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海報新聞
2018-12-23 07:26:12
80年來,大眾日報一直見證、記錄和實踐著黨的群眾路線——
□ 本報記者 趙洪杰
12月1日,莒南縣大山前社區,排排樓房挺立,昔日的小山村已成為繁華縣城的一部分,東側的孟家山旅游度假區風景怡人,早已難覓當年鄭信開荒的光影。
1943年,大眾日報記者宋英作為整頓農村黨支部工作隊隊員在這里蹲點,前后長達一年,他一面擔當黨交給的任務,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一面不忘記者職責,發現了鄭信勞動好、品德好,連續采寫并推出了系列典型人物報道,直接推動了根據地大生產運動和經濟建設。
腳下的泥土有多少,筆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的情感就有多深。在山東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大眾日報根植大眾,與黨和人民同呼吸,推出了大量影響深遠的新聞作品,發揮了重大作用。
如何成為名副其實的黨報
“黨報的基本任務是宣傳黨的主張,聯系群眾,指導斗爭。”
——劉少奇
“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現在是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一天僅接待組團的參觀者就多達二三百人。11月29日,記者在館內仔細數了一下,4個房間的展廳內,足足用了35個大眾日報當年的版面。“1942年4月劉少奇來到山東,是根據地群眾工作的重大轉折。研究這一段歷史,大眾日報是第一手的歷史資料。”“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研究館員、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管理辦副主任李建豐說。
“以報為師、陳展歷史”是辦館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當他們在省檔案館找到大眾日報當年的版面時,如獲至寶。
劉少奇由蘇北抵達山東前,沂蒙根據地被敵人嚴重蠶食、分割、封鎖,一一五師師部和山東分局已陸續轉移至濱海根據地。1942年初,剛剛從大青山戰役中浴火重生的大眾日報社,由總編輯白學光帶領工作人員,頂著刺骨寒風,砸開冰河,越過敵人據點和封鎖線,來到臨沭縣。這是報社的又一次戰略轉移。
據《大眾日報史話》記載,為了開展調查研究,劉少奇當時特別翻閱了一整套大眾日報合訂本。時任大眾日報社社長陳沂帶領報社的同志,多次參加了劉少奇召集的相關會議。
“他發現群眾工作是山東根據地各項工作中最薄弱的一項。”李建豐認為,為了推動山東工作的全面進步,劉少奇抓住了這個“牛鼻子”,使事關群眾利益的減租減息成為山東根據地的中心工作。
黨報報道要居于中心工作中。劉少奇委托秘書呂振羽找陳沂專門談大眾日報的問題。他說:“我們在華中就看到大眾日報,這又仔細看過。總的說辦得是比較好的,要好好辦下去,使大眾日報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黨報。”
他還進一步明確,黨報的基本任務是宣傳黨的主張,聯系群眾,指導斗爭。
“劉少奇提出了山東改進工作八條意見,其中就有加強黨報工作的相關內容。”李建豐發現,劉少奇在山東期間,特別善于利用黨報指導工作。報社同志聽到意見傳達后都非常高興,同時聯系報社實際,進一步掀起改造黨報的熱潮。
時任大眾日報編輯室主任的白汝瑗深有體會地說:“黨報是黨的喉舌,黨報工作與黨的工作息息相關,因此報紙也非轉變不可。”
很快,大眾日報連續發表《如何打開減租減息大門》《向地主士紳們進一言》等17篇社論。記者發現,從1942年5月1日到7月28日,大眾日報27期有關于雙減增資的報道,僅發表本省各地各類稿件多達117件,平均每期4件多。
這是報紙創刊以來第一次系統地、大規模地報道群眾運動,大大增強了報紙的黨性、指導性、群眾性。
時任報社編委會副主任的白學光后來回憶:這個時期的報紙充滿了活力,三方面喜歡看大眾日報,群眾喜歡看,從中得到支持;干部喜歡看,可以得到啟示;領導層也喜歡看,從中了解情況,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時任大眾日報社長社陳沂也認為,這是大眾日報工作的轉折點。
第一個典型人物對準群眾
“大眾日報社鮮明提出‘群眾寫,寫群眾’的口號,這讓報紙充滿來自群眾、來自基層的聲音。”
——莒南縣委史志辦原主任陳慶堂
