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7-02-21 14:40:02
大沽河濕地
青島新聞網2月21日訊(記者 朱穎)今天上午,市環保局正式發布《青島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在改善大氣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方面,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目標:一個總體目標 三大方面 18項主要指標
“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可概括為“一個總體目標、三大方面、18項主要指標”。
“一個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重點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努力構建環境質量好、污染排放少、生態狀況優、監管執法嚴、環保意識強、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美麗青島。
“三大方面、18項主要指標”,即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質量主線、突出重點、全面小康的原則,系統構建了“十三五”目標指標體系,在環境質量、總量控制、生態保護共3個方面,設置了18項指標,其中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再生水利用率、林木綠化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3項為約束性指標,其他5項指標為預期性指標。
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達60%
在改善大氣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方面,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在改善水環境、消除黑臭水體方面,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主線,堅持“治用保”結合的理念,抓好壞兩頭,提出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進一步提高。
在土壤環境保護方面,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在污染減排方面,將繼續實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控制,新增總氮、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完成國家、省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
森林綠化率:全市穩定在40%以上
在生態系統保護方面,將劃定省市兩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市林木綠化率穩定在40%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自然岸線保有率40%,自然保護區實現規范化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
在環境風險的有效防控方面,將建立健全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立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較大以上環境風險源全部實施應急預案備案。有效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放射源安全管控率均達到100%。
在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將建立健全全域統籌、城鄉統籌的環境監督考核體系,環保政策和環保投入更加均衡,城鄉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李村河基本實現無污水直排(圖為李村河上游景觀)
《青島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解讀
1、問:編制《規劃》具有什么重大意義?
答:《規劃》是“十三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綱領性文件。“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編制實施《規劃》,貫徹落實了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承載了人們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新期待,為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生態保障,體現了政府意志和人民意愿,突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十二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怎樣?2016年如何?
“十二五”期間我市環境質量穩步提升。2015年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93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均為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PM2.5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全市主要河流水質持續改善,省控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Ⅴ類,河道生態環境逐步恢復;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常年穩定達標。近岸海域水質保持優良,膠州灣水質優良海域面積超過60%。全市土壤環境狀況總體尚好。電離輻射環境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總體狀況良好。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在各方共同努力推動下,我市生態環保工作開局良好,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些新進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新突破。2016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1.7%,,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優良天數為299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2013年增加了33天,優良率為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污染物年均值比2013年分別降低31.8%、20.6%、63%、20%。2016年全年重點河流主要污染物濃度平均改善7.9%,膠州灣優良水域面積占比達到71%。研究制定了青島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確定了56項重點改革任務,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城市后花園的墨水河即墨段
3. 問:我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既是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轉折期和窗口期,也是污染治理的攻堅期。新形勢下環境保護既面臨重要戰略機遇又要負重前行。
一是綠色發展賦予環境保護新使命。生態文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綠色發展作為指導科學發展的新理念,賦予了生態環保工作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職責,環境保護作為政府重要職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二是經濟新常態催生環境保護新理念。環境保護必須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新常態,工作目標向改善環境質量轉變,工作重點向綠色發展、標本兼治轉變,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環境保護法》提出環保工作嚴要求。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要求責任主體自覺履責,執法部門剛性監督,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環保法治新常態,為依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四是城市優化發展帶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新契機。我市加快推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更加關注節能環保和綠色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資源環境要素投入將呈現下降趨勢,改善環境已成為社會普遍共識,為解決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有利契機。
“十三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依然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矛盾。環境質量改善程度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大氣環境改善任務很重,水污染治理還不到位,環境安全及污染擾民等仍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城鄉環境保護工作未能適應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展開的步伐,城鎮化建設、產業功能區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環境保護工作相對滯后。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與環保規劃有機融合不夠,源頭引領和指導約束作用不強。環境違法違規現象頻發,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環保投入和環境監管能力還不能滿足新形勢新要求。
4.《規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規劃》的總體思路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重點,全力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攻堅戰和持久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
《規劃》主要內容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編制背景,主要為“十二五”時期基本情況和“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形勢。
第二部分為總體要求,主要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總體目標。
第三部分為重點任務,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分別對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大氣、水、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環境保護、生態青島建設、環境監管執法與安全防控、體制改革、能力建設等10個方面重點工作進行了任務安排,并規劃了有關重點工程項目。一是強化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布局,構建多規融合生態功能空間體系。二是顯著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升燃煤和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水平,深化城市揚塵污染防治與管理,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開展港口船舶大氣污染物治理,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三是全面提高水環境質量,全面強化水污染防治,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四是大力推進土壤環境保護,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實施分類分用途土壤環境管理,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強土壤污染源監管,推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五是強化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膠州灣環境保護,深化重點經濟功能區環境保護。提升農村環境保護水平,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非農產業環境保護。六是加快生態青島建設,保障現代化國際城市生態環境,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促進生態文化建設。七是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和環境安全防控,加強環保法制建設和監管執法,完善環境安全防控體系,治理影響群眾生活的其他環境問題。八是深化環境保護體制改革,強化完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實施排污許可制,完善社會共治體系,深化市場機制建設。九是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推進智慧環保建設,大力發展環境科技和環保產業,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十是規劃了有關重點工程項目,提出了“藍天”工程、“凈水”工程、“潔土”工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森林和園林綠化建設、海岸帶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共9大類重點工程,涉及194個項目,為重點任務實施提供支撐。
第四部分為保障措施,主要內容從組織協調、責任分工、監督考核與評估四個方面確定了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5、問:《規劃》的目標如何?
