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5-23 16:09:05
原標題:耕牧“藍色糧倉” ——山東煙臺海洋牧場建設調查
來源:經濟日報
截至2021年底,我國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已達136個。這一數字距離《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創建200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的目標越來越近。曾經還相對陌生的“海洋牧場”概念,正在慢慢變為現實。數量增加了,質量怎么樣?現在的“藍色糧倉”到底建成什么樣了?帶著諸多疑問,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山東煙臺市采訪調研,親眼看一看,和海洋耕牧人們聊一聊。
4月下旬,記者來到山東省煙臺市高新區金山灣海域的東宇海洋牧場平臺時,正趕上海參的春季捕撈季。伴隨馬達陣陣轟鳴聲,船員將捕撈上來的海參裝船,海螺、螃蟹、扇貝等新鮮海貨跟著一同上岸,海風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瞧,這海參一個就有半斤多!現在正是海參大批量成熟時,每天能撈1萬斤以上,多的時候能有2萬斤。”煙臺東宇海珍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效平說,海參從幼苗到成熟要成長四五年時間,春季和秋季是捕撈作業最繁忙的時節。
“海洋牧場”的概念近些年逐漸被大家所熟知。海洋牧場是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生態養殖等措施,構建或者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長、索餌或者避敵所需場所,增殖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模式。智能網箱和多功能海上平臺都屬于海洋牧場的實現形式。
煙臺海洋生態環境優良,近1/5的海域適宜建設優質海洋牧場。目前煙臺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43處,其中國家級18處,居地級市首位。海洋牧場總面積已發展到130萬畝。
帶為線、群為珠、線穿珠,在煙臺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里灣、丁字灣海域,“耕海1號”“國鮑1號”“經海001號”“長鯨1號”“長漁1號”等海洋牧場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海平面上。海洋牧場是怎樣運作的?如何同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給周邊傳統漁業從業者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變化?經濟日報記者走訪煙臺多座海洋牧場展開調查。
“類野生”養殖逐步實現
位于山東半島北端的南隍城島是原種皺紋盤鮑的發源地和原產地,也是原種皺紋盤鮑親本的主要輸出地。4月21日,記者登上全國首座坐底式海珍品養殖網箱——“國鮑1號”。打開其中一個養殖籠,看到幾十頭肥美的鮑魚蓋著海草“被子”安居在內。網箱可年產優質海珍品70噸至120噸,一個網箱相當于過去上萬畝海域的養殖數量。網箱突破了傳統鮑魚、海膽深海養殖的限制,真正實現海珍品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類野生”養殖。記者了解到,煙臺市培植壯大萊州明波、山東安源等漁業苗種“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年培育各類水產苗種3500億單位,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水健康苗種供應基地。
在南隍城島海域上,首批亞洲最大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平臺——“經海001號”“經海002號”“經海003號”,呈“品”字形分立黃海海面,之間相距約3公里。站在船頭遙望,智能網箱平臺如同“海中城堡”矗立在海天之間。更令人震撼的是登上“海中城堡”后,眼見肥美的黑鲪魚在網箱中不時浮出水面覓食,帶來一抹抹銀光閃閃的鮮亮!
以“經海001號”深海智能網箱平臺為例,尺寸為68米×68米×40米,是坐底式鋼結構,養殖水體達7萬立方米,養有黑鲪魚約60萬尾。偌大的網箱平臺上僅有4名工作人員,如何實現數十萬尾魚兒的自動化、智能化養殖?經海漁業漁服事業部工程師紀翔指著平臺西南角的漏斗形餌料罐說:“飼料運輸船直接將餌料打入漏斗,餌料通過分布在網箱四周的投喂口實現每日投喂。”恰逢喂魚時段,記者看到大漏斗一側的機房設備運轉起來,碗口粗的投喂口“嘩啦啦”雨點般投射著餌料,不斷有魚群翻出水面覓食。看著波光粼粼的圍網,我們很難想象,圍網內竟然養著數量如此龐大的黑鲪魚,短短數月就將出魚數百噸!
