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2021-06-15 14:51:06
原標題:如何加快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謀劃整體發展,打造生態圈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近日,濟南市政協以“加快山東省會經濟圈建設助推‘強省會’戰略實施”為題開展了第三十二專題“商量”。對此,濟南市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要謀劃“1+6”這七個城市的整體發展問題、科學規劃“1+6”的交通路網、打造一個生態圈……
謀劃“1+6”七城市整體發展問題
在濟南市政協委員李中賦看來,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應該重點抓好“雙招雙引”和雙輪驅動,雙招雙引就是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雙輪驅動就是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兩個輪子一起驅動。
“要發揮省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實現雙向的輻射,在產、教、科、文、衛領域打造省會城市的高地,實現跟周邊城市和經濟圈各個城市的優勢互補。”濟南市政協委員周有志說道。
濟南市政協委員王翠香稱,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要通過信息共建、資源共享、社會共治,來實現經濟生活和智力領域的創新融合。山東大學山東發展研究院教授李少星認為,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首先是應該按照一個行政區域的概念去謀劃“1+6”這七個城市的整體發展問題。“圍繞一些重點的關鍵領域、能夠進行探索的地點和區域布局一些重點的合作項目。”
“在我們“1+6”城市,產業要組建一批聯盟,各部門設立聯席機制,加強聯合聯動,促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李中賦說。
“一個是對城市圈里面,不管是產業還是優勢,一枝獨秀的我們要把他做大,繼續做大。”濟南市政協常委、民建濟南市委會駐會副主委丁保國說,對于山東省會經濟圈內比較優勢突出的產業要支持,對一些城市里有特色的產業要突破。
構建水陸空聯運的立體化交通網絡
交通一體化是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的基礎和保障,可以加快人員流動,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省會經濟圈的融合發展。
在“商量”過程中,李中賦建議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在交通方面要科學規劃“1+6”的交通路網,加快建設。“應該考慮通達便捷,為我們現在物流供應鏈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保障。”
王翠香建議山東省交通廳能夠協調相關的部門,盡快編制交通一體化的發展總體規劃,和鐵路公路各專項規劃,構建水陸空多式聯運的立體化網絡。“濟南市要從自身做起,把我們周邊的長清、商河、濟陽、章丘的交通打通,形成一體化。”
“在做好規劃和計劃的前提下,5年內首先是要把濟南市區縣的地鐵打通,這個不打通,你談不上經濟內核心的一體化。”濟南市政協委員孫武虎建議打通濟南市區縣的地鐵,并且打通城際鐵路。
“一個是多位立體、相互銜接的體系。另外一個是補短板,圍繞水運,小清河復航、跟濱州港、沿海港口的互動。”李少星說,山東省會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不僅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有更高效、更有效的運營管理。“比如我們的內陸港,我們跟六個城市,能不能形成一個一體通關、一體出口、一體聯運的模式和形式。”
強省會建設不是虹吸而是“生態圈”
“我覺得下一步強省會建設應該突出三個打造、一個優化。”李中賦說,強省會本身是經濟文化強省的省會,也是省會經濟圈的省會,三個打造就是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打造人才高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其中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可以針對航空航天、軍工等重點領域,再引進一批國家隊。
“一些企業引進了高端的科技創新人才,有的企業引進了高端的金融人才,這樣科技創新和金融才有保障。”李中賦說,一個優化主要是優化創業發展環境。
周有志稱,強省會建設不是虹吸,不是把周邊城市的資源吸過來,而是打造一個生態圈,彼此優勢互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這個過程中如何體現強省會城市的高地作用。
“打造城市圈產業發展方面,應該要建立一個產業發展的良好的生態。”丁保國說,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要遵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且要遵循城市圈建設發展的規律,最終打造成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突出各個地市的產業優勢,加強協同發展,將核心產業鏈聚集、拉長以及延伸,作為打造的重中之重。”王翠香建議,整合優化資源,打造產業發展的新業態。
“省會經濟圈按照一個城市的標準和理念,去統籌規劃,讓生產要素在城市圈里自動流通。”李少星說,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要按照一體規劃的思路,確定每個城市產業發展的重點,形成一個以規劃為基礎,以政府的統籌和考核為引領,以市場為保障的多樣化的運營機制。同時,產業發展生態還需要政府組建的公共平臺,把整個省會經濟圈的力量能夠整合起來,從而對產業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保障和支撐作用,也更好實現各個地市的利益最大化和共享局面。
縣域經濟要自覺融入到省會經濟圈
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縣域經濟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剛才講延伸產業鏈、產業集群,完全可以向縣域經濟延伸。 ” 對于如何推動發展縣域經濟,李中賦建議應該很好的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下一步可以跟文化旅游結合。
““6+1”的城市,普遍的縣域經濟相對比較薄弱,省會城市都市圈的建設,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機遇。” 周有志說,縣域經濟不要什么都搞,自覺的融入到經濟圈當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特色,曹縣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案例。
“今年省里有33個縣給巨量資金扶持鄉村振興,就是把鄉村振興搞好。所以和鄉村振興結合,發展我們的縣域經濟,其實是我們目前的主要的戰略方向。” 孫武虎說,“一體化發展,我們要弄到一塊,就是把他們的搞清楚,把我們的東西搞清楚,然后形成產業鏈的互相的接力。”
“我們一體化的前提,一個是除了行政區劃的界限和大家的壁壘掃除之外,再就是區域內的經濟密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才有一體化的需要和一體化的必要。”李少星說,應該把濟南的,當然包括其他六個城市的縣域經濟這個短板補起來。
李少星介紹,自古以來農業就是一個縣的立縣之本,人們應該轉變一種原來的傳統的觀念,認為農業是落后的,是不賺錢,是需要改造的,很多現在的農業,高科技農業,也是代表了技術發展的前沿,也是代表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的典型的方向。
“縣域公共服務也是一個短板,整個省會經濟圈公共服務可以更大力度的去共享。”談及強化縣域公共服務時,李少星說,“我們通過醫聯體、或者是一些共享醫療、互聯網診療,新興的醫療方式,把三甲醫院里的好的資源,讓整個省會經濟圈共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