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6-12 10:00:06
6月11日,關于丁寶楨墓在濟南被發現的消息被廣泛傳播,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獲得了最新信息。丁寶楨第六代孫丁峻已趕到濟南,他表示,“不想讓先祖離開山東,希望遵照先人的遺愿能夠在濟南長眠。”
墓地內發現頭骨及其他骨骼
6月10日晚上,墓地在歷城區祝舜路中段路北的中國電建集團山東一公司洺悅佳園項目工地內被發現。目前,工地管理方已經封閉工地,不允許記者進入。據知情者透露,墓地是工地方開發時發現的,經過發掘,已經發現了頭骨及其他骨骼等。墓地為三合土夯筑,除了埋葬著丁寶楨及其元配夫人之外,還有其他家人也安葬在此,是一處家族墓地。
經過一番曲折,記者采訪到了丁寶楨第六代孫丁峻。他告訴記者,聽說從5月26日起工地上就開始零散地挖掘到一些棺材、尸骨等物,6月3日挖掘到了墓穴。“這處墓地的位置和家族老人的記憶是一致的,當時還聽說發現墓地時施工方簡單地進行了一個燒香祭拜的儀式。我知道后有點著急,9日晚馬上趕到濟南,10日請了人一鏟一鏟地挖,陸續挖到了頭骨、脛骨等十幾塊骨頭。因為這里是家族墓地,除了丁寶楨夫婦,他的哥哥和兩個兒子也安葬在此,所以現在還不知道挖出的尸骨是否是丁寶楨夫婦的。下一步,要請專業的考古人員進行專業鑒定才能確定。”
家人希望先人能在濟長眠
丁峻告訴記者,他現在定居廣州,從事文化傳播以及兒童慈善事業。他是丁寶楨之孫丁道津這一脈的后人。丁道津曾任財政部庫藏司司長、山西省河東鹽運使、山東布政使。在山東為官時,丁道津建了山東第一家造紙廠。不過,從丁峻祖父這一代開始就遷到了廣州,此后后代都在廣州生活。
丁峻稱,多年前他的叔叔丁健告訴他丁寶楨墓地的大體位置,并且在地圖上進行了標注。去年家族有人來這里勘察時,覺察到這塊可能要被開發,所以委托丁峻關注此事。今年3月,丁峻通過關系找到了開發商,并且與相關人員在老人記憶中的丁家林祠堂附近找尋墓地,找了20多天但沒有結果。清明節期間,丁峻離開濟南時叮囑施工方發現線索要及時通知他。現在,基本確定挖出的就是丁寶楨墓,那下一步如何讓先人安息?墓地怎么辦?
丁峻表示,作為丁氏家族第六代唯一的一名男性,他希望遵照先人的遺愿能夠在濟南長眠。下一步要和濟南的文化主管部門進行接觸,看文化部門如何處理這處墓地。現在貴州的丁氏后人正在修建丁寶楨紀念館,也非常歡迎丁寶楨回歸故里。
記者11日詢問濟南市文物部門,但未得到回應。洺悅佳園項目工地有關人員表示,工地范圍內沒有發現古墓。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獲悉,丁寶楨墓地并不是第一次被發現。丁寶楨的第五代孫丁健曾介紹,他知曉自己的家族及后代延續情況,也知道其先祖丁寶楨墓地的位置。1953年墓地還曾經被盜過,當時公安機關也抓捕并處理了盜墓者。1958年,這處墓地由于打井被夷為平地,從此掩埋在地下,地表沒有任何痕跡。上世紀90年代,丁健也曾去現場勘察過,還曾測量并確定過具體經緯度。2004年還拍攝過他尋找和確定丁寶楨墓地所在地的紀錄片。近些年,丁寶楨祖籍貴州老家有后人或者同鄉來吊唁之時,丁健只能帶他們去墓地的所在地憑吊。
祖籍貴州的丁寶楨為何葬在濟南?
據史料記載,丁寶楨是貴州人,死時在四川任上。當時,他在貴州已無親人,且因為發生農民起義,靈柩無法遷回。而他在山東當官時,名聲很好,在民眾中很有聲望。他的多位家人死后都葬于濟南。所以,當時山東父老聯名具奏朝廷,請求將他的靈柩運回山東安葬。朝廷下旨:“準葬山東,予山東、四川、貴州建祠。”其子丁體常等于次年秋將其靈柩運回濟南。士紳百姓“郊野祭吊,軍民悼哭”,隨后丁體常將父親安葬在歷城的丁家林地,元配諶夫人墓的東側(現濟南歷城區全福立交橋東)。
在濟南殺掉安德海震驚朝野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晚清名臣。咸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丁寶楨考中進士,此后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岳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總督。光緒十二年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謚號“文誠”,入祀賢良祠,并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
宦官安德海先后侍奉咸豐帝和慈禧太后多年,咸豐帝死后成為慈禧太后心腹,頗受寵信。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違反祖制、擅出宮禁,在未攜帶任何公文的情況下出宮游玩并借機斂財。八月二日,安德海至泰安境內,丁寶楨派騎兵將其逮捕,隨后押往濟南。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仗勢驕橫非常憤慨,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種種不法行徑。八月六日,得旨,安德海就地正法。八月七日,丁寶楨誅安德海于山東濟南。此舉震驚朝野,并讓全國上下人心大快。
“宮保雞丁”就是丁寶楨發明的
“宮保雞丁”這道上得了百姓餐桌,進得了國宴菜單的名菜,就是丁寶楨發明的。網上資料顯示,丁寶楨人稱“丁宮保”,“宮保”其實是榮譽官銜。據《中國歷代職官詞典》上的解釋,明清兩代各級官員都有“虛銜”。最高級的虛銜有“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太子少保”等,這幾個都是封給朝中重臣的虛銜,沒有實際權力,通稱為“宮銜”。
在咸豐以后,這幾個虛銜不再用“某某師”而多用“某某保”,所以這些最高級的虛銜又有了一個別稱——“宮保”。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曾封其為“太子太保”,便是“宮保”之一,于是他發明的菜由此得名為“宮保雞丁”。
原標題:晚清名臣丁寶楨墓疑似現世文物部門尚未回應 其第六代孫丁峻已來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