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9-03-19 11:17:03
魯網3月19日訊 眼前的奚楚皮膚黝黑,和照片中那個皮膚白皙穿夾克服白襯衣牛仔褲的人已經判若兩人。這張照片拍攝于2017年3月,他進村的第一天。到如今眨眼已是兩年的時間。
從進村遭受冷漠、不屑,一路泥濘一路犬吠到如今一路招呼一路平坦,兩年的時間他與村民一起流血流汗為村子發展共謀出路。奚楚是魯商集團派駐臨沂臨沭王岔河村的“第一書記”,為了挽留奚楚,全村469戶村民聯名按手印,希望他能夠繼續留任。
奚楚(右一)帶頭清路基
奚楚在地里收花生
進村
進村這天奚楚難掩進村的興奮,早早起床收拾出發,為了不給村民一種距離感,他特地穿了一條破舊牛仔褲和夾克服。不過第一天進村還是得有點儀式感,于是他在里面穿了一件新襯衣,這是之前單位發的工作服,一直沒舍得穿。
從鎮到村需要跨過三條河,拐三個彎,途經10公里小路,那天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牛糞和豬糞的氣味。雖已是三月,但寒風依舊料峭。奚楚顧不上冷一路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他對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并對接下來的兩年充滿著期待。
奚楚是魯商集團的員工,2017年主動申請到臨沭縣石門鎮王岔河村任“第一書記”。進村前有王岔河村,轉林新村,大岱村三個村子可以選擇,奚楚對三個村子都不了解,因為喜歡水就選了一個村名帶河的。可沒想到自己中了“頭彩”,之后他才知道這個村子是整個臨沭縣16個省定貧困村中村情最復雜的一個。
王岔河村由東岔河,西岔河,花園村和小寺村四個自然村組成,第一天奚楚騎著電動車將這四個自然村轉悠了一遍。回憶起第一天,奚楚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還被兩個老太太跟蹤了,一問才知道原來她們擔心奚楚是來搞拆遷的。村子比較偏僻,平時很少有外人進出,進入一個生人很容易引起村民的注意。奚楚喜歡下車和他們聊一聊天。每次當他介紹完自己是“第一書記”后,村民就馬上戒備起來,不再言語,也有的村民對村子的情況滿是抱怨。
這一圈下來已是中午,一路泥濘,一路犬吠,奚楚很失落,村民對這個“第一書記”要做的事情不抱什么期待,似乎這一切都和他們無關。
進豬圈、扛石頭獲信任
一個省里派來的人,要融入到村里,取得村干部和村民的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奚楚決定先走訪村干部和老黨員,可走訪卻很不順利,幾天下來幾乎沒人愿意開口。
奚楚記得,村里一個老黨員有一個小型的養豬場,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豬糞味,一靠近豬圈更是嗆得直流眼淚。一開始,那名老黨員并不愿意多說,奚楚硬是在里面待了幾個小時,一邊和老黨員抽煙一邊聊天,終于慢慢贏得信任。“不想讓別人以為我是來走過場的,那個味真是終身難忘,人家村民能受得了,我怎么受不了。”奚楚說。
駐村開始,奚楚白天一整天都待在村里走訪村民考察村情,晚上則住在鎮政府大院的平房內。平房冬冷夏潮,還時不時地有老鼠、蟲子光顧,他每天凌晨5點多就起床,早早吃過早飯就騎電動車趕10公里的路進村。對奚楚來說,所有的這些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出生在城市,從小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大約兩三個月的時間,除了不在家的村民,這四個自然村的村民家奚楚幾乎都走訪了一遍,對村里的大致情況也都有所了解了。奚楚回憶,當時走訪收集了100多條民意民愿,大致總結為,走路難,澆地難,家里窮,村容村貌差。
奚楚首先帶領著村委村民整修村委辦公室,搞綠化架路燈。因為資金有限,請不起多少工人,為了省錢他建議大家一起干,一起為村子出力。記得最開始,休整一處空地,空地有很多石頭,每個石頭都好幾十公斤,奚楚看到后就擼起袖子開始扛石頭,扛第一塊的時候沒人動,第二塊時還是沒人動,第三塊第四塊第五塊……時間一點點過去,他們看到奚楚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都不好意思地動起來。“人家從大城市過來為了給我們村子搞建設都不怕苦不怕累,我們自己的村子更不能袖手旁觀。”一位村民說。漸漸地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各類項目都開始實施起來。
525米的歷史宿怨
西岔河村和東岔河村之間有一條主干道,這條道路也是東岔河村和花園村的唯一出路,但是這條路卻呈Z 字形。主干道呈Z字形在其他地方幾乎是沒有的,奚楚后來才知道這條Z 字形道路包含著兩個自然村的歷史宿怨。而要帶動村子的發展,必須要通開這條路,他也因為這條路遭遇了進村以來最大的阻礙。
連接西岔河村、東岔河村和花園村的這條路只有3米多寬,損毀嚴重,尤其是雨天泥濘不堪。奚楚與村里以及鎮政府協調后決定將道路拓寬到6米。2017年5月剛開始動工就遇到了阻礙。在西岔河村到岔河橋西共525米的路卻怎么也無法進行施工,導致往東的進度一度耽擱。
奚楚回憶,這條路涉及到三戶村民的地,三戶村民怎么也不同意讓路,其實最后一量發現公路根本就占不到他們的地,但是地里都已經種了莊稼,不能強行施工。“當時找了很多人做工作,除了村委還有他們的親戚朋友怎么也做不通工作,整個進度就卡在這了,為此還差點起沖突。”奚楚說。
“村里要發展必須得修路,不然后續工作都不好開展,我當時下定決心就算辭職也要把這條路通開。”奚楚告訴記者,“我當時先想了一個辦法這頭不行就先從另一頭修起。”很快,奚楚帶著施工隊浩浩蕩蕩地從東往西將馬路加寬,重整,終于還是修到了那個最難啃的525米,不過這個時候經過長時間的緩沖,那三戶村民終于同意。
歷時六個月后,他們終于修完了這條路。修完的第一天,奚楚特地去這條路上走了走,走在還未完全晾干的瀝青馬路上,想哭的心都有。
“分給你幾畝地。就別走了”
奚楚走的那一天,他步行將整個村子轉悠了一遍,這里的每一磚每一瓦似乎都有一個故事,都有一些血汗。
走在鄉村的馬路上,總時不時地有村民熱情的過來打招呼,也許他們早已知道奚楚要離開的消息,總忍不住上前多說幾句,有些老人忍不住流下眼淚,還有的村民開玩笑道,“奚書記別走了,我們給你幾畝地留在這里吧。”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從一開始進村村民對他的排斥、不屑到現如今的不舍和真誠,讓奚楚倍感欣慰。
兩年間,整個村子的建設投入900多萬。除了綁定資金,奚楚幫助村里協調600多萬資金,其中魯商集團支持90多萬元,帶領村民修路、修塘壩路燈、建廣場、造舞臺、建光伏、建扶貧車間、搞黨建、拉項目,拉動了整個村子的發展。
村子多年來種植藍莓,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但還未形成產業化發展。“沒有合作的生產廠商,藍莓成熟的時候都是一些小商小販過來收,這樣限制了規模發展。”奚楚說。一次為了給村里的藍莓找出路,他和村主任開車專門跑到浙江寧波一家公司談合作,還因此差點被騙。
為了挽留奚楚,全村469戶村民聯名按手印,希望他能夠繼續留任,但是奚楚得服從組織的安排。如今離開了王岔河村,他最牽掛的還是那邊的藍莓種植業的發展,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據山東商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