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17-03-05 15:28:03
學雷鋒做好事,是曾經叩擊幾代人心靈的時代樂章。近些年深入開展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則將這一時代樂章推向新的境界。
從最初的無制度保障、無專業培訓、無專業人才、無長期性可持續性志愿項目,逐步蝶變成政府出臺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專業化培訓造就專業化人才、有事情就找志愿者的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青島——這座公益之城、文明之城,已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模式。
人人參與志愿服務
有事情就找志愿者
市民李先生在今年大年初二凌晨一點多發了一條朋友圈:因為電瓶缺電,車輛無法正常啟動。“好司機”公益組織的志愿者聞訊冒著嚴寒連夜趕來幫他充電,車輛一次啟動成功。“在這個寒冷的深夜,如果有人不收一分錢,不辭辛勞來幫助你,那份感動,只有自己體會過,才會知道。”李先生激動地說。
李先生所說的“好司機”,就是“青島好司機”道路公益救援中心。如果市民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只需要到“青島好司機”道路公益救援的微信平臺上留言,不出意外,很快就會有志愿者來到他們所在的位置,協助解決問題。即使在保險公司或者維修廠都不愿意出來的后半夜和春節,“好司機”們依然風雨無阻,堅持公益服務。
在青島,只要需要幫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志愿者。
如果家里有空巢老人,擔心老人在家空虛寂寞,只要找到“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志愿服務公益平臺,就會有志愿者定期上門陪老人聊聊天,給老人讀讀報紙,為老人排憂解悶;如果有新市民子女遇到了心理問題,或者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市北區同明書坊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社工幫助解決問題;如果有殘疾人家里缺過冬的衣服,只要聯系上“笑姐”愛心助殘團隊,就會有人上門為他們測量身高、體重,然后回到倉庫為他們量體選衣;家里的小家電壞了,中特環保小家電維修小分隊的志愿者會在周末提供集中維修服務;家里馬桶堵了,只要來到社區的志愿服務站,就會有會修理馬桶的志愿者上門幫忙;高考季考生需要用車,有學雷鋒車隊無償接送……
有一組數據或許能夠說明志愿者在青島市民中的普及程度:截至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達到113萬余人,組建各類志愿服務團隊1萬余支,推出經常性志愿服務項目4500余個,建立志愿服務基地3700多個。
在青島,有事情就找志愿者正在成為市民的一種生活習慣。學雷鋒志愿服務,也已經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成為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強大力量。
制度機制逐步完善
催生大批志愿組織
2016年8月19日,在嶗山區召開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大會上,曾獲得“中國好人”稱號的青島佳諾集團董事長郭維佳可謂“雙喜臨門”——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在給予其企業2750萬元綜合授信的同時,還額外給予他200萬元額度的個人信用貸款。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行長韓向紅說,郭維佳在危急時刻奮不顧身救人,這一壯舉大大提升了他的個人信譽。銀行在對企業作了一系列嚴謹的調查后發現,佳諾集團是一家具有穩定成長性、凝聚力的企業,本身就適合授信,郭維佳的見義勇為行為,為銀行授信的綜合評價增加了“信用指數”。
郭維佳獲得“雙授信”,緣于青島這座城市對于“好人有好報”的倡導,得益于政府審時度勢,適時出臺相關制度,完善相關機制,傳遞出強烈的“扶持信號”。
青島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在2008年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迎接奧帆賽在青舉辦,2008年,青島出臺了《青島市志愿服務條例》,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志愿服務、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的范圍、志愿者的權利與義務,建立了志愿服務工作的組織體系,規范了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同時也強化了志愿服務的保障激勵機制。
2013年6月,市文明委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基本建立起覆蓋全社會、與政府服務和市場服務相銜接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城區常住人口總數比例達到10%以上等目標。
2014年8月21日,青島志愿服務網正式上線,最大限度地承接廣大市民的志愿服務需求,同時實現志愿者招募、實名注冊、管理、調配、工時認證及考核的規范化、高效化管理。
2016年5月,《青島市志愿服務記錄辦法》出臺。依托青島市社會保障卡建立“時間銀行”,同步存入志愿服務時間,進行日常記錄管理,作為對志愿者激勵嘉許和回饋的依據。
2017年1月1日,《青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明確規定鼓勵和支持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建立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拓寬志愿服務領域。對于獲得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的,記入個人檔案或者個人信用記錄,并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鼓勵單位在招聘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聘用道德模范、文明市民、優秀志愿者等先進人物。
制度與機制傳遞出的“扶持信號”,表明了政府對于學雷鋒志愿服務的鮮明導向,即大力支持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不讓好人吃虧、讓好人有好報。這種導向也讓一大批優秀志愿者和志愿團隊應運而生。
提升專業化運作水平
促進志愿服務健康發展
缺乏專業化的志愿者和專業化的團隊組織構架,是很多城市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此方面,青島不斷采取措施,通過提升專業化水平,使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常態化。
2014年8月,青島市志愿服務學院成立,這是全國首家政府與院校合作開辦的志愿服務學院。學院成立后,按照每年培訓1000人的目標,由政府和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出資,并相應接收社會捐贈,對志愿者骨干進行培訓,頒發專業資質證書,使培訓同時成為志愿回饋的一項重要內容。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長李延照在團隊建立之初就把“專業化”放在了首位。現在9年過去了,李延照對于隊員近乎嚴苛的專業化訓練與專業化管理絲毫沒有改變。而這種專業化,也是團隊能夠延續到今天并且持續壯大的一種內驅動力。截至去年年底,藍天救援隊已在國內外實施大小救援266次,發起和參與各種安全培訓、公益項目不計其數。
當然,黨委政府、行業組織乃至全社會對志愿服務的支持還有很大的空間。李延照表示,雖然政府大力扶持,自己的專業化道路讓團隊也走得很穩,但是團隊管理、專業化培訓、救援投入等一系列費用,還是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岸基救援一人的培訓費需要6500元,激流救援R1到R3的費用是1萬多元,這些費用如果全部由個人承擔,實在太吃力。如果是純公益性質,會更吃力。”雖然各部門有一些優秀志愿組織的評選,團隊參加過并且也屢屢獲獎,但是對于一年五六十萬元的支出,項目補助并不足以維持團隊的運行。而像藍天救援隊這樣的專業化團隊,普遍存在著經費困難的問題。
“雖然城市的公益基礎良好,但是志愿者團隊的專業化發展仍然需要‘借力’。”市社科院副研究員鄭國說,政府要逐步擴大財政資金對志愿服務組織發展的支持規模和范圍,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志愿服務組織立足自身優勢,承接相關服務項目。同時,還要積極搭建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與志愿服務組織之間的橋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支持志愿服務組織發展,為志愿服務組織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雷鋒精神,每天都在;凡人善舉,薪火相傳。隨著我市精神文明創建的不斷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市民會增強對志愿服務的認識,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來,從而使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青島精神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前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