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安日報
2022-04-02 10:32:04
原標題:2022年3月份 “泰安好人榜”
來源:泰安日報
用熱血為生命續航
心中有大愛 身上有擔當
宋兵兵
簡介:宋兵兵,男,1991年9月出生,岱岳區大汶口鎮楊家莊村村民。
主要事跡:
今年31歲的宋兵兵是一名“90后”小伙,從2009年開始,他就積極參與無償獻血,10余年來獻血近40次,總獻血量達1.5萬毫升,僅捐獻成分血就達29次。無論何時,只要接到市中心血站的“求救”電話,他都會義不容辭地前去捐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熱血”青年。
2020年6月,他參加無償獻血時,正值市紅十字會和市中心血站聯合開展造血干細胞采集宣傳活動,通過了解,他主動留存了造血干細胞血樣并加入中華骨髓庫,為白血病患者留存了一份希望。
2021年12月下旬,經蘇州中心血站HLA高分辨分型確認實驗室檢測,宋兵兵的血樣與某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據了解,造血干細胞配型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概率。紅會工作人員與宋兵兵聯系時,他爽快地說:“如果有需要,隨時聯系我。”之后便是緊鑼密鼓安排捐獻前的相關工作,當時正值元旦假期,他努力協調好時間,積極配合各項環節,在等待體檢結果的過程中,他一直牽掛著遠方患者的情況,并多次聯系紅會工作人員,希望可以早日為對方捐獻。今年2月初,患者病情變化,需盡快移植,原本確定的捐獻日期需提前一周,這就意味著,今年的元宵節,宋兵兵將無法陪伴家人。當工作人員再次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爽快地答應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盡快捐獻,挽救患者的生命。
2月15日,宋兵兵打完了最后兩針動員劑,為第二天的捐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在異鄉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16日,在捐獻現場,他將寫給患者的信交給了前來接收造血干細胞的工作人員,信中這樣寫道:“當我的造血干細胞能夠挽救您的生命時,我想,這可能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與感動,祝您早日康復,回歸美好生活?!?/p>
從初步吻合、配型成功到完成捐獻,這場生命的傳遞僅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這也是我市近年來捐獻周期最短的一例。每一個階段的順利延續都是奇跡,每一例成功捐獻的背后都有一個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這是捐獻者的勇敢與擔當,也是工作人員與志愿者的付出與努力,更是越來越多愛心人士對造血干細胞事業的關注與支持。
(推薦單位:岱岳區文明辦)
單光華
簡介:單光華,男,197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新泰市汶南鎮出租車司機。
主要事跡:
單光華心地善良、熱衷公益,現任新泰市愛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長,帶領隊員在新泰一中3個校區、4個校門口義務疏導交通。無論寒冬酷暑,師生放學的路上都有他們的身影。2021年4月,單光華被評為新泰市第四屆道德模范;2021年12月,被評為泰安市“榜上有名”先模人物。
2019年,單光華發現,在放學時間段,新泰一中周圍道路交通特別擁堵,學校師生出行存在安全隱患。于是,他便組織熱心同事成立了愛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義務疏導交通。服務隊最初的執勤裝備由隊員自費購買,但隨著隊員不斷增加,單光華感覺到了壓力,志愿者加入服務隊是信任自己,不能讓他們付出時間還要自掏腰包。于是,單光華四處奔走,爭取愛心企業的支持,收到了愛心企業捐贈的反光服、指揮棒等裝備。單光華還聯系交警部門對隊員進行培訓,增強團隊的安全意識和專業素養。他們秉承“學生在、我就在”的服務理念,不管風霜雨雪,都阻擋不了他和隊友們愛心、溫暖的步伐。在愛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全體志愿者的努力下,近年來,新泰一中4個校門口沒有出現一起交通事故。志愿者在執行任務時手持熒光棒、身穿反光馬甲,被市民親切地稱為“螢火蟲”。
