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11-05 22:39:11
原標題:43歲老港口重生記
來源:大眾日報
青島市即墨區的女島港始建于1978年,設有一個3000噸級泊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眾多大項目落戶即墨,這座30多年的老港口已不能滿足當地發展需要。
作為開放口岸,女島港承載著青島北部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寄托。2020年4月,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啟動,將現有的1個泊位改擴建為2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設計年吞吐量將達100萬噸,同時配建裝卸工藝設施設備及堆場、配套綜合樓等附屬設施。經過一年多的奮戰,近期,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一期工程主體部分正式完工。
深耕品質 碩果累累
作為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重點工程、國家海關總署以及省政府重點督導項目,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創新采用了“重力式沉箱墩式結構+沉箱墩式透空堤結構”的設計型式。
“這種設計結構耐久性好,能更好抵抗大船、漂浮物的撞擊。”項目總工張雨介紹。項目最初設計的是高樁碼頭,但在女島港現有的建設條件下,這種方法工期長、成本高,施工難度較大。項目部經過探討研究,將結構形式變更為重力式沉箱墩式結構,這一結構施工簡便、經驗成熟,不僅具備高樁碼頭透水性的特點,同時保障了工期和項目整體效果。
選擇了合適的碼頭結構后,項目在施工時遇到新的難題:墩式結構由墩臺及軌道梁組成,建設過程中墩臺分三層、軌道梁分兩層施工,且墩臺作業面與老碼頭之間有一條7米的水道,作業面狹小、施工交叉點多使得施工難度再次升級,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科學排班、點對點監督,形成了24小時有規律的施工節奏,面對軌道梁底板跨度大、重量大、吊裝作業難度高的問題,確定了預制與現澆相結合的施工形式,不僅降低了作業難度,更保證了施工安全。
守正創新 久久為功
沉箱是重力式碼頭的基礎結構形式,也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在沉箱預制施工過程中,項目提煉新型專利“沉箱內外模板拉條快速精準對接裝置”解決了沉箱舊模板改造過程中內外模板拉條口位置不匹配的問題;為實現高效安裝,采用兩艘方駁定位協助,使用“在首層預制完成沉箱擋浪板變截面的模板工藝”解決了防波堤沉箱擋浪板模板拼裝問題;運用“一種實現沉箱圓弧倒角預制模板的結構裝置”解決了沉箱構件在拆模板中的碰撞損壞、拐角漏漿的問題。
沉箱安裝前少不了基槽與港池施工。女島港工程所在地基礎持力層為巖石,基槽和港池均需進行巖石的開挖,受場內廢舊漁船拆解的影響,施工難以順利開展。為解決巖石開挖問題,項目創新使用“水下重錘沖擊鑿除配合抓斗船”進行基槽開挖,即“水下鉆孔→液壓漲裂→重錘沖擊→抓斗清渣”的施工工藝,僅用了15天便完成了80米基槽淺層強風化巖層的鑿除,緩解了水上施工的工期壓力,保證了施工工序的連續性。
在中建筑港高新技術研發機制的支持下,項目立項課題——重力式沉箱墩式結構碼頭裝配式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為達到精細化施工要求,全面預控潛在風險,項目應用BIM技術完成了女島港主體結構的建模,并制作了沉箱預制、沉箱出運安裝等施工動畫,以及項目整體漫游視頻,充分應用于工程量計算、可視化交底、項目展示等工作。
高效建設 履約守信
不同于其它類型施工項目可24小時不間斷施工作業,碼頭項目施工作業時間需根據潮汐的變化動態更新——沉箱出運時應在漲潮時進行,沉箱安裝需在退潮時施工,有效作業時間十分有限。在項目建設者眼中,白天黑夜已無明顯界限,凌晨開始作業,連續工作5-6小時到天亮成為常態。
受施工場地的限制,項目建設了兩個不同規模的沉箱預制場,分別預制碼頭沉箱和防波堤沉箱,將沉箱預制周期縮短40%。為了爭取施工效率最大化,項目團隊優化施工組織,配備兩套移動式塔吊等大型起重設備,確保兩個預制場互相協調,實現人員、模板等資源優化配置,施工24小時無縫銜接,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沉箱預制的流水作業。此外,為盤活原有閑置芯模,項目部深化設計,通過改變沉箱整體尺寸和數量,縮短模板加工工期約30天。
2021年底,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一期即將完工,這個始建于1978年的港口瞄準“百萬噸級”,當地也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成為青島北翼鰲山灣布局發展的重要“支點”,為外向型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引擎。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忠德 通訊員 胡順靜 郭金倓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