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MG
2019-04-08 07:27:04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最后一天,我市各殯儀館、墓地有12934人次出行祭掃,三天小長假,我市共有268962人出行祭掃。清明節期間,記者走訪我市各殯儀館、墓地發現,今年清明首次未頒布禁燒令,但是市民都自覺禁燒,清明節的“低碳”觀念深入人心,漫天紙灰和煙火一去不復返,鮮花祭奠、網上祭奠等低碳且又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煙臺市民所接受。
鮮花祭祀逐步成為主流
一束鮮花、一句寄語,表達的是無盡的思念,彰顯的是文明祭祀新風。如今,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在祭祀觀念上發生了轉變,給傳統節日增添了文明、綠色的內涵。市民林女士說,她不僅要做文明祭奠的先行者,還要發動親朋好友一起在清明節低碳祭祀。
昨天上午,在前往回龍山功德園的道路上,不時看到攜帶鮮花前來祭祀的市民。上午8點多,市民林女士和家人一起乘坐專線車到達功德園,在園內的鮮花店停下腳步,購買了兩束黃白相間的菊花。“以前都是帶紙過來,現在則更愿意選擇使用鮮花來祭祀,鮮花比較衛生,也比較符合現在的文明祭祀。”林女士稱。
記者在回龍山功德園看到,來祭奠親人的市民,幾乎人手一束菊花或絹花,有的還用手推車推著插滿菊花的花籃。此外,還有市民手捧絹花或盆栽鮮花祭祀,鮮見有帶燒紙的。整個園區花香陣陣,微風吹來,令人心怡。
在芝罘區殯儀館骨灰堂里的寄存室里,每個儲存格里都擺放有鮮花、絹花等物品,沒有一個焚香燒紙的。骨灰堂前的幾棵松樹上,記者看到前來祭祀的市民還將菊花、白色的紙花等放在了樹上,用這種方式來寄托哀思。
沒有禁燒令也要自覺禁燒
“涼山大火給我們每個人都敲響了警鐘,燃燒紙燭不安全也不環保,我們這次只買了束菊花,帶了些貢品,最主要的是孩子給爺爺寫了一封信,把近況匯報給爺爺,這種形式既溫情又環保。”前來掃墓的市民徐永城表示,清明祭奠逝者的傳統習俗,完全可以用更加生態環保的形式表達,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烏煙彰氣,給大家是清心的環境。
“今年我們對前來祭奠的市民發放了1000余枝菊花,不少市民主動來領取派送的菊花,并說謝謝。”昨日,芝罘區殯儀館負責人牟主任介紹說,以往大家都感覺清明節上墳燒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感覺上清明節就應該燒紙,不燒紙心里覺得少點什么。從今年清明祭祀的情況來看,市民自覺地選擇了用鮮花或絹花等文明祭祀品,替代燒紙錢。春季氣候干燥,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產生大量的紙灰、煙霧,不僅污染環境,還可能引發火災。禁燒令由第一年的被動執行,到現在不用頒布禁燒令,大家也自覺主動地遵守規則了,絕大多數市民都支持文明祭祀。城市文明的構建,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和義務,給逝者獻一束花、擦一擦墓碑、說一說家中一年的變化,這種祭祀方式不管對生者還是對逝者,都是更好的慰藉。
文明環保祭奠方式逐漸被接受
昨日,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讓清明節回歸清凈與文明,不僅能充分彰現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也是對傳統節日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文明低碳祭掃是推進殯葬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民政部門鼓勵和引導人們選擇生態殯葬。
該負責人介紹,我市連續11年的禁燒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今年不再頒布禁燒令,是因為這些年我市禁燒已成為一種常態。隨著文明祭祀方式的推行,燒紙燒香的祭奠方式漸行漸遠,而“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文明、環保的祭奠方式逐漸被市民接受。同時還將盡可能多地提供多種環保、文明的祭祀方式,引導市民逐漸轉變傳統祭祀方式。大力推廣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鮮花祭掃、踏青遙祭等文明低碳的現代祭掃方式,積極組織社區公祭、集體共祭等現代追思活動,使群眾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
記者了解到,今年清明節前期,有不少市民都來電咨詢如何進行海葬、樹葬、草坪葬等新形式。隨著殯葬改革和觀念變化,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等新興生態祭奠方式,將逐步在祭掃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形式同樣能寄托哀思,又有利于身心健康,這些文明安全、低碳環保、簡樸新穎的方式值得大力提倡。(YMG記者 劉曉陽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