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9-28 11:20:09
原標題:深化文化賦能 譜寫山東水文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深化文化賦能 譜寫山東水文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華民族有著善治水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治水史。水文文化作為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水文工作者在長期水文實踐中積累的精神財富,是水文事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水文行業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山東省水文中心全面加強水文文化建設,錨定水文高質量發展目標,聚焦主責主業,突出信息化牽引,著力提升水文測報能力和質量,全面加快水文現代化建設,打造水文設施與水文文化有機融合典型案例、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等一批水文文化項目,水文文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引領全省水文事業邁向新的更高臺階。
互融互促,文化建設碩果累累
今年4月,山東省水文水生態環境教育基地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單,山東水文已形成以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為龍頭、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為骨干、市級科普教育基地為支撐的“矩陣式”科普宣傳陣地大格局。這是近年來,山東全面加強水文文化建設的縮影。
錨定水文高質量發展目標,山東水文文化建設正結出累累碩果。堅持規劃引領,省水文中心先后組織編制2020—2023年、2023—2025年水文文化建設規劃綱要,建立水文文化建設工作機制,成立水文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加強工作調度、業務指導和服務協調,統籌推動水文文化建設工作,水文文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全面形成。
著力推進文化工程互融互促,省水文中心結合全省水文設施工程建設實際,按照“建設一處站點、形成一道景觀、服務一方民生”的思路,堅持“一站一策”,推進水文設施與水文文化融合,傾力打造突出地域特色、凸顯水文元素、展現良好形象的水文文化工程品牌,并先后開展兩屆水文設施與水文文化有機融合典型案例評選。濟南市水文中心建成鑄銅仿古卡尺、濟南泉標等帶有地標性景觀水文站點,在大明湖畔百花洲公園建立水文主題廣場,有力提升了水文社會知名度。煙臺、臨沂市水文中心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建設“知水尚文”等水文主題公園,涵蓋水情教育、水文文化宣傳、市民休閑娛樂等功能,極大豐富了當地居民的戶外生活。結合縣級水文中心標準化建設,縣級水文中心配備智慧水文信息展示屏,實時推送降水、水位、地下水、墑情等信息,成為基層駐地不可或缺的水文信息宣傳平臺。
文化賦能,宣傳引導力躍然提升
《主題教育重實踐 我為發展建新功 黨旗在防汛水文測報一線高高飄揚》《直擊一線!山東水文迎戰“杜蘇芮”紀實》《實戰淬精兵 抗臺護安瀾》……今年汛期,一篇一篇防汛防臺風背后的水文聲音亮相省、市主流媒體,刷屏朋友圈。這背后是山東省水文中心把宣傳與文化有機結合、一體推進的生動實踐。
山東省水文中心黨委高度重視宣傳工作,聚焦水文主責主業,抓住強降雨時機,在山東水文微信公眾號推出水文測報全景式宣傳,做到前期有預熱、過程有跟進、尾聲有總結,打好主動仗,奏響主旋律,圓滿完成汛期系列報道百余篇,贏得網友紛紛轉發點贊。把握社會公眾需求,加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應用力度,開通山東水文視頻號,策劃開展水文科普云展覽、汛期微故事云展播、水文文化《中國水文志》和防汛救災科普云推廣等一系列“亮點多、干貨足”的宣傳報道,進一步突出了重要主題、拓寬了宣傳領域、深化了報道內容。
以文化為載體提升宣傳工作實效,省水文中心著力打造“六大水文文化圈”,即以百年水文站、水文歷史遺跡遺址、大禹治水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圈,與儒家文化、孔孟文化等融合的思想文化圈,與莒文化、齊文化、魯文化等融合的古國文化圈,與膠東抗戰精神、沂蒙精神等融合的紅色文化圈,與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海河文化、淮河文化等融合的大江大河文化圈,與水文科普基地、水情教育基地、水文主題公園等融合的現代水文文化圈。
在日常水文文化宣傳過程中,省水文中心結合傳統節日、重要紀念日等,組織以水文文化為主題的征文、書法、攝影、經典誦讀、水文成就展等文化系列活動,先后編輯出版《山東省水文事業志》《山東水文資料年鑒》及《山東水文》《青島水文》《沂蒙水文》等內部刊物,系統總結工作經驗,展示山東水文文化。省水文中心連續31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連續25年保持全國水利文明單位榮譽。
守正創新,擦亮水文文化品牌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弘揚和傳承水文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仍需久久為功。
著眼于全面提升水文文化建設質效,省水文中心將進一步構建教育傳承體系、深化文化工程融合、拓展傳播展示渠道、健全運行保障機制等,不斷提升水文文化的時代魅力和科技內涵,推進全省水文事業邁向新的更高臺階。
全面摸清水文文化家底,開展水文文化資源普查與研究,編制《全省水文文化資源名錄》,建立水文文化資源數據庫。構建教育傳承體系,編寫出版水文史志,啟動《山東水文志》資料長編、大事記編選等前期準備工作。依托水情信息系統超融合平臺,推進水文史志數字化建設,擴大讀用志覆蓋面。
全力做好百年水文站認定工作,指導具備條件的水文站點進一步提升觀測數據的完整性、觀測業務流程的規范性和資料質量的準確性,力爭申報成功。培育和申報各類科普教育基地,鼓勵各地將水文站建設與水文科普宣傳相結合,探索建設開放式水文站。做好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和山東省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和申報工作,計劃未來3年時間全省建立10處以上水文科普教育基地。
深化文化與工程融合,搶抓現代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和水利工程配套建設水文設施機遇,結合區域文化特色,堅持“一站一策”,推進規劃設計與人文、歷史、生態、景觀、文化等有機結合,將每一處水文設施工程建設成獨具風格的文化藝術精品。同時,注重水文設施建設目標和科普教育相結合,設立水文開放日,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其他重要傳統節日,開展水文文化主題展覽展演活動,逐步打造一批叫得響、擦得亮的工程品牌、榜樣品牌、文學藝術品牌、活動品牌等水文文化品牌。
奮楫揚帆正當時,砥礪奮進再出發。新征程上,山東水文將繼續強化實踐創新,深化水文文化研究,持續加強水文文化建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不斷豐富水文文化時代內涵,為水文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魯素芬 劉志凱)
責任編輯: 李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