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8-01-16 16:13:01
昨天落大潮,在西海岸新區(qū)東部大漿口海域的海灘上出現(xiàn)了大量花皮蛤蜊、竹蟶等貝類海鮮,有不少市民去海邊休閑找樂兒挖海鮮,一個個收獲頗豐,大約一小時就能挖到兩三斤,甚至還有撿到海參的。當?shù)貪O政部門人員介紹,大漿口海域的竹蟶雖然個頭相對較小,但味道很鮮,不含沙不會磣,可以直接煮了吃,也可以將肉剝出來拌涼菜。
入海口市民挖海鮮
風(fēng)河入海口位于西海岸新區(qū)城區(qū)南側(cè),當?shù)厝朔Q之為大漿口海域。昨天上午10時許,正值落大潮,記者來到風(fēng)河大壩上看到,大海深處的幾片石欄都露了出來,蹲在海邊趕海的市民很多,大約有五六十人,他們有的直接站著用大鐵鍬挖,有的穿著水鞋哈著腰用鏟子挖,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蹲在沙灘上挖,還有的市民在石欄處挖牡蠣和海虹,一派熱鬧景象。
趕海是個技術(shù)活兒
家住西海岸老城區(qū)的王老太經(jīng)常來這里趕海,手法很是熟練,只見她蹲在沙灘上,先用鏟子一層一層鏟開沙,鏟出蛤蜊就順便撿著,發(fā)現(xiàn)有直徑一厘米左右的圓洞,這就是蟶子窩,王老太趕緊掏出裝鹽的瓶子,倒出一點鹽,迅速撒進蟶子窩里。過了一會兒,讓人驚奇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洞口開始冒泡,再過幾秒鐘,一只大約6厘米長的蟶子“嗖”的一下從窩里探出頭來,被手疾眼快的王老太用3根指頭夾住,隨后放進小桶里。
“蟶子雖然生活在大海里,卻特別怕咸,只要將一點鹽撒進它的窩里,它就會被齁得受不了,就想用身子將鹽水頂出來,結(jié)果就落網(wǎng)了。”王老太告訴記者。記者忍不住借用王老太的工具體驗了一下,撒鹽后蟶子彈出的速度太快,記者只抓到了一些沙,連蟶子殼都沒碰到。
“蟶子向外彈的一霎那,速度非常快,只有富有經(jīng)驗的老手才能將它捉住。稍不留神,它就會縮進幾十厘米深的窩底,再想捉它就得用大鐵鍬使勁深挖,那就費老勁了。”王老太介紹道。
心情好收獲不重要
記者注意到,王老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挖了兩斤多蟶子,另外還有大約一斤花皮蛤蜊,因為收獲不錯,她笑得合不攏嘴。“我退休了,平時也沒什么事兒,在家里也呆不住,平時只要天好、趕上落潮,我就會過來。剛開始也挖不多,熟能生巧,后來逐漸順溜了。”王老太告訴記者,其實挖多挖少還是次要的,關(guān)鍵是來找樂兒,每次來到這片沙灘上她都感覺特別放松,心情也好。
昨天氣溫回升,陽光不錯,遠處靈山島隱約可見,大漿口海域自然形成的沙灘一望無垠,很是漂亮,除了趕海人,還有不少市民也駕車來海邊玩耍,這些美麗的景色吸引他們不停拍照留念。
想要趕海備好工具
昨天,西海岸新區(qū)海洋與漁業(yè)局一位技術(shù)人員告訴記者,大漿口海域是靈山灣的一部分,地勢開闊,黃沙細膩,有風(fēng)河、大盧河等淡水河匯入,微生物豐富,特別適合貝類海鮮生長繁育。
“這種小個頭的竹蟶每年冬天時都會在西海岸新區(qū)淺海出現(xiàn),近幾年數(shù)量格外多,退潮后的沙灘上到處都有,主要分布在大漿口海域、靈山衛(wèi)前海和森林公園東側(cè)海域。”這名技術(shù)人員介紹,別看這些竹蟶個頭小,但味道特別鮮美,回家后煮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涼拌。
據(jù)介紹,竹蟶會隨著潮起潮落到處移動,前一天被市民挖走的地方,第二天退潮時還會有竹蟶可挖。這種竹蟶還會在淺海待一段時間,想去挖的市民只需帶著一把鏟子,買上一包鹽,拎著一個小桶就行了,如果想長時間挖,就再捎上一個馬扎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