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劉富祥告訴記者,“經海系列”是由中集來福士自主研發的亞洲單體最大的深遠海智能化網箱。網箱上搭載了5G通信、海洋數據監測以及水下監控等多種系統,可以讓魚兒在“類野生”環境下生長。首批“經海系列”深水智能網箱里的“類野生”好魚——經海黑鲪、經海花鱸已開始收獲。
中集來福士是一家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海洋牧場平臺是其“油轉漁”初期的一項技術成果。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助理總裁、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表示,“經海漁業是‘百箱計劃’項目的實施主體,乘著國家海洋戰略深入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東風,在各級政府支持下,項目實施漸入佳境,對我們來說,從海工裝備到漁業裝備建造,再到漁業養殖,每一次跨界都是挑戰”。
2020年,煙臺市啟動“百箱計劃”,旨在通過“百箱”帶動“千箱萬箱”,觸發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同年,由中集集團與煙臺市共建的中國海工北方總部戰略合作首個落地項目——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成立,有效推動海洋牧場建設從“分散經營”向“集團化運作”轉變。據悉,“百箱計劃”在2023年預計將開工建設6座至8座網箱。
日前,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為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建造的“經海004號”智能網箱在長島南隍城海域完成坐底交付,將用于許氏平鲉等商品魚類的養殖。至此,經海漁業“百箱計劃”首批4座網箱全部集結入駐南隍城島。
漁民變身“耕海牧洋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近年來,依山傍海的煙臺長島綜試區南長山街道孫家村捧起了海洋牧場飯碗。
“自從建設海洋牧場,搞起生態養殖,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的海洋牧場被評為煙臺市市級休閑漁業基地,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省級海洋牧場,給村民帶來更多福利!”孫家村黨支部書記孫成偉干勁十足。孫家村東源海洋牧場海域面積4400畝,是村集體控股的海洋牧場,從2015年開始建設,在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技術支持下,確立了“固藻集魚”的模式,通過培植海藻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發展生態養殖。
依托海洋牧場,孫家村還成立由村黨支部領辦的海參養殖合作社,113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占村莊總戶數的73.6%。僅海參銷售一項,孫家村年均收入200余萬元,拉動村集體增收60余萬元,社員戶均增收4000余元。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很多人擔心加快建設海洋牧場會影響周邊漁民的收入,事實怎樣呢?作為長島綜試區南隍城村的老養殖戶,葛長會介紹:“正愁養的黑鲪魚沒地方賣,經海把我們養的魚都買走了。”長期以來,魚賣多少錢,定價權在收魚的人手里,“小散”漁民很被動,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作為體量大的養殖公司,“經海001號”的運營不僅沒有和周邊漁民形成競爭關系,反而有效降低了漁民的養殖風險。“經海001號”與島上的漁業合作社漁民簽訂“大漁帶小漁”合作養殖協議,每年收購魚苗60多萬斤。
“過去我們養殖成品魚需要3年時間,有海洋牧場后只需1年半。我們養前半程,他們養后半程,漁民收益不僅沒減少,反倒增加了。”長島綜試區南隍城鄉南隍城村黨支部書記李盛平說。
在離岸數百米的南隍城島灣區,分布著連片的小網箱,漁民開著機動船忙碌著。熱情健談的漁民葛茂武告訴記者:“我干養殖20多年了,這些年養黑魚,感覺灣區養殖不好做。內灣流水少、養分少,魚的死亡率就高。黑魚3年才能養到1斤多。去年,南隍城成立漁民合作社,牽頭與經海漁業合作。經海漁業的技術人員在養殖過程中免費提供技術指導,養到半斤左右的成品魚苗,只要檢驗合格,經海就打包收走了。”葛茂武介紹,經海的收購價一般比市場價高一兩元,整網收對魚的傷害少。現在長島好多漁民也開始轉型養黑魚苗了。
人工造礁涵養生態
現代化的海洋牧場不僅使深遠海成為“良田”,供給更豐富的海產品,改善漁業從業人員的生產生活狀態,同時,也在悄然改善著海域生態。
多年未見的大葉藻、海蘿等藻類叢叢簇簇地布滿海岸,白江豚、鯨魚等結隊現身,鮑魚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魚等傳統魚類資源不同程度恢復……眼下,在長島徐徐展開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看著現在的生態環境,我們很難想起海洋漁業養殖曾經的模樣。彼時,近岸海域連片的養殖設施和粗放的餌料投喂導致養殖產出大,污染也重。