“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可概括為“1318”,即“一個總體目標、三大方面、18項主要指標”。
“一個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重點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努力構建環境質量好、污染排放少、生態狀況優、監管執法嚴、環保意識強、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美麗青島。
“三大方面、18項主要指標”,即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質量主線、突出重點、全面小康的原則,系統構建了“十三五”目標指標體系,主要分為環境質量、總量控制、生態保護共3個方面18項指標,其中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再生水利用率、林木綠化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3項為約束性指標,其他5項指標為預期性指標。
在改善大氣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方面,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在改善水環境、消除黑臭水體方面,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主線,堅持“治用保”結合的理念,抓好壞兩頭,提出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進一步提高。
在土壤環境保護方面,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在污染減排方面,將繼續實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控制,新增總氮、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完成國家、省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
在生態系統保護方面,將劃定省市兩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市林木綠化率穩定在40%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自然岸線保有率40%,自然保護區實現規范化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
在環境風險的有效防控方面,將建立健全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立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較大以上環境風險源全部實施應急預案備案。有效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放射源安全管控率均達到100%。
在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將建立健全全域統籌、城鄉統籌的環境監督考核體系,環保政策和環保投入更加均衡,城鄉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6.《規劃》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答:一是強化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圍繞“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空間發展戰略,加強生態安全格局與新型城鎮化、工業化發展格局的銜接,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布局,編制實施城市環境總體規劃,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等多規融合。
二是顯著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升燃煤和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水平,深化城市揚塵污染防治與管理,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開展港口船舶大氣污染物治理,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分階段分領域分行業落實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三是全面提高水環境質量。堅持城鄉統籌、系統治理、治用保結合的理念,源頭控制、突出重點,加大力度開展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統籌推進地表與地下、陸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加快改善恢復過城河生態環境,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不斷提升全市地表水及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四是大力推進土壤環境保護。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實施分類分用途土壤環境管理,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強土壤污染源監管,推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五是強化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生態環境功能布局,提出區域發展的環境指引,引導和約束差別化發展,對重點區域實施分區分類的精細化管理。重點加強膠州灣生態環境保護,深化重點經濟功能區環境保護,強化生態環境條件約束,合理確定重點經濟功能區發展邊界和規模,留足生態空間,構建與環境容量約束相適應的產業格局。
六是提升農村環境保護水平。以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長效運行機制為核心,加大環保投入和政策支持,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為重點,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格控制畜禽養殖和農業面源污染,開展農村非農產業環境保護,強化農村地區工業污染防治,建立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七是加快生態青島建設。以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生態環境保障為目標,創新生態環保理念,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促進生態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建設對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的帶動作用和生態文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構筑青島的生態安全屏障。
八是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和環境安全防控。加快完善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依法嚴格環境監管。完善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加強環境風險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有效防范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杜絕重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放射源安全管控率均達到100%。
九是深化環境保護體制改革。強化完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實施排污許可制,完善社會共治體系,深化市場機制建設。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契機,推動環境管理轉型,落實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保責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逐步健全行政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機制體制,提升環境保護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
十是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按照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完善重污染天氣預警體系;加強智慧環保建設,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信息化工程,提高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發展環境科技和環保產業,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強化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撐,全方位提升環境保護治理能力。
7、問:《規劃》中關于改善大氣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有哪些目標和措施?
