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新聞網
2017-05-25 10:23:05
“產業集聚、開放融合、城鄉一體、共建共享是沂源發展的總體思路。要干好工作就要吃透上情,研究透實際,找好結合點。”談到換屆之后的新思路,沂源縣縣委書記王義樸告訴記者。
在王義樸看來,沂源的基本縣情是生態優良,產業結構好,綠色農業優勢突出,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的城市工作思路,為推進沂源與組群式城市的融合發展,主動融入主城區、省會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接受輻射帶動,帶來了新機遇。
在采訪過程中,王義樸提到最多的就是“融合”,沂源的目標定位就是“爭先進位、走向前列”。圍繞總體思路和目標定位,沂源以全域旅游為統領,以融合發展為帶動,統籌推進全縣工作。
園區支撐能力強、產業結構好、資本市場有個“沂源現象”,是沂源工業發展的特點。沂源縣把經濟開發區作為工業強縣建設的主陣地,主動融入工業強市布局,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提供保障、增強后勁。目前,沂源經濟開發區已與淄博高新區,簽約共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淄博園)沂源醫藥健康及新材料產業園。圍繞做大做強醫藥健康、新材料兩個主導產業和上市公司,堅持激發內力與引進外力相結合,集中打造6個千畝產業園(基地),即以生物制藥為主的瑞陽產業園,以醫藥包裝為主的藥玻產業園,以節能環保材料為主的魯陽產業園,以新材料為主的科賽集團和中新濟眾產業園,以HPV疫苗為主的疫苗產業生產基地,以引進新產品、新技術為主的醫藥健康產業孵化基地,總占地面積6000畝,計劃總投資300億元,全部達產后,園區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
“旅游+綠色農業”力求實現農旅融合發展最大化,促進現代農業和旅游業深度融合。沂源立足獨特的農業發展優勢,利用“互聯網+農業”,加快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力求實現“種得好、銷路暢、收益高”。該縣計劃年內流轉土地1萬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家,市級以上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30處,已建成高標準的中以現代果業科技示范園等12處,實現“種得好”;加強精準宣傳推介、打造特色優勢品牌,依托“互聯網+農業”公共服務平臺,抓好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源中商務大廈電子雙創中心運營,實現線上線下同步交易,在國內外打響沂源農產品品牌,實現“銷路暢”;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農業,結合發展全域旅游,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將農業生產和生態休閑、旅游觀光等融為一體,打造一批賞花游、采摘游、觀光、民俗體驗精品線路,實現農旅有機結合和深度融合,實現“收益高”。
“旅游+最優生態”打造全域旅游,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生態是沂源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亮點和最大的賣點,是加快縣域發展最大的資本和優勢。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國內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要求,積極融入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大局,著力打造“南部山林生態精品線路”,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國內一流的休閑度假目的地。突出軟環境建設,發揮“旅游+”功能,策劃一批自然生態、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主題旅游,為游客提供看山、望水、憶鄉愁的美麗鄉村。
生態建設上,圍繞“高山林海、生態沂源”的目標定位,保護好、建設好、發展好沂源的綠水青山,打造山東生態高地,建好淄博“后花園”。立足優質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啟動了生態水系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切實保護好、管理好沂源的水資源,讓水最大限度地留在沂源、涵養生態,打造“齊魯水塔、海綿沂源”;同時開發好、利用好水資源,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尤其是開發好礦泉水資源,擦亮“中國礦泉水之鄉”品牌。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加快完成1042項治理任務,最大限度減少污染存量。堅持不挖山、不填溝,強化生態修復和造林綠化,全面恢復區域生態。
“旅游+道路交通”打造展現沂源風貌的道路景觀,實施沾臨高速及省道干線公路改造、縣鄉公路和危橋改造、村級公路網化、交通運輸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道路升級和路網結構優化“五大工程”,策劃構建“兩高兩鐵十字交叉、五縱五橫中心輻射”的路網格局,實現交通運輸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
“旅游+城市建設”突出“山水花園城市”定位,實施以城中村園區村棚戶區改造、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市政道路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便民農貿市場建設、垃圾中轉站建設、城市公園建設、公共交通系統建設為主的“四改四建”工程,完善城市旅游元素,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走特色之路,創沂源模式,探索“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開啟全域融合發展的新征程,沂源已經在路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