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8-25 16:03:08
齊魯網濟南8月25日訊 2018年暑期,山東廣播電視臺《民生直通車》欄目聯合省政協“民聲連線”、省扶貧開發基金會、9958應急救援協作平臺,以及全省11支公益救援隊,共同發起倡議“父母在 不野游"!公益行動得到多方響應,大家群策群力,呼吁學生遠離危險水域。暑期即將結束,兩個月來,溺水悲劇時有發生。防溺水,究竟難在哪里?
濱州濱城區黃河騎行路是市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臺風“溫比亞”剛過不久,黃河水流湍急,已經難見在這里游泳的人,但這里仍然吸引了不少捕魚的市民。這看似平靜安詳的畫面,稍不留神,危險就隨時可能發生。在現場記者看到,兩位家長帶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在黃河岸邊捕魚,這一幕被黃河阻泳服務隊隊員發現后及時勸離。
這樣的勸阻,每天都在這段長約20公里的黃河沿岸進行。7月17日,濱州“黃河阻泳”服務隊成立,從那時起,50名隊員每人負責1公里,每天早6點到晚8點,錯時值守、提前攔阻,把溺水危險降到最低。濱州黃河阻泳服務隊隊員張學安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俺都在這里看著,他們絕對沒有敢來洗澡,到現在沒有溺亡的事故發生,有人看著就是管用。”
黃河沿岸溺亡減少 坑塘灣渠時有發生
今年暑期,僅山東廣播電視臺《民生直通車》欄目報道,山東境內就發生32起溺水事故,平均每兩天一起,溺亡人員當中包括30名學生,暑期結束,課堂里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身影。和往年不同的是,這些溺亡事故僅有一起發生在黃河,時間是在6月30日,菏澤市東明縣境內,兩名來自河南的準大學生在戲水時命喪黃河。
其實在當月22日,東明縣成立了“黃河阻泳”服務隊,服務隊隊員們全部來自當地貧困戶,很多是老弱病殘,而野游人身強體壯,他們不知敬畏,心懷僥幸,甚至和隊員們打起“游擊”,服務隊勸阻起來有些吃力。
讓孩子遠離黃河溺亡,需要注入更多力量。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綜合業務部副部長高強介紹說,省扶貧開發基金會近期正在積極聯絡沿黃各縣區的社會組織,他們希望明年有更多的社會團體,包括一些政府部門,大家能夠合起力量能夠覆蓋更多沿黃的縣區,盡可能減少下水溺亡事件的發生。
除了黃河這起溺水事故,其它31起大多發生在鄉野水庫、坑塘、河道、人工湖等,這些水域危險性大,平常缺少人員管理,但警示標語、防護欄一應俱全。濟南南部山區積米峪水庫沿岸安裝了鐵絲網,但還是發生了12歲女孩溺亡事件,有人強行剪斷,硬生生地撕開一個個“口子”,這無疑是在生命的“防護網”上打開了一條“死亡通道”。
為提高安全意識,《民生直通車》欄目策劃制作“父母在 不野游”公益宣傳片,在公共頻道滾動播出,還在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置頂推薦“防溺水地圖”。活動吸引了全省11支救援隊參與進來,比起打撈溺水者,他們更愿意將“父母在 不野游”的理念帶進課堂,播種到每一名學生的心田。
“父母在 不野游”公益行動持續進行中
山東省政協委員張法水認為,這種活動絕對不是一時就可以達到很好效果的,需要持久持續地進行下去,現在通過“父母在 不野游”這種形式宣傳效果很好,他覺得內涵還可以不斷充實,“堵”的措施比較多,如果能再從“疏”的方式多考慮一些,比如在農村興建文體設施等等,把活動推向深入,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暑期即將結束,“父母在 不野游”公益行動還在持續。隨著公益行動的持續開展,以及學校安全教育的加強,我們相信,“父母在 不野游”的理念,必將深入人心。
閃電新聞記者 唐福晨 孫凱恩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