答:《規劃》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市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全年大氣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天數310天以上。通過制定實施大氣環境質量達標規劃,分階段分領域分行業落實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具體包括:
提升燃煤和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水平。落實最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17年底前全市1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底前全市單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強化鋼鐵、玻璃、水泥等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治理。全面搬遷小型石化公司。完成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橡膠制品等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深化城市揚塵污染防治與管理。全面落實建筑施工揚塵工作導則,積極推進綠色施工。建立運輸行業和企業揚塵控制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道路保潔標準,提高清潔動力機械化清掃水平。實施密閉儲存或嚴密圍擋(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火電企業建設封閉式煤炭、灰渣儲存設施,土方堆場完善防風抑塵設施,裝卸物料采取密閉或噴淋等方式。采取綠化、透水鋪裝、覆蓋等措施整治城鎮裸露土地。
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鼓勵綠色出行,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快便利化充電車樁(柱)網絡化建設。逐步實施機動車國Ⅴ排放標準,全面禁售不達標燃油。推進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尾氣污染治理,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控制區域。
開展港口船舶大氣污染物治理。減少主城區碼頭易產生揚塵的散貨裝卸量。推進船舶、港口及其他機械設備尾氣污染控制及節能運行技術應用,新建碼頭建設岸基供電設施,已建成碼頭逐步實施岸基供電設施改造。全面推進煤炭、礦石碼頭防風抑塵設施配備;全面開展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品碼頭有機廢氣回收治理。設立沿海海域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
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力爭使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提高到15%,推廣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水源、污水源、空氣源等清潔能源供熱方式。實施煤炭總量控制和清潔高效利用,禁止進口、銷售和燃用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和石油焦。加大外部電力引進規模。新建燃煤項目實施煤炭減量替代,在燃煤供熱地區禁止新建、擴建分散燃煤供熱鍋爐。逐步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淘汰城市建成區、熱力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所有單臺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確有必要保留的除外)。禁止銷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質量標準的煤炭,積極推進城中村、城郊村居民炊事采暖“減煤換煤”。
8、問:《規劃》中關于改善水環境、消除黑臭水體有哪些目標和措施?
答:《規劃》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主線,堅持“治用保”結合的理念,抓好壞兩頭,提出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喪失使用功能(劣V類)的斷面不超過9個,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具體措施包括:
全面強化污染防治。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開展石化、化工、印染、電鍍、石墨加工、食品加工、原料藥、農藥、玻璃、制革等重點行業實施清潔化改造,新改擴建項目實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加快工業聚集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2017年底前建成或完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合理布局、優先安排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和改造工程,強化污水管網、泵站等排水設施建設,加快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截污,到2020年全市新增污水集中處理能力30萬噸/日。嚴禁處理處置不達標污泥進入耕地。取締各類非法污泥堆放點,到2020年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加快非標準船舶、老舊船舶的環保設施更新改造,到2017年完成全部港口碼頭港口水污染治理設施、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改造。新建碼頭同步建設船舶垃圾和油污水上岸接收設施。加強海泊河、李村河、張村河、樓山河、祥茂河、墨水河、鐮灣河、風河、現河、洙河、云溪河等過城河污染專項整治,繼續推進直排口整治和截污管網建設,建立黑臭水體清單和治理責任制,到2017年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實施總氮排放總量控制,采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入海直排口排查整治、農業面源及養殖污染綜合整治等措施。加強化工企業集聚區,垃圾填埋場,危險廢物處置場周邊地下水環境監控管理。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設施建設、廢棄礦坑污水治理。
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利用季節性河道、蓄滯洪區和閑置洼地,因地制宜建設再生水生態濕地。加快建設城鎮再生水循環利用基礎設施,在城市綠化、道路保潔、汽車清洗等領域推廣使用再生水,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小區沖廁優先使用再生水。重點推進火電、供熱、石化、化工、印染、鋼鐵、啤酒、飲料、農副食品加工等高耗水行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
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與水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重要區域管理,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評價體系,開展各級水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評價,確保城市規劃區藍線范圍內水域面積不減少。深化河道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加強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加強水源地匯水區林木保護,增加林木覆蓋率,發展水源涵養林,提高水源涵養能力。
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全面落實水源地紅線管理與保護區污染源清理整治,落實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措施。重點開展大沽河干流和支流兩側村鎮污水、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污染整治。集中整治嶗山水庫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農家宴、畜禽養殖、農村生活和農業面源污染,從嚴查處非法挖沙采石、違規建設大型農業園等嚴重破壞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威脅水源地安全的違法行為。劃定農村規模化供水水源保護區,保障農村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加強產芝水庫、引黃濟青青島段、大沽河、吉利河等III類以上水質較好河流湖庫生態環境保護。明確劃分湖庫流域禁養區和限養區,有效處理和綜合利用畜禽養殖污染物。到2020年,III類以上河流湖庫水質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自然恢復能力明顯增強。
9、問:《規劃》中關于土壤環境保護有哪些目標和措施?
