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5-23 15:57:05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威海市環翠區塔山社區的殷樹山和老伴劉彩鳳就是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在有生之年,他們累計向社會捐款100多萬元,逝后雙雙捐獻出遺體,為社會做出最后一份貢獻。
殷樹山夫婦準備將雞蛋和粽子送給孤寡老人。資料片
對自己很“摳門”
家里只裝五瓦的燈泡
“很難想象,這里是一個離休老干部的家。”5月9日,在殷樹山老人家,隨行而來的人都忍不住發出感慨。
斑駁脫落的墻皮,潮濕的水泥地,幾只5瓦的燈泡,書桌、柜子、炕都是用了大半輩子的老家什。轉遍滿屋,孩子近幾年剛給添的電視和冰箱就是最現代化的家當了。
在殷樹山老人居住的塔山社區同心路5號樓里,有20戶居民,他家是唯一沒有安裝鋁合金門窗的,透明的塑料布糊在玻璃上,窗框的木頭早已沒有了漆色。“想給他換,他聽說一百多塊錢一平方,死活不讓換。”殷樹山的大兒媳卞云已經習慣了老兩口對自己的摳門。
1951年,25歲的殷樹山從部隊轉業,遇到一個連寫字的石板都買不起的男孩彭寅生。他決定資助這個男孩上學,一堅持就是十幾年。后來,彭寅生順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學。這是殷樹山公益之路的起點,此后的60多年里,他和老伴資助了數百名貧困學生。
威海市檔案局的檔案室里,如今保存著殷樹山夫婦歷年來的捐款、匯款收據,每年至少有十幾張。2008年2月,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捐1000元;2009年5月,汶川大地震捐4500元;2010年,南方六省旱災、青海玉樹地震,捐3000元;2012年,資助哈工大“螢火蟲”赴湘西實踐團1000元;2015年,捐助照顧植物人丈夫的市民劉女士1000元……據粗略統計,這對普通的老黨員一生中各類捐款總額達100多萬元。
殷樹山夫婦購置200斤蔬菜分給轄區孤寡空巢居民。資料片
閑事“管”了三十年
刮風下雨也定點出門
上世紀80年代,殷樹山從威海市外貿冷藏廠黨支部副書記的崗位上離休。本可以頤養天年的他,卻和老伴劉彩鳳一起自告奮勇當起了社區志愿者,社區閑事“管”了30年。
從1981年住進同心路5號樓起,殷樹山和老伴就把社區里的雜事幾乎全包了。夫婦倆早上一出門,便一人一把掃帚清掃小區道路。下雪時,老兩口凌晨3點就起床,腳上綁上麻繩以防滑倒,一點一點地清掃。總能趕在孩子上學、大人上班前掃出一條干凈的路。
2000年以前,居民在小區綠化帶種菜是常態,殷樹山則執著地要把所有“菜地”都恢復成綠地。反復登門,思想工作做不成,他就親手拔了別人的菜,買來花草種上,為此小區居民意見頗大。“原先經常幫他搬東西,關系不錯。”鄰居于昌紅說,“看我樓下種了菜,他給拔了,這老爺子一點情分不講!”不過,環境好了眾人受益,大家都在他的帶動下搞起了綠化,高峰時小區里形成了120多塊綠地,綠化面積5000多平方米。
“沒有人考勤打卡,也沒有人發工資,十幾年,他們永遠早上7點50分準時拿包出門,無論刮風下雨。”殷樹山的孫女殷玉明說。“每逢節假日,回家都得提前預約,如果組織活動,我們就得為他的活動讓路。”殷樹山的大兒子殷漢文說。
殷樹山老人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填寫遺體捐獻申請表。資料片
老兩口同年離世
兩人都捐獻了遺體
殷漢文兩口子在農村承包了一塊地種菜,每年地里產出的西瓜、蘿卜、白菜、地瓜等時令果蔬,殷樹山總會運往塔山社區免費分給社區里的老人。
逢年過節,在殷樹山家后面樓上居住的鄒金嶺都會看到老書記家的燈晚上十一二點才滅,凌晨三四點鐘就亮了。“每個傳統佳節,老兩口都會準備餃子、粽子、巧果、月餅等相應節令食品,給社區里的孤寡老人挨家挨戶送。”回想起兩位老人昔日忙碌的身影,鄒金嶺唏噓不已。
對于殷樹山而言,相伴走過60多年的劉彩鳳不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他志同道合的伴侶。2016年10月20日凌晨,劉彩鳳突發腦梗被送往醫院搶救。“把遺體捐獻出去,繼續做好事,算是有始有終。”21日清晨,兩人說服了家人,雙雙簽訂了遺體捐獻同意書。2017年4月22日,劉彩鳳與世長辭,享年87周歲。
“母親去世后,他身體衰老得很快,腿腫得越來越厲害。”卞云說,即便如此,殷樹山依然很忙。他說:“黨員是不會退休的,我只要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老伴現在做不了了,我替她做。”
2017年8月22日,殷樹山因病在威海辭世,享年92歲。他的遺體如同老伴一樣,捐獻給了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用于教學科研,發揮最后一絲熱量。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崔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