時隔37年,消失許久的老點心回來了

消失多年的老點心回來了。隊伍中有人著急地抻著脖、有人踮著腳張望,都奔著一個吃食來——稻香村的點心。走進店里,寬敞明亮的大廳,到處可...[詳細]
北京日報 2021-10-14

前門草廠將現“零廢循環”小院

前門草廠將現“零廢循環”小院。這天,北京林業大學師生走進草廠社區,帶領居民開展“綠色微更新計劃——零廢循環小院”實踐?!睆堊予f,...[詳細]
北京日報 2021-10-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