助人為樂是單光華骨子里散發的品質。一次出車途中,單光華在一所學校門口看見一位衣衫破舊的家長將幾張褶皺的錢遞給孩子作為生活費時,突然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渡過難關。盡管自己并不富裕,但從2019年起,單光華共資助了新泰市谷里鎮柘子溝村和新泰市岙陰中學的11名貧困學生,累計捐贈資金1萬余元。同時,他還積極聯系愛心企業和社會愛心人士,幫助貧困學生爭取助學金和生活、學習用品,鼓勵貧困學生好好學習。
2020年疫情期間,單光華主動請纓,組織愛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員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了力量。愛心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先后獲得全市抗擊疫情“泰安小美”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泰安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榮譽稱號。單光華榮獲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愿者、泰安市最美志愿者等稱號。
(推薦單位:新泰市文明辦)
敬業奉獻先進典型
在愛與責任中堅守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陳麗
簡介:陳麗,女,197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寧陽縣鄉飲中心學校教師。
主要事跡:
2000年,陳麗大學畢業。得知寧陽縣鄉飲中心學校缺少英語教師后,學習英語專業的她毅然扎根鄉村學校,從事了鐘愛的教育工作。由于剛剛畢業,陳麗對教材并不熟悉,每天晚上研究教材、課標到很晚,即便如此,第二天一大早,她依然會出現在教室里,與學生一起讀書。課余時間,她也常常與學生圍坐在一起,耐心地給學生講解知識、傾聽學生的想法,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困難。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陳麗就成長為學校的骨干教師。
2005年,陳麗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共黨員。此后,她的政治覺悟更高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嚴了。懷孕8個多月時,陳麗仍堅持在畢業班教學崗位上,直到親自把學生送到中考英語考場,才回家休產假。孩子4個月時,她服從安排,在寧陽縣鄉飲中心學校、鄉飲鄉韋周中心小學和鄉飲中心小學南校區兼課。兼課期間,身高近170厘米的她,體重不足50公斤。
孩子稍大些后,陳麗到寧陽縣鄉飲中心學校初中部任教,同時兼任英語教研組組長、備課組組長。她重視閱讀與積累,探索出“和美互助”模式。她教的學生個個口若懸河,感覺英語學習輕松有趣。她關愛自己教過的每一名學生,為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幾乎走遍了每一個學生家庭。多年來,陳麗堅持與留守兒童共度母親節,像陽光一樣溫暖著他們。
2019年,陳麗在上課時突然感到頭暈,一開始她并沒在意,以為忍忍就好了,但情況越來越嚴重。趁沒課的時間,陳麗去醫院做了檢查。原來,是長年累月的低頭辦公導致頸椎嚴重突出,再加上嚴重貧血,造成了頭暈癥狀。由于畢業班課程任務重、進度快,她便把課調到中午,下午進行治療。頸椎治療剛有起色,腰椎突出又犯了。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陳麗選擇了小針刀手術治療。她利用周末時間進行了3次小針刀手術,沒耽誤一節英語課。
22年彈指一揮間,在愛與責任之間,她呵護著每一名學生成長,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她先后獲得泰安市創新課一等獎、泰安市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寧陽縣優秀教師、寧陽縣英語學科教學能手等榮譽。
(推薦單位:寧陽縣文明辦)
袁明英
簡介:袁明英,1948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曾任泰安市人大教科文衛主任,現已退休。
主要事跡:
