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新聞攝影
2018-11-29 09:45:11
機遇與攝影記者
■ 錢捍
當你的一幅新聞攝影佳作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時;當新聞界的同仁們紛紛為你捕捉到這樣精彩的瞬間而拍案叫絕時,你會從內心里慶幸:我沒有錯過機遇。
的確,機遇是攝影記者成功的重要素。然而,當機遇真的降臨到你頭上的時候,你能迅速意識到它,并且準確地把握住它卻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想,每一位攝影記者在這個問題上都有苦辣酸甜。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攝影記者如何把握機遇。
一、認識機遇
機遇是什么?要把握機遇首先得認識機遇,認識機遇是把握機遇的基礎和前提。所謂機遇,是指好的境遇、機會。對攝影記者來說,機遇是種不期而遇、難以預料的瞬間。事前,記者幾乎沒有心理準備,而帶有很大偶然性的機遇本身又往往具有飄忽不定、稍縱即逝的特點,時不我待是給攝影記者造成極大遺感的主要原因。那么機遇真的就神秘莫測,難以把握嗎?不,實際上機遇是客觀環境為人們的工作、事業、成長提供的進步和發展的可能性,是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發生飛躍的瞬間。事物按自身的規律發展變化,使機遇給人們“可遇而不可求”的印象,但同時又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機遇提供了一把金鑰匙。在我的采訪實踐中,有許多機遇正是在初步弄清了事物發展脈絡的基礎上,經過對各種信息的分析、綜合,對事物發展的趨勢作出預測,來把握機遇可能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1987年4月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我偶然發現一對意大利青年夫婦住在了安丘縣石家莊村的一戶農民家里,我立即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出片子的好機會,便也在村里住了下來。經過跟蹤采訪得知,這對名叫古托利和珍妮的夫婦從小就向往中國,他們要在這里過一個有中國味的結婚周年紀念日,于是我拍下了他們喝交杯酒、入洞房、打秋千、繡荷包等一系列照片。而當慶祝高潮過后,我并沒有輕易離去,因為在短短的一天里,這對夫婦已與房東建立了真摯的友誼,我想,這后面可能還有好戲。果真,第二天,當他們依依不舍地離村時,古托利忽然心情激動地捧著房東李大娘的臉,用剛剛學會的漢語說了聲:“再見了,中國媽媽!”我同時按下了快門。這組照片曾先后兩次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并獲得該報新聞攝影比賽銀牌獎。試想,如果我為拍到了他們趣味盎然的紀念活動而沾沾自喜,拍拍屁股走了之的話,最后這個難得的瞬間也就與我無緣了。
所以說,你能在新聞現場認清什么是機遇,能意識到機遇存在的可能性,你就成功了一半。
二、尋找機遇
應該承認,在世界新聞攝影史上,有不少“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例。但是機遇對待每個人并不那么公平。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幸運只光顧那些早起的人。機遇同樣也只偏愛勤奮的人,許多機遇實際上是與記者的主觀努力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多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條件和機會,增強尋找機遇的能力。
尋找機遇,我想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其一,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分析事物發展趨勢,預測機遇可能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上面談到,機遇實際上是事物規律性發展過程中的關節點與人們活動軌跡的偶合,其偶然性的背后有必然性。因此,在重大突發性事件發生前,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預兆。俗話說:“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只要下功夫研究這些預兆,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機遇就會一步步向你走來。