答:《規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具體措施包括:
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統一規劃、整合優化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建成完善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建設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
實施分類分用途土壤環境管理。實行耕地分類管控。對未受污染和輕微污染耕地土壤,劃為優先保護類;對輕度和中度等受污染程度較低、仍可作為耕地的,劃為安全利用類;對重度污染且難以修復的耕地,劃為嚴格管控類;根據土地利用變更和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定期對各類別耕地面積、分布等信息進行更新。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城市規劃和供地管理,土地開發利用必須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合理規劃土地用途,嚴格用地審批。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
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強化重點規劃環評和排放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的項目環評審核,規范垃圾、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措施,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預防新增土壤污染。有序搬遷或依法關閉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的現有企業。科學布局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廢舊資源再生利用等設施和場所。
加強土壤污染源監管。嚴格執行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標準并落實相關總量控制指標,禁止新建落后產能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建設項目。加強工業廢物處理處置,加強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確定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對重點監管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開展監測。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計劃。到2020年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
推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開展老工業區搬遷污染地塊、礦產開發遺留場地等場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完成紅星化工廠鉻渣污染場地治理修復項目等工程。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規劃,推進土壤改良修復、農藥殘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修復等工程建設,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10、問:《規劃》中關于重點工程項目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答:為推動完成各項重點任務,以重點工程帶動系統治理,規劃提出了“藍天”工程、“凈水”工程、“潔土”工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森林和園林綠化建設、海岸帶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共9項重點工程,涉及194個項目,為重點任務實施提供支撐。
11、問:“十三五”期間如何推動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
答:《規劃》提出一是要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加大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力度,全面推進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信息公開,推進監管部門生態環境信息公開,推進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以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二是要擴大公眾環境參與權。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重大決策、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采取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通過行風在線、網絡問政、“三民”活動多渠道征求建議,接受公眾評議。完善環保志愿者管理體系,壯大生態環保志愿者隊伍。做好環保信訪聽證工作。三是要強化公眾環境監督權。鼓勵公眾和環保組織通過合法渠道有序維權。建立健全公眾輿論監督機制,通過有獎舉報、環保義務監督員、綠色志愿者、政務服務熱線、微信、微博等方式,確保社會各界監督生態環保工作。
12、問:如何保障《規劃》實施?
答:保障《規劃》實施,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相互協調,上下互動的環境保護推進機制。各級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任務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全力推進。環保部門每年向市政府報告規劃實施進展情況。
二是落實責任分工。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分解目標指標和主要任務,明確牽頭單位、工作責任,市政府與各區(市)政府簽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責任書。各區市、各部門要細化本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形成落實責任分工的重要支撐和抓手,確保規劃目標的按期實現。規劃中涉及的氣、水、土等方面的任務方向,通過大氣達標規劃、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專項進一步細化落實規劃任務。
三是加強監督考核。制定規劃實施細則和量化評估、考核辦法,強化質量目標導向,完善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及考核評價體系,將生態環境質量指標作為對各級政府的硬約束,嚴格考核問責。以污染減排、重點任務考核為輔,建立重大環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問責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四是完善評估制度。每年對規劃實施情況開展核查、監督。開展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修訂完善相關規劃內容。創新評估方式,探索引入社會機構參與評估。完善指標統計制度,加強規劃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提高規劃實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