“如果沒有大眾日報記者的蹲點報道,這片山坡怎么可能成為臨沂第一批抗戰遺址?”莒南縣委史志辦原主任陳慶堂深有感慨。
12月1日,重走創刊路前方報道組來到莒南縣大山前社區。荒草萋萋,陳慶堂帶著我們進入村東的孟家山旅游度假區,拔掉一米多高的草稈,從中找到了鄭信開荒紀念碑。
度過了艱苦的1942年,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和部隊的生活問題,根據地必須發動群眾,開荒生產,支援前線。這需要典型開路。
“我看史料上說,在這個背景下,大眾日報社鮮明提出‘群眾寫,寫群眾’的口號,圍繞報紙內容和形式進行業務改革,這讓報紙充滿來自群眾、來自基層的聲音。”陳慶堂回憶道。
為此,大眾日報建立新的通聯制度,即每個記者無論內外勤都要聯系一個區或村作為自己的基點,蹲點駐守。當時大眾日報有名的記者如于冠西的點是沂南縣桃花坪村,丁九的點在莒南縣路鎮區赤石溝村,宋英的點在莒南縣大山前村。
“宋英直到現在在我們村也很有名氣。他蹲了有一年的時間,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才發現了鄭信這個典型。”村民聶其云正在起草大山前村村史,對這一段歷史尤為熟稔。
他對記者說,鄭信是村里不怕事的人,當時家里很窮,村東北有公山荒著,但地主說是他的放牛場,沒人敢開荒。他大膽響應民主政府號召,帶頭成立開荒隊,陸續開荒30畝。
宋英連續40多天,從開荒、紡織、帶動群眾等多個角度先后寫了6篇報道。大眾日報特別刊發了社長陳沂親自撰寫的社論《學習鄭信 培養更多的鄭信》,自此他的故事傳遍了整個抗日根據地。
大眾日報樹立這個典型后,善于“四面開花”,陸續報道了勞動英雄王殿信、王永祿、陳大娘等,為來年根據地大規模的生產運動打下了基礎。
1943年12月,濱海區在莒南縣坪上村召開勞模大會,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代表分局號召向這些勞模學習。“鄭信佩戴紅花,受獎了一頭騾子,還與山東戰時行政委員會主任黎玉、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等領導合影。”陳慶堂說,鄭信一時風光無兩。
對鄭信的典型報道,大眾日報持續了六年時間,形成了150多篇十幾萬字的報道。鄭信因此成為大眾日報推出的第一個典型人物。自此以后,典型人物報道成為大眾日報的拿手好戲,80年來推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模報道。
報紙與大眾打成一片
“在任何地方,采訪任何人任何事情,必須執行群眾路線與群眾利益相結合的方針,為群眾興利除弊。”
——大眾日報特派記者丁九
戰爭年代,大眾日報是振奮士氣民心、指引軍民前進的旗幟,連沂水城的鬼子都曾以一百元一張買大眾日報進行研究;和平時期,大眾日報是山東發展的直接推動者和積極參與者。
12月2日,陳慶堂邀請記者去看看嶺泉鎮馬棚官莊建的劉知俠紀念館。“他是報社的通訊員,在大眾日報上發表了不少有影響力的報道。”
他指著當年的版面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陳列著全國唯一村級保衛戰——淵子崖戰斗的歷史圖片。這個事跡最早披露是劉知俠在大眾日報上的這篇報道。”“1960年,根據明德英的事跡,他還創作了短篇小說《紅嫂》。第二年,這篇小說就刊發到大眾日報上。”
為何這么多的報道有影響力,為何這些報道能推動時代進步?戰爭年代,大眾日報根植于沂蒙大地,不斷自省,不斷激勵,不斷進步,使報紙真正與大眾打成一片。一切為了群眾,這就是報道產生影響力的密鑰。
《大眾日報史話》記載,報紙創刊僅一個月,編輯部開始總結檢討,認為應積極貫徹集體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為此,報紙專門發表編輯部文章《批評與檢討》,對讀者的來信建議給出答復,并增辟“信箱”專欄,對批評和建議均作扼要回復。
1943年的“群眾寫,寫群眾”方針,直接推動了報社的通訊員工作。據統計,1944年直接和報社聯系的通訊員有670余人。除了劉知俠,《李二嫂改嫁》的作者王安友、著名詩人苗得雨、《林海雪原》作者曲波、《戰斗到明天》的作者白刃等,都由大眾日報通訊員成長為知名的專業作家。
成立聯系群眾的通聯科、召開大型座談會、開辟新欄目“工農園地”……大眾日報著名記者丁九曾感慨,采訪過程就是向群眾學習、為群眾服務的過程,在任何地方,采訪任何人任何事情,必須執行黨的群眾路線與群眾利益相結合的方針,為群眾興利除弊。
他的話,說出了大眾日報自誕生以來萬千工作的根本。80年來無論根植的時代如何變遷,大眾報人的群眾觀始終沒有改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