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8-01-06 10:35:01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2017年度150名齊魯首席技師名單,其中,有一位首席技師有些特殊——張莉,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高級講師。齊魯首席技師是山東省技能人才的最高榮譽,截至目前已有1359人獲此殊榮。張莉是山東自設立齊魯首席技師以來,首位當選的聽障人士。
1月5日上午,在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民間美術工作室,20多名聽障學生正在聚精會神地創作。張莉在學生中間忙來忙去,一會兒手把手教學生拿針,一會兒指導學生調色。因為從小就生活在無聲世界中,她與學生們的配合格外默契,一個手語、一個眼神,學生都能心領神會。工作臺上擺放著蠟染的半成品,調色盤上還有未用完的顏料。
張莉是山東省蠟染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高級講師,從教20多年的她對蠟染傾注了全部心血。她對這一傳統藝術進行大膽創新,研制出用于教學的上百種蠟染色譜,填補了蠟染教學的空白。
工作室里擺滿了張莉和學生的作品,兩幅作品赫然醒目。一幅是已經保存了近20年《手語之花》,榮獲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健美的雙手,多變的十指,宛如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彼此傳遞無聲的密語。”張莉用手語講述著作品的內涵。另一幅是有著傳統藝術風格的《母愛》,這幅作品將刺繡與蠟染相結合,是一幅“變廢為寶”的作品。“這幅作品本想用蠟染完成,但在制作時染壞了,我用刺繡遮蓋染壞的部分。”
張莉用手語向記者講述著她與蠟染的結緣。1987年,長春大學第一次面向全國招收殘疾人,她有幸成為特教部工藝美術專業的第一屆學生。“我第一次接觸蠟染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蠟染的相關知識、觀看蠟染的展覽。”一番手語,張莉“說”得投入而陶醉。
畢業后,她將對蠟染的這份情有獨鐘帶到了工作中。1994年,她來到了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當時的山東省康復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當教師,在全省首次開設蠟染課,并著手研究蠟染的色譜。在嗆鼻刺眼的溶蠟氣味中,在臟亂的漂洗池邊,張莉做了上千次實驗、查閱了大量書籍,終于手繪出用于教學的上百種蠟染色譜。
“顏色與配劑的調配最難。每一種顏色和配劑的比例搭配,關系到蠟染的成敗,有時完成一個作品需要添加十幾種配劑。”張莉的同事李玲告訴記者。蠟染作品制作程序復雜,10幅作品中只有1幅能成功,不成功的作品如何處理?張莉也在不斷探索。她擅長將染壞的蠟染作品用刺繡等手工藝遮蓋,形成新的作品。
在李玲眼中,張莉是“才情橫溢”的人,在蠟染創作中不斷創新。“憑借自己扎實的美術功底,她的創作主題很廣泛。”李玲說。張莉在蠟染創作中博采各繪畫流派的精髓,又以聽力障礙人士對自然萬物和色彩的獨特感知和領悟,將繪畫、扎染、刺繡、中國結編織與蠟染融為一體,形成既具傳統特色,又在色彩和表現形式上注入現代藝術氣息的新派蠟染。
從教20余年,張莉可謂桃李滿園。有的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有的成立了工作室,有的成了全國技術能手。2004年畢業的王福明是她的得意弟子,畢業后一直在正善堂銀器工作,如今已經小有成就。
張莉先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全國自強模范”“全國殘疾人事業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10月25日,張莉創作的蠟染作品《一抹殷紅》在日本第30屆京都藝術祭美術部門國際交流綜合展榮獲“中國總領事館獎”,成為全球九位獲獎者之一。她還帶領學生參加了國內外各種賽事,最讓她自豪的是,2000年,她和23名學生帶著創作的88件蠟染作品來到北京,走進了中國最高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
入選2017年度齊魯首席技師,對張莉是一種榮譽,也是一份激勵。她將繼續蠟染的教學,她希望自己的學生都學有所成,掌握一技之長,進入社會能夠自立自強。“我要深入研究蠟染,并將這項民間傳統工藝發揚光大。同時做好傳幫帶的工作,培養蠟染工藝的傳承人。”
“張莉被授予齊魯首席技師稱號,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殘疾人技能成長、成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各級有關部門解放思想、注重實績、打破常規選拔人才的生動體現;充分說明了殘疾技能勞動者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社會的培養,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之才,乃至成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技能人才。”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