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19-08-23 17:51:08
編者按: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文脈頌中華,大眾網·海報新聞今起推出“非遺地圖”系列短視頻報道,集中展現山東省內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資源開發、長效保護等內容,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8月21日訊(記者 李金珊 陳俞印)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一個小兔子的形象讓人記憶尤為深刻:“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讀過這段文字的人都知道,這是老舍非常喜愛的北京“兔兒爺”。可不要以為這種形象只在北京才有,在泉城濟南也有這么一只小兔子,它比兔兒爺的形象還要可愛,它代表著泉城濟南的民間藝術,它就是濟南“兔子王”。
這“兔子王”到底是個啥?相傳古時,在中秋時節,有種怪病蔓延濟南,不少人病倒了。在月宮搗仙藥的玉兔知道后,噙了藥餅下凡來到濟南,把藥餅搗碎,投在七十二名泉中,泉水立刻變得清澈甘洌。老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藥隨著泉水流遍了整個濟南城,喝了泉水的百姓很快便痊愈了。后來,人們為感念玉兔,每逢八月十五月圓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點心做成藥餅的樣子,供奉一個泥塑的兔子神。在濟南方言里,“藥”和“月”同音,日久年深,人們就把“藥餅”叫成了“月餅”,把兔子神叫成了“兔子王”。
“傳統文化也是一種傳統的生活方式。”“泥塑兔子王”非遺傳承人楊峰說,中秋節拜月、賞月、吃月餅、供奉兔子王,曾是老濟南盛行的民俗。各家設供祭月時,兔子王便被擺在供桌上,以月中兔神的身份接受祭拜,供后便成為孩子們的玩具。濟南人過中秋節買月餅和水果饋贈親友時,都要捎帶著一個兔子王。
楊峰制作的兔子王中,大的常常身披鎧甲,背插靠旗,手執長矛或鋼鞭,坐騎大多為黃虎或綠麒麟,英姿颯爽。小的兔寶乍一看很是相像,仔細觀察,卻是每一個都不一樣,有敲鑼打鼓的,也有搗藥的。兔寶的著裝和表情也各不相同,共同之處就是它們的樣子都那么憨態可掬,讓人愛不釋手。
楊峰目前主要的精力是制作兔子王“七十二泉系列”,在這個系列里,每尊兔子王都能展現它所代表的名泉的特色,兔子王背面還題有贊美該泉的古詩和繪有泉名的印章。他說:“這一系列可以說是集塑、繪、詩、書、印于一身,凸顯地方特色也增加了文化內涵。”現在就請大家跟隨鏡頭,去聆聽楊峰講述他與兔子王的不解之緣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