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04-14 08:01:04
前不久,教育部在答復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禁令一出,社會反響熱烈,在一片叫好聲中,也不乏一些議論,如:小低年級孩子不具備記作業的能力,怎么辦?家長想了解孩子的當日學習情況,什么方式合適?老師日常發布的提醒通知、家校共育活動,算不算“作業”?微信“打卡”有督促作用,還有英語語音作業,是不是都要取消?禁止微信和QQ布置作業,“校訊通”等是否會變相取代?
禁令背后,直指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這個頑癥痼疾,一些議論則折射出不同層面的教育關切:主管部門對教育發展的關切、學校老師對教學質量的關切、學生家長對孩子前途的關切。
如今,一些學校布置的作業正在“跑偏變味”:有讓一年級小學生做PPT的,有讓幼兒園孩子做“手抄小報”的,還有要求完成“蠶寶寶21天觀察日記”“廢舊紙箱制作小汽車”的……如果沒有家長“輔導”甚至“代勞”,孩子很難完成,再如請家長檢查作業、輔導預習復習等,更是常見。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懂教育、不是所有家長都善教學,一些家長頗有微詞也就不可避免了。
事實上,禁止微信布置作業,禁的不是家校交流,而是禁通過這種即時通信方式,把本屬于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推卸”給家長。批改作業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應有之義,教師法第八條規定,“教師應當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就中小學作業管理做出了規定。在浙江,規定“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在山東,規定“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不布置機械重復、死記硬背型作業”“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禁用微信布置作業”,目的在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學校與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構建和諧家校關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對于家庭來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于學校來說,應肩負起立德樹人的重任,保質保量完成好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面對“作業”問題,一方面,應當重視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正確發揮家長在學生作業過程中的督促、支持與鼓勵作用;另一方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地中小學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禁令下了,老師布置作業的方式正在改變。期待這一改變能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起到推動作用。
(人民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