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華齊魯
2018-06-05 11:27:06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曾登臨泰山,抒懷暢志,開闊胸襟;考察封禪,學習禮儀,了解民情,觀知時政。可以說,孔子在泰山及周邊的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跡十分豐富。
明《泰山志》稱:“泰山勝跡,孔子稱首。”這不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內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發揚光大。同時,孔子也開創了名人登泰山的先河,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影響,使后人竟起仿效,接踵而至。“登泰山而小天下”成為歷代文人名士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沿襲成為積淀深厚的文化心理,蔓延成為流傳久遠的文化風氣,演變成為傳統的文化中的一大景觀。
孔子在泰山一帶有較多活動。“泰山之陽則魯,其陰則齊”,泰山在春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交界之地。孔子一生盡管顛沛流離,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魯國度過,這為他在泰山一帶的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今泰山上有“孔子小天下處”碑,為明崇禎年間山東巡撫顏繼祖立。泰山一天門向北數步,天階坊前,仍有“孔子登臨處”石坊,背刻“德同天”三字,坊之楹聯為“素王獨步傳千古,圣主遙臨慶萬年”,為明人繼洪先書。明萬歷年間,又在泰山頂上修建孔子廟,廟內東壁刻孔子像。另外,《孟子·梁惠王下》還記錄了孟子與齊宣王談毀明堂事,明堂亦在泰山腳下。以上古跡與傳說,都是以孔子的活動裝點泰山,使泰山因孔子而增添異彩。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這是孔子晚年刪定的《詩經》中對泰山的贊嘆。泰山對孔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學習禮樂,由此得窺封禪大典全豹;登泰山而小天下,以開闊的眼界胸襟審度自己德才學識的修養;孔子晚年時,孔鯉、顏回、子路相繼死去,他自知已日薄西山,遂唱出“泰山其頹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最后歌聲。孔子把自己的生死與泰山聯在一起,足見泰山在孔子心目中不同尋常的地位。
后人把孔子與泰山緊密聯系在一起,譽為“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明】嚴云霄《詠孔子廟》),這一見解相當深刻。
6月8日,“那方水土,探美中國”東南汽車·齊魯晚報周游列國重走孔子之路活動將走進東岳泰山所在地——山東泰安,敬請期待。
(作者:風華齊魯-張九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原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