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7-09-11 07:10:09
8月23日,商務部、農業部聯合下發《關于深化農商協作 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通知》,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順應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生產流通消費高效銜接的新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以電子商務帶動市場化、倒逼標準化、促進規模化、提升品牌化,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脫貧增收,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農產品日益增加的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這無疑對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是一股強勁的推力。
如今,伴隨著信息化在農村的推進,互聯網與農村的關系日益密切?!盎ヂ摼W+農業”的發展,讓古老而傳統的鄉村與鄉民迅速進入了信息化的新時代。那把握好“互聯網+”的機遇,對于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方式轉變,增進農民的福祉,到底具有怎樣的意義?目前還存在哪些瓶頸和問題亟待解決呢?對此,記者近日深入田間地頭進行了探訪。
政策支持、政府帶動 各地“互聯網+農業”發展迅速
日前有這樣一則新聞讓人感嘆,海南省文昌市的“90后”電商周華龍一年賣300萬斤水果,一年營業額達2000萬元。報道說他將本土的荔枝、菠蘿蜜、火龍果、黃皮等十多種熱帶水果的圖片上傳,網絡訂單絡繹不絕。為擴大知名度,周華龍一方面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商城等進行線上宣傳;另一方面還深入村民家中考察水果基地,確保第一手貨源。同時通過網絡播放村民種植、采摘水果全過程,讓顧客不僅嘗到原汁原味的水果,還能感受采摘的樂趣。無獨有偶,山東海陽一家僅僅成立兩年多的微商團隊,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銷售網絡遍布全國。
這些年嘗試做農產品電商的不在少數。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接連出臺不少利好農村電商政策,為農村電商發展添柴加火。電商巨頭紛紛進軍農村電商領域,得益于農村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以及互聯網的普及,農村網民數量激增。
近日,記者走進文祖街道駐地為民服務一條街,一處醒目的“文祖街道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心”的店面展現在眼前,前來聯系業務的人們絡繹不絕。網上農產品銷售十分火爆,工作人員忙著接單、打包、裝運,一輛輛物流車將包裝好的花椒、小米等特色農產品送往外地,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就是文祖街道創建的章丘“e家香”電商平臺工作場景。
記者了解到,章丘區文祖街道地處山區丘陵地帶,盛產花椒、核桃、雜糧等農產品,豐富的農產品因為銷售渠道不暢通,一直賣不出好價錢。章丘“e家香”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與16家村級合作社合作,扶持農產品網上銷售。輻射帶動山區貧困戶脫貧,從貧困戶手中統一收購農產品、統一質量檢測、統一產品包裝、統一物流配送,叫響了文祖雜糧、較頂山黑小米、青石山核桃等多個品牌,既保證了質量,又方便了群眾。
據了解,文祖街道創建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引導各村集體合作社,聯合組建了章丘區文祖青石山農產品專業合作聯合社,整合資源,抱團闖打場。街道轄區內種植雜糧、花椒、核桃已達3萬畝的規模,中草藥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農村淘寶開啟3.0模式 “村小二”掀起購物新風潮
“慢點跑,別絆倒。”9月6日中午,家住商河縣沙河鎮沙河村的溫芳,在自家院子里邊看孩子,邊用手機瀏覽購物網站,而這已是溫芳及鄰居的生活常態——土地流轉出去,男人在外打工,婦女們除了看孩子、做點手工,就是上網購物。然而就是這些農村“敗家媳婦”們在去年的“雙11”網絡購物節中創造了一個奇跡——網購額一舉入圍當年阿里巴巴旗下農村淘寶“TOP10土豪村”,全國排名第九。是什么讓沙河村這個一直默默無聞的小村莊一舉成名?原因就在于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村小二”們。
“的確有點不可思議?!鞭r村淘寶商河服務中心負責人師棟說,他通過后臺數據得知:去年“雙11”這天,沙河村總共成交38萬元,全部是村民在網上購買,在此期間,沙河村“村小二”李玲賣力宣傳,促使村民達成購買,功不可沒;商河縣排第二的是玉皇廟村,成交32萬元;第三是鄭路村……
9月6日上午,在沙河村,記者見到了傳說中的李玲,一個長頭發的姑娘,80后,還未婚?!拔业闹饕蝿眨褪峭苿哟迕竦桨⒗锏拇逄陨腺I東西。”李玲說,比如抽油煙機,就是一次她去朋友家送貨,隨便問了一句,家里還缺什么嗎,朋友回答還缺抽油煙機,于是,她迅速到網上尋找物美價廉的抽油煙機推薦給朋友,最終促成其在“雙11”期間下單。
李玲介紹,去年6月份,商河縣與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協議,啟動農村淘寶項目,7月份就在農村招聘全職合伙人,也就是現在的“村小二”,主要任務是在農村推廣網購,促進農民線上購物。
