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8-12-21 13:39:12
市場冰山、融資高山、轉型火山“三座大山”形象描述了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民營企業撐起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如果沒有民營企業的攻堅克難,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應該說民營企業經歷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欣喜地看到一批青島民營企業正在翻越這“三座大山”,通過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擁抱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走出去”破冰
今年以來,受到貿易摩擦加劇、原材料成本上漲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一些企業面臨市場困境。壓力面前,青島民營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贏得新的市場空間。
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茂銀告訴記者:“我們直接出口美國的訂單很少,一開始感覺與我們沒關系。現在看不是這回事,我的上游客戶有銷往美國的,關聯起來就是個問題?!?/p>
生產乘用車支撐氣彈簧活塞桿的張氏機械為各大主流品牌汽車做配套,其中包括奔馳、寶馬、路虎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面對市場變化,這家“隱形冠軍”企業選擇到羅馬尼亞尋找新的機遇。
羅馬尼亞的人工成本比國內低三分之一,工人月薪合人民幣三千元左右,綜合成本與國內差不多,優勢在于交貨時間大大縮短?!拔覀儨蕚湓诹_馬尼亞建廠擴大生產,為歐洲客戶做配套?!叱鋈ァ环矫娼档唾Q易風險,另一方面可以縮短運輸周期、降低運輸成本。”張茂銀介紹,從國內發貨到歐洲走海路要50天左右,鐵路運輸快但比海運貴得多,而從羅馬尼亞發貨到德國,最長一個星期就到了。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行,青島民營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熱情明顯增加,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藍海市場。在距越南胡志明市50公里的龍江工業園,青島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的越南產業園已經投產,該項目使青禾在產能上保持行業前列。青禾副總經理劉迎建表示:“越南項目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將在很大程度上規避貿易風險。”
青島也推出一系列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市場開拓,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今年的青島中小企業中外采購洽談會為200余家民營中小企業牽線搭橋,眾多企業在會上收獲了訂單,其中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一家俄羅斯外商當場達成初步合作計劃,在遠東地區合作建廠開發海藻資源。
移走“融資高山”
青島新諾科鑄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斌最近輾轉于政府和銀行,希望獲得更多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前期用于研發的投入較大,銀行貸款五千多萬,已經無處可貸?!比谫Y難、融資貴問題,可以說是民營企業共同的“痛點”。
近期青島通過轉貸引導基金、“銀企專線”服務、中小企業“隱形冠軍貸”、創新政銀合作模式等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取得一定成效。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青島擔保、過橋、優惠貸款平臺等措施幫助3069家(次)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277.25億元。
除了出政策、搭平臺,讓更多外埠金融“活水”進入實體經濟也至關重要。青島正在探索借力外埠金融資源,帶領企業到資本最發達地區“走出去”,為民營中小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登陸資本市場牽線搭橋。對于邵斌來說,要想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就必須走資本市場的道路。
11月初,青島17家企業走進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展路演融資對接,其中1家現場簽訂正式投資協議,融資額達千萬級別,首款50%落實到賬。青島乾元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大鵬表示:“在國內最高層次的資本市場一次對接如此多的對口投資機構,解決了企業融資渠道不暢通、融資低效的難題。有政府的背書,更是讓企業在與投資機構對接過程中信心倍增?!?/p>
相對而言,北上廣深杭的資本市場更活躍、創新氛圍更濃厚。到資本最密集的地區主動推介,為民營企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直接融資環境。今年以來市經信委、市科技局等部門組織多場北上廣深的融資路演活動,一批青島企業脫穎而出。近期市經信委還將組織企業赴中關村融資路演,嘗試與新三板等資本市場建立合作,有望建立常態化“走出去”交流機制,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中早期融資短板。
同時民營企業自身也需要持續培育造血能力,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磨練好內功決定著企業能否跨過“成長瓶頸”。小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馬文俊對記者說:“一個企業一定要靠融資去生存發展,本身也可能先天不良,融資只是一種發展手段和階段。目前我們已經具備造血能力?!?/p>
跨越“轉型火山”
隨著人口紅利減少、競爭優勢減弱,處于產業鏈低端的民營中小企業最先感受到了轉型的壓力。民營企業怎么轉型?技術創新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
這一點張茂銀深有體會,從生產普通座椅活塞桿,到為世界頂級汽車品牌配套,張氏機械的秘密就是不斷創新,“我們不管是設備還是研發最舍得‘浪費’了!光研究絲桿這個產品用了整整三年,模具就花了六七十萬。”絲桿被廣泛用于高檔汽車座椅和后備廂,張氏機械2013年推出絲杠產品后,目前仍是國內唯一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轉型之初對汽車這個陌生行業并無深入研究,張氏機械也走過一段彎路,最大的一筆“學費”發生在2009年,一批氣彈簧出現漏氣損失了將近300萬元。“所以我們為什么要強調技術和質量,今天的口碑是用真金白銀的代價換來的?!睆埫y說。
當然轉型也存在風險,一旦路徑選擇失誤,企業投入的人、財、物資源都將蒙受重大損失。對民營企業而言,轉型應該不偏離主業,不盲目擴張,幾乎所有百年長青的企業都是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當前青島正在營造“以專精特新為路徑、以隱形冠軍為目標”的中小企業發展新生態,3年來共為57家隱形冠軍企業發放獎勵2850萬元。
智能制造是民企轉型的另一個關鍵詞。在年產數億支筆的青島點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車間內60多臺設備僅需30人操作,從灌裝墨水到筆芯組裝全部實現自動化?!澳贻p人不喜歡在工廠工作,招工難問題逼著企業轉型?!秉c石文具副總經理徐宏革介紹,下一步要往智能化工廠布局,技工比例提升到60%以上。
據了解,青島加大對企業創新轉型項目扶持力度,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給予一定技術改造設備獎補,鼓勵企業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核心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實現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升級。(記者 周曉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