這樣的生態畫卷自然離不開海洋牧場的功勞。近年來,長島下水多功能海上平臺5座、大型智能網箱9座,累計投放各類人工魚礁超過130余萬空方,增殖放流超過3000余萬尾。為持續改善長島周邊海域生態環境,今年山東南隍城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731萬元,全年投放人工魚礁1.6萬空方,截至目前已投放0.8萬空方。
每一個礁體表面富集大量的牡蠣、脈紅螺等貝類,礁區聚集大量斑石鯛魚、梭魚、大口蝦虎魚、黑鯛等野生魚類。人工魚礁的存在,能夠有效避免拖網作業,防止過度捕撈。
東宇海洋牧場連續12年向海底投石深海造礁,人工造礁總量達四五十萬空方,建造了天然的“海底牧場”。海洋生態環境改善了,海域野生螃蟹、各種經濟魚類明顯增多,經濟效益可觀。目前東宇年產鮮參50多萬斤,貝類200多萬斤,且產量呈每年遞增態勢。生物多樣性大大增加,使得這里具備良好潛水條件,吸引各地游客。
如何做好傳統漁業“減法”和海洋生態修復“加法”?煙臺市近兩年共騰退、拆除非法和不符合分區管控的近岸筏式養殖區12萬畝,協同推進投礁型、底播型、田園型、裝備型、游釣型5大類海洋牧場建設,大規模實施近岸經濟型人工魚礁建設工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海洋牧場生物資源明顯增加。數據顯示,煙臺市每年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10億單位以上,示范推廣海洋牧場魚、貝、藻、參綠色生態養殖20萬畝,投放各類人工魚礁總量達到350萬空方,海洋牧場和周邊海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不僅如此,煙臺市投入5000余萬元實施海水養殖污染控制示范工程,科學推進海上養殖環保浮球、工廠化養殖場升級改造。建立海洋牧場建設技術推廣體系,在萊州、長島成立2處省級“生態型人工魚礁實驗中心”。加快打造海洋牧場生物種質庫和種業基地,加強重要水產種質資源產卵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保護管理,現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8處,保護區面積2.56萬公頃。
培育海上“田園綜合體”
海洋牧場不只養魚,還能擦出文化旅游的火花。4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煙臺市萊山區四十里灣海域的煙臺清泉海洋(牧場)公園,看到斑石鯛、大瀧六線魚等各類名貴品種魚苗在網箱內游動。據了解,項目可年產斑石鯛等優質魚類10萬尾,約60余噸。“游客來到這里可先到大平臺參觀海洋牧場環幕底倉,再到智能化圍欄平臺垂釣,垂釣完可以現場蒸煮鮮活魚,享受美味。”煙臺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養殖技術總監侯明華說。
同樣位于四十里灣海域的“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將漁業養殖與海洋旅游相結合,開創了“藍色糧倉+藍色文旅”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閑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統一平臺。游客可以在平臺體驗“漁夫垂釣”樂趣,品嘗“海洋主題”美食,欣賞“海上電影院”科普影片,領略“耕海牧漁”海洋文化。
煙臺東宇海洋牧場同樣關注產業鏈延伸、融合問題。“相比傳統漁業生產模式單一、產業融合度低、抗風險能力差的短板,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可有效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伸、優化海洋漁業產業鏈價值鏈。”李效平說。煙臺東宇海洋牧場利用多功能海上升降平臺和半潛式海上平臺,合理規劃發展海上觀光、休閑垂釣等文旅新業態。
在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方面,煙臺市支持海洋牧場同文旅、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海上“田園綜合體”。共創建省級海釣場18個,成功舉辦10余次省級“漁夫垂釣”系列賽和全國海釣邀請賽。
談及海洋牧場前期探索面對的困難,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柏說,前期由于海洋牧場建設缺乏足夠的陸海統籌,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格局。而且,海洋牧場建設內容遠遠超出了漁業養殖范疇,現有的標準和規范無法滿足發展需要。作為從耕海牧漁到游樂餐飲的多功能發展平臺,相關政策標準及管理監督涉及多個部門,尚需進一步統一完善。
作為新興業態,海洋牧場建設任重道遠。近日,煙臺市制定出臺了海洋牧場“百箱計劃”三年行動方案,將持續聚焦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建設,聚力強化苗種供應、裝備制造、數字智能、加工流通、品牌標準、金融服務、人才智力、產業融合等八大支撐,計劃到2024年,投產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設施50個,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總數達到50處,爭創全國深遠海智能養殖示范區,全力打造國家海洋牧場建設示范城市。
海中有“金山銀山”,更有“綠水青山”。如今一座座“藍色糧倉”正在加速崛起,高奏“深耕蔚藍、向海圖強”的海洋牧歌。
本報記者 王金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