“李玲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商河縣打造農村淘寶3.0模式的成功?!鄙毯涌h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商河大力發展電商已經近兩年的時間,去年8月底,阿里村淘3.0模式全國第一站在商河啟動,要為村民提供覆蓋生產、生活場景的多項服務產品,打造農村電商生態。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正是因為產品、服務多了,才激發了人們網購的熱情,但這只是第一步,為的是讓人們認識到網絡的好處。下一步,還得讓他們賺到錢,也就是促進本地產品到網上銷售,帶動農民增收,這也是政府大力發展電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國農產品電商平臺約4000家 倉儲物流成關鍵因素
我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其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依然未解。品牌定位、產品質量、人才培養、網絡建設、物流體系之間尚未形成完整的鏈條與網絡等,阻礙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據網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約4000家。然而,農產品電商虧本運營卻是行業現狀。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一是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且分散;二是打價格戰,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最終不賺錢甚至虧本;三是物流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等加重了成本。
“說起‘種糧難,賣糧難’,農民苦不堪言。其實許多農產品賣難不是產品品質差,更多的時候是農民摸不著道?!痹撠撠熑苏f,電子商務的橫空出現跨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時空限制,盡管這些年“互聯網+”已有泛濫趨勢,但自從互聯網讓“商店”變“電商”,大市場與小農戶的對接變得更直接,對于農戶來說,這種“不愁銷路”的買賣很放心。
他向記者坦言,和實體經濟一樣,要想玩轉農產品電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產品必須為王。農產品拼的就是品質,不管是干果水果還是小米大麥,看得見、摸不著的特點注定了口碑效應的重要性,所以產品一定是靠品質才能占住市場,才能讓消費者記住;其次,是必須要有創意,農產品的特性注定了農產品電商的與眾不同。想讓產品賣出好價格,必須從種植的源頭、生長的過程、運輸加工、產地的特色以及專業服務等方面,將這些土特產品通過互聯網從原產地帶到消費者面前,供其選擇;最后是必須穩定渠道,“谷賤傷農”固然有供需失衡,同時也存在供需缺乏有效對接的結構性問題,想賣的賣不出去,想買的又買不到。反之也成立,農產品電商如果原產地的倉儲物流能力跟不上,產品再好也是惘然。
延伸閱讀
“互聯網+農業”發展的隱憂
隨著網絡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普及,以及網絡購物日益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農村電商發展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面對巨大的“蛋糕”,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紛紛大舉進軍農村電商市場。短短幾年間,農村電商已呈現一片蓬勃發展的態勢。但盡管發展迅猛,“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仍有不少隱憂存在。
?農村電商規模依然較小
農產品電商規模與農產品總量相比,還是九牛一毛。目前農產品原產值約為4.5萬億元,農產品電商的規模僅占3%;中國年食品消費量約為10萬億元,整個零食及生鮮電商的總量也只占百分之幾。農業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問題,抱怨的人很多,但觀望者居多,創新實踐者較少。農資電商的真實規模也沒有一些公司宣傳的數據那么大,內部行業監測的數據并不可觀,模式還在探索的路上。
?農村電商生態整體殘缺
農村電商的落后不是缺了哪塊板的問題,而是整體性落后的問題,從互聯網基礎、交通物流、人才培養、產業基礎、市場運營等方面全面落后,不僅要補短板,更需要打造一個互聯網的“木桶”,一些地方甚至到現在連這個“木桶”都不存在。
?互聯網與農業融合不到位
目前互聯網+農業的概念很多,但實效了了,很多東西根本不可深究,落地還早。包括各家農村電商,紛紛開始升級,內容越來越復雜,剛開始是有買有賣,現在都形成了若干板塊,每個板塊又有若干具體業務,但到底開展了多少值得追問,而大多數農民農村電商獲得感還不強。
?農村電商模式還不成熟
近十年來,一撥一撥的農產品電商企業上馬又匆匆下馬,甚至農產品電商平臺經歷了A輪、B輪、C輪融資,一直融到最后還是不幸倒下,根本的原因是模式有問題,拿工業品電商的模式來做農產品電商。所以,4000家生鮮電商僅1%盈利,看起來是藍海市場,但占領這一藍海市場的路徑還不明晰。
?互聯網基礎設施落地不到位
很多高大上的互聯網科技,在城市應用已經轟轟烈烈,但距離農村的生產生活還有距離。以農業物聯網為例,到今天成本已經下降很多,但便宜的還需要千把塊錢一畝,農民注定不會為此買單,企業應用起來也是負擔沉重,還需要進一步低成本和便捷化。
?城鄉的數字鴻溝值得警惕
許多農村的孩子輸在了互聯網的起跑線上,農村互聯網應用整體落后。城里的“00后”是含著互聯網的鑰匙出生的,但是農村的孩子卻還不是這樣。許多農村小學的孩子還沒有上網,也沒有智能手機,這種城鄉孩子的網絡應用差距將影響后續發展。
原標題:濟南“互聯網+農業”調查:探尋農村電商發展良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