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2018-05-07 10:52:05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借助抖音APP,“海量”外地游客涌入,長久以來一直不溫不火的濟南旅游業,終于迎來一次“大爆發”:寬厚里、大明湖、趵突泉……這些原本被濟南人所熟知的名字,開始被無數外地人熱議并刷爆朋友圈。
不知不覺,濟南旅游業站到一個新風口,東風已起,百帆待發,怎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濟南旅游”這一品牌形象打出去,讓“泉文化”從山東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而不是刮一陣“濟南風”,只留在“傳說”中,需要深入思考。
本系列前兩篇,分別探討了網紅濟南背后的旅游服務細節、旅游產業鏈的延伸等問題,其實這些都與一個因素密不可分,因素這個要素,無論是服務還是產業鏈,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是濟南文化。
一個地方能夠持續不斷的吸引人過來旅游,歸根結底,靠的是獨一無二的文化,有了人文歷史文化,這個地方才更有內涵,景色會更“耐看”,街巷會更“耐走”,建筑會更“耐品”,一句話,自然或者人文景觀,都是建立字當地獨特的文化的基礎上。
對于濟南來說,同樣如此,靠“網紅臉”(景觀)能把人吸引過來,但要想達到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程度,沒有文化的“賦能”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這個早已不再講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若想更好發展旅游產業,必須有效傳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濟南的口碑得到更廣泛和長久的流傳。
濟南泉水邊打水的老大爺、寬厚里唱歌的小哥哥、明府城街邊的把子肉……
五一期間,抖音上關于濟南最火的段子,莫過于這些對于濟南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場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但對于外地人來說,這些他們不熟悉的地方,卻處處都是風景。
只有線上觀賞,顯然不可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于是乎,大批游客滿懷對濟南的美好想象,踏上了奔赴泉城的路線。
“濟南為什么叫泉城”?
“趵突泉為什么會一直冒泡”?
“大明湖畔除了‘夏雨荷’,為什么還有李清照”?
“千佛山上真的有一千尊佛嗎”?
等等等等。
相信,只要是真心實意想了解“最真實”的濟南的人們,在便覽趵突泉,泛舟大明湖,攀爬千佛山之后,都會對這些問題有所追尋,并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答案。
而當這些人返回天南海北的故鄉,被別人問起對濟南的印象時,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成了對濟南最好的宣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風景一個地方變得鮮活,但文化會讓它變得更深刻。
對于旅游來說,文化并非是抽象和虛無的。
它可以既存在于趵突泉邊那塊題字的小小石頭上,或者大明湖畔那株隨風輕撫的柳樹上,還能存在于街頭小販的叫賣聲中,或者把子肉醇香鮮美的味道里。
前提是,這些蘊藏于一個地方骨子最深處的東西,必須得讓人能感知到。
文化,其實就藏在一個個的細節里。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所填之詞曾這樣被人稱贊: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意思是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柳永的詞就會被傳唱,他的詞已經達到“人詞”合一的境界。
其實對于濟南文化,也是一樣。
比如說,濟南的把子肉。
可以說,每一塊把子肉里,都蘊含著濟南的飲食文化——這種源于古人“公祭”的食物,它的用料和形狀,捆扎的繩具和樣式,食客的食用方式和方法,無一不跟老濟南的風俗習慣有關,大碗盛(米)飯,大口吃肉,不拘小節,豪爽隨性,跟江南婉約細膩的“東坡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而濟南文化,就在這樣的“望聞品回(味)”中,流進每個來到這里人們的腸胃里,再化作他們對濟南的印象,這種印象比簡單的風景,更有生命力。
飲食只是文化的一種,與這種文化相關聯的,是濟南的歷史、人文、習俗等一系列的東西,這些都是文化。
一位南方的游客在網上留言說,“看了網上的介紹,特別想嘗嘗濟南的把子肉,就像小時候特別想吃的肉松酥,只有吃到的一剎那,才能真正與這個地方融為一體。”
令人略感遺憾的是,濟南這道“名聲在外”的小吃,卻不太容易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小吃街——芙蓉街上被找到,這里更多被“臭豆腐”、“炸魷魚”之類各地小吃攤上都耳熟能詳的品類所占據,而最能代表老濟南特色的把子肉、油旋等吃食,散落在本地人熟知、外地人不易到達的地方,這不能不說是對宣傳濟南文化的損失。
若想讓這樣的文化被認知,需仔細下一番功夫,把隱性的東西,變成具體可感的物品。
仍以把子肉為例,雖然游客費了一番功夫找到一家館子,也吃上正宗的濟南把子肉,但如果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沒有生動有趣的講解,沒有全套的制作流程,可能留給人的印象,依然只是“這種肉吃起來不膩”的淺層印象中,于濟南文化的傳播來說,仍是缺憾。
當然,一個地方的文化有千千萬萬表現形式,想讓游客短時間內完全接受不現實,但如果能優中選優,把最能代表你的文化的東西,用最適合的形式表現出來,那么,就能最短的時間,抓住最大多數的人,實現理想的傳播效果。
打造個性化文化產品,讓人們從相同的景色中,看到不一樣的那一個“我”
飲食文化,相對比較隱性。除了這種不易為人覺察的文化因子外,外地游客接觸更多的,當屬能讓人“一目了然”的各種文化產品以及借助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進行的展示。
這方面仍需努力。
比如,濟南最具特色的當屬“泉水文化”,來濟南旅游的游客,都能切身感受到“泉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如何讓他們把這樣的文化帶走,不僅僅口說眼看,這就需要一個具體可感的載體了。
就筆者所見,表現濟南“泉文化”的,除了在“泉”這個字上下功夫,楷體、草書、行書……或者繪畫,各種各樣的泉水的畫作,再或者歌唱、歷史典故等,其他能表現泉文化的手段,缺乏具體可感形式。
在這樣一個講究“個性化”和體驗性的年代,如果能給每個來濟南的游客,量身打造一套屬于他們的獨特的“泉文化”符號系統,相信會更受歡迎,而這樣的形式,現在卻是稀缺產品。
當然,這方面濟南一直在努力。
比如泉城夜宴的“一湖一環”,通過聲光電形式,把大明湖的另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意識到大明湖不僅僅有“夏雨荷”,更有各種繽紛絢麗的色彩,而這種形式能夠和現代人的一個拍照/攝像習慣得到完美結合,這樣就能讓夜色下的大明湖,通過一張張美妙絕倫的照片和一段段令人驚嘆的小視頻,流傳于網上,隨之而來,就能勾起人們探究其后各種文化的興趣,進而吸引更多人的到來。
這樣,文化與表現形式實現了良性互動,最終受益的,將是這項產業本身。
《西游記》中,孫悟空在如來佛手掌上,都知道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記,我們不提倡這樣的行為,但對人們渴望“留下一筆”的心理,卻應該給予足夠的注意。如果能提供足夠個性化產品,讓游客們從相同的景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相信這會更加吸引他們。
網紅變“常紅”,需要不斷打磨
這個五一小長假,濟南“秒變”網紅,很是幸運。誰都知道“網紅”并非長久之道,想要收獲持久的關注,成為“常紅”,必須要有文化的支撐。
濟南的文化,已經足夠厚重。如何將這種厚重的文化,用現代人易于接受的形式,用通俗易懂、具體可感的形式表現出來,非朝夕之功。
就像演員的自我修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樣,對文化產品、文化表現的打磨,也需要時時處處下功夫,真正把工作做實,做細。
愿他日別人提起濟南,不再用“網紅”形容,而真正贊嘆濟南的文化和歷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