泰山石刻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數量眾多。不夸張地說,泰山是一座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是一座書法藝術大觀園,是一部記錄中華文化的百科全書。正因如此,對于泰山石刻的記錄與保護尤為重要。袁明英致力于泰山旅游經濟、泰山石刻、地方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從1996年開始搜集泰山石刻資料,到2007出版《泰山石刻》,袁明英在10年時間里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他將泰山范圍內(1993年版的《山東省志——泰山志》中所記錄的泰山范圍)的石刻基本普查了一遍,獲取了大量資料。他為石刻拍攝照片、錄像2萬余張(部),并作了三維(經度、緯度及高程)定位。《泰山石刻》基本完成了對泰山石刻分布、分類和現狀的統計,對研究泰山石刻、泰山乃至中國古代歷史、文學、書法、旅游、宗教、美學、哲學、民俗學等具有重要價值。在編纂該書的過程中,最難的事有兩件,一件是到石刻處拍攝照片并用衛星定位儀記錄方位,另一件是根據照片謄抄碑文。10年中,袁明英穿破了20多雙登山鞋,用壞了3部相機,穿破的衣服、用破的毛巾不計其數。
《泰山石刻》收錄的泰山及周邊地域現存的各類石刻,很多存在于山洞、懸崖處。不管在哪兒,袁明英都要想辦法親眼看到并拍照。因為有的石刻所處位置實在太偏僻,他有幾次在前往拍照時險些搭上性命。有一次,袁明英去吳道人庵,腳下一滑,在一塊石頭上摔倒,身體無法動彈,如果不是被一棵樹擋住,就掉下山澗了。
十年磨一劍,袁明英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完成了《泰山石刻》編撰?!短┥绞獭饭?0卷、150余萬字,照片9957幀,該書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為該書題簽,國學大師季羨林為該書作序,序中提到“感袁先生之敬業,念泰山文化之弘揚”。該書榮獲泰安市地方史志成果特等獎、泰安市社科成果一等獎、山東省社科成果一等獎等獎項。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袁明英在研究泰山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于2020年出版了70萬字的《考尋泰山石刻隨錄》,為弘揚泰山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推薦單位:泰山區文明辦)
孝老愛親先進典型
悉心照顧患病婆婆的好兒媳
黃秋瑤
簡介:黃秋瑤,女,1988年9月出生,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冉莊村村民。
主要事跡:2012年,黃秋瑤嫁到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冉莊村,至今已有10個年頭。10年來,她一直與婆婆住在一起,大事小事跟婆婆商量,從未有過爭吵,鄰居們都羨慕婆婆有一個像女兒一樣的好兒媳。
2018年4月,黃秋瑤的婆婆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當地醫院建議保守治療。黃秋瑤看著婆婆生病十分揪心,便與丈夫商量帶婆婆到更高級別的醫院治療。
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醫后,醫生為黃秋瑤的婆婆制定了定期檢查、定期治療方案,有特殊狀況要及時返院?;煹倪^程十分痛苦,化療期間,婆婆伴有脫發、嘔吐、疼痛等反應。婆婆脫發時,黃秋瑤為她買了假發,為了寬慰婆婆的心,自己也戴上假發,兩個人在家里試戴各種假發,婆婆開心得像個孩子;婆婆嘔吐時,黃秋瑤從不嫌臟,平時也盡量多做些婆婆喜歡喝的粥和清淡的菜;每次婆婆疼痛時,黃秋瑤都忍不住落淚,疼痛輕時,她就幫婆婆捶捶、按按,疼得厲害時,她就騎車帶著婆婆去醫院打止疼針。每次看到婆婆疼痛緩解了,又能坐在餐桌前和她聊天了,黃秋瑤就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照顧婆婆之余,黃秋瑤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并時常打零工補貼家用。
黃秋瑤的婆婆從確診癌癥晚期到現在已經4個年頭了。由于不忍黃秋瑤夫妻倆如此辛苦,婆婆曾提出放棄治療。黃秋瑤說,“有媽才有家,只要婆婆放寬心,勇敢地與病痛作斗爭,我們做什么都值得,能生活在一個家庭里是緣分,這個緣分要一直延續下去,我相信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痹邳S秋瑤和丈夫的耐心勸說下,婆婆終于放下心結配合治療。定期復查時,醫生每次見到婆婆病情穩定,都會繼續鼓勵黃秋瑤,并表示婆婆的病情穩定和黃秋瑤的悉心照料是分不開的,這是愛的奇跡。婆婆每次提起黃秋瑤,總是忍不住流淚,“兒媳太好了,跟親女兒一樣,上輩子積了多少德,才能娶了這樣的好兒媳。”
在平凡的家庭里,黃秋瑤做著平凡的事,而正是這些平凡的事給了老人活下去的希望。黃秋瑤盡心盡力做婆婆的好兒媳,用孝心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推薦單位:肥城市文明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