1991年7月,我國江蘇、安徽、河南等省相繼遭受特大洪災,我仔細了解分析了這些省降雨的規律和暴雨去向,預感到我省也可能會有災情發生。所以,我一邊注意每天的天氣預報,與省防訊指揮部保持密切聯系;一邊做好 各種準備,隨時處于“臨戰狀態”。7月24日,臨沂地區北部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的當天,我就以最快的速度連夜趕到了被供水國圍的平色縣。在抗洪第-線采訪時,縣委書記李玉妹見到我驚訝地說:“真沒想到你們省里的記者會來得這么快!”27日,大眾日報就在一版大篇幅刊登出了這組來自抗災前線的攝影報道,成為最早報道這次抗洪搶險的報紙。這組照片還榮獲全國”砥柱中流”攝影比賽優秀作品獎,受到省有關部門的通報表揚。
其二,機遇難遇的最大障礙莫過于在重大突發性事件發生時不能盡快獲得信息。對于攝影記者來講,不能身臨現場就是錯失良機。因此,攝影記者必須為自己建立一套靈敏的“雷達系統”,它應該包括:眾多的信息源和眾多的、暢通無阻的信息渠道等。依靠這個系統,我們便能預見在何時何地發生哪一類重大突發性事件,或者在重大突發性事件發生最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消息,以便及時趕到現場。但這里應該提醒注意的是:我們的“雷達系統”必須保證隨時通暢,一旦關閉,就可能鑄成大錯。這點我是有著沉痛教訓的:
1991年6月11日,三名群眾被洪水圍困在沂河里,臨沂城軍民奮戰了四個多小時,才把人救出來。而當時我也正在臨沂為山東工人報通訊員講授新聞攝影課,雖近在咫尺,卻不得而知。我扼腕懊悔來時沒有早早跟當地新聞宣傳部門取得聯系。一位學員還好心的勸我:“反正你又不知道,誰也不會怪你。”我立即反問:“作為一名攝影記者,不知道,難道就是理由嗎?"
三、 抓住機遇
機遇是重要的,抓住了它,你就成功了,失去了它,你就會失敗。1但是,機遇也僅僅是成功的外因,只是為成功提供了可能性,能否將可能變為現實,關鍵還在于攝影記者本身的內在素質。攝影記者抓住機遇的方式就是及時拍下事物發展和變化的典型瞬間,抓住那百分之一秒基至千分之一 秒的瞬間,不管處于何種原因,如果你沒拍下這一瞬間, 再好的機遇也就轉瞬即逝了。
1989年8月12日,黃島油庫火災當天,我正在煙臺采訪,晚上11點多,忽聽窗外笛響,我急忙跑下樓詢問,當得知火災消息后,我毫不猶豫地跳上煙臺增援黃島的最后一輛消防車,用僅有的5個膠卷拍下了黃島油庫滅火搶險和總理親臨現場指揮滅火的珍貴鏡頭,并及時向報社發回文字稿和編發了攝影專版。我想,在機遇面前,這此新聞照片也許能得個滿分。然而,在《上海一日》攝影采訪活動中,由于我的照相機出了毛病,幾乎所有的膠卷被毀于無形,機遇化作泡影。總結經驗教訓,我認為攝影記者良好的素質是抓住機遇的關鍵,這種素質包括政治敏感、新聞敏感和豐富的生活積累、學識積累,形象積累,新聞線索積累,包括快速的瞬間思維和嫻熟的攝影技藝以及對攝影器材每時每刻的允分準備等等。“機會是為才能準備的,才能是為成功準備的。”要抓住機遇,獲得成功,每個攝影記者都應該勤于加強自身修養。毫不諱言,一個慵懶的攝影記者,既便機遇送到嘴邊,他也吃不到嘴里。
天道酬勤,機遇是對勤奮者的獎賞。在改革開放的時代里,處處都有成功的機緣,機遇時刻都有可能降臨到你的頭上,抓住機遇的秘訣就是:要有強烈的機遇意識,當機遇來臨時,你已經具備了條件。但是,實踐也告訴我們:能巧遇機遇的機會畢竟極少,拍攝中的失敗有時也是難免的,因為攝影本來就是遺憾的藝術。既使我們不能在這次機遇中取勝,也可以在機遇中得到鍛煉。或許正是這次機遇的失敗奠定了下次機遇的成功。
對待機遇,讓我們永遠牢記泰戈爾的這句名言吧:如果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你也會錯過月亮。
(選自“1992年全國十大青年攝影家”獲獎論文)
刊于《中國攝影》雜志1993年第二期
刊于《新聞出版導刊》雜志1992年第九期
刊于《大眾攝影》雜志1993年第一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