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展現市屬國資國企在國企改革發展中實現的新突破、取得的新成績,濟南市國資委邀請中央、省、市媒體走進市屬國有企業,深入了解市屬國有企業在全面推進改革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形成具有特色的標志性改革成果,激發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原活力和內在動力,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支撐作用。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6日訊 7月15日上午,“賦能新發展 激發新動能”國企改革發展媒體行暨企業家訪談系列活動第二站走進濟鋼集團。濟南市國資委宣傳與群團工作處一級調研員、處長高明偉主持,濟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薄濤,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景洲與媒體記者座談交流,介紹集團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效。
據薄濤介紹,自濟鋼產能自調整以來,以“二次創業、重塑濟鋼”“建設全新濟鋼,造福全體職工”為使命,搶抓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給企業轉型創造的難得機遇,把目標定位和產業方向與省市規劃、需求相融合,立足區位、資源、技術等優勢,加快推動企業由排放型向消納型轉變。從“靠鋼吃飯”到“無鋼發展”,闖出了一條傳統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新路子。
積極探索“產城融合”的發展道路,奮力蹚出一條城市鋼廠轉型的發展新路
堅持把新濟鋼的發展與城市的規劃、發展、需求相融合,緊抓傳統企業轉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政府新舊動能轉換的“三轉”大勢,搶抓濟南市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的戰略機遇,同濟南市、中科院空天院、科學家團隊展開全方位深入合作,積極培育出高效的高端裝備制造效益增長點。濟鋼防務用時140天完成注冊,并實現首年度盈利,填補了國家在部分空天信息領域的產業空白。濟鋼集團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147億元,到2019年的225億元,再到2020年完成293億元,用3年時間基本恢復到停產前水平;2021年完成營業收入377.7億元,體量規模超越停產前水平,全面開啟第二階段的戰略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城市發展,產品產線不斷升級,重點項目接續落地。環保新材料產業園用時五個半月完成礦山基建施工,創造了國內同類大型礦山建設工期最短記錄,投產當年產量即達780萬噸;城市礦產面對轉型之初主營業務90%以上滅失的困境,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對外積極開展合作經營,營收規模增長至轉型之初的3倍多,濟鋼順行綜合服務區和新能源充電站全面建成,巡游出租車總量達580輛,車輛萬公里行駛事故率保持濟南市行業最低水平;創智谷工北21號科創綜合體落成投用,入駐企業160家,成為濟鋼產業孵化的搖籃。
目前濟鋼已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務院“科改”示范企業1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省瞪羚企業2家、省科技領軍企業1家、省市級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
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新濟鋼“求生存、謀發展”的關鍵一招,推動企業動力活力持續釋放
轉型之初,為有效應對部分干部職工轉型發展信心不足、思想觀念不解放、知識結構單一、適應市場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集團黨委于2017年8月,適時提出“九新”價值創造體系,為破解一系列思想困惑和發展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2018年元旦,啟動實施“六大攻堅戰”,把制約新濟鋼發展的關鍵環節作為攻堅主戰場,實施準軍事化管理,以硬核的落實力確保重點任務如期完成。五年來,濟鋼以“九新”為價值導向,以“六大攻堅戰”為實戰平臺,聚焦三大主業,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實施“價值創造”“數字化改革”“強大總部建設”,有效推進“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一批影響活力激發、創新涌流的阻礙被成功打破,“放管服”改革、三項制度改革、干部“容錯+問責”機制建設等一系列強有力變革舉措,培育形成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為濟鋼轉型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凝聚形成“上下同欲者勝”的強大合力
始終堅持把“造福全體職工”作為不懈追求,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積極搭建職工創新創效的實踐平臺,及時妥善解決職工關注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累計幫扶困難職工3100余人次,發放幫扶救助金1500余萬元;職工收入隨企業效益穩步增長。疫情防控期間,濟鋼堅決貫徹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劃撥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疫情防控,累計投入疫情防控資金830余萬元,實現廠區、生活區全覆蓋、無盲區管控,盡最大努力保護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近年來,新濟鋼的社會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攀升,濟鋼集團先后榮獲山東省最具活力企業獎、山東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山東社會責任企業等榮譽稱號,連續3年榮登“影響濟南”經濟人物榜單;1人榮獲山東省“擔當作為好干部”、省委記“一等功”獎勵,1人榮獲“齊魯最美職工”稱號,4人獲得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1人獲得山東省勞動模范稱號。
關于集團未來發展,濟鋼集團表示將緊抓機遇,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拿出在市屬企業“走在前”的境界格局、思路理念和標準要求,對標對表,奮力爭先,利用3年時間,推動新濟鋼產業體系構建完成,產業集群加速崛起,規模體量實現跨越,為省市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聚焦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培育以數字信息、智能制造、現代服務為主業的綜合性產業集團。按照“龍頭帶動,資源聚合,高端引領、鏈式發展”的理念,加速培育以數字信息產業為引領、智能制造產業為重點、現代服務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結合省培育壯大“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和濟南市十二大產業鏈建設,發揮濟鋼現有產業基礎優勢,形成細分領域具有濟鋼特色的產業鏈條,努力成為濟南市制造產業的“種子孵化器”和“集聚承載體”,以新濟鋼的高質量轉型發展為省市做強先進制造業提供支撐力量。積極參與國家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和濟南市現代服務業倍增計劃,以現代物貿、工業旅游、文旅康養、科技服務、科技培訓、應急服務等產業為重點,融入城市服務業恢復性增長,提高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在濟鋼產值中的比重,努力成為濟南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支撐點。
聚焦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著力構建一批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特色優勢產業。縱深推進企業全面深化改革,以構建“工貿金”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體系為抓手,加速壯大企業體量;以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提升投資與資本運營專業能力,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充實“上市企業資源庫”,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進程;集聚要素資源,發揮產業優勢,構建一批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特色優勢產業。
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以赴提升企業創新力,堅定不移推動企業做大做活做專。緊扣山東省“十大創新”任務和濟南市“12項改革創新行動”,以新一代創新技術為首選動能,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產生,驅動企業轉型和指數型增長;聚焦主導產業關鍵環節,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科技創新“強載體”倍增計劃,實行重大項目“雙總”(總指揮/總師)工作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