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8-06-14 17:05:06
6月14日,《2017年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發布,根據《公報》,2017年,山東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如下:
水環境:
2017年,全省省控及以上138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不含3個排海管線監測點位)中,按照原環境保護部《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中確定的21項指標評價,除4個斷面全年斷流外,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的58個,占43.3%;Ⅳ類的36個,占26.9%;Ⅴ類的31個,占23.1%;劣Ⅴ類的9個,占6.7%。
省控重點河流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為22.3毫克/升,同比下降3.3%;氨氮平均濃度為0.66毫克/升,同比下降18.1%。
2017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質以一、二類海水為主。其中各類海水測點比例分別為:一類32.3%,二類49.2%,三類7.7%,四類6.2%,劣四類4.6%。
城市空氣環境:
2017年,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7μg/m3,同比改善13.6%;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06μg/m3,同比改善11.7%;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24μg/m3,同比改善31.4%;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37μg/m3,同比改善2.6%;“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275.4天,同比增加了26.5天;重污染天數平均為14.9天,同比減少8.2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6.15,同比改善8.8%;優良率平均為59.5%,同比增加2.6個百分點。
聲環境:
全省的晝間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8個城市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屬于“好”,占47.0%;全省的噪聲功能區達標率晝間高于夜間。3類聲環境功能區的達標率好于其他類別聲環境功能區。
輻射環境:
全省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全省電磁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較好。電磁環境監測點、電磁輻射污染源監測點均與往年監測結果持平。
生態環境:
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78個,總面積達101.2萬公頃;建成省級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12個,面積達46.2萬公頃。
建成國家級生態市(區)7個、生態鄉鎮560個、生態村6個、生態工業示范園區6個,省級生態市1個、生態縣(市、區)23個、生態鎮592個、生態村580個。曲阜市、榮成市獲得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