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10-25 09:27:10
原標題:黨報薦讀|黃河尾閭奏佳音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黨報薦讀|黃河尾閭奏佳音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李振 賈瑞君 李明
上半年生產總值1824.8億元,同比增長7.5%,增幅居全省首位;11家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數量居全省首位;二季度全市環境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上年度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民意調查6項指標全部位列全省首位……
一連串令人振奮的“首位之音”,奏響于黃河尾閭的東營。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度重視。2021年10月20日,總書記來到東營黃河入海口考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牢記總書記囑托,東營扛起責任擔當,緊抓歷史機遇,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為契機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
一盤棋中定坐標
10月中下旬開始,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10萬畝濕地恢復區里,數以萬計的野鴨浮在水面上,白琵鷺、白鷺以及列入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的卷羽鵜鶘嬉戲覓食,引吭高歌。
“豐富的水源、食物,不被打擾的開闊天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黃河三角洲生態治理和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這片土地的變化,保護區管委會工程師朱書玉記在心里。兩年來,東營投資10.6億元實施16個生態修復項目,7.25萬畝耕地還濕、還灘,241公里水系實現連通,修復鹽地堿蓬、海草床6.2萬畝,治理互花米草13.1萬畝,廣袤三角洲悄然展露新顏。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也是研究這一生態系統形成、演化、發展天然的實驗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古金魁揭開了東營大手筆投入的“謎底”:保護好黃河三角洲對促進黃河生態系統健康和提高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而這是東營作為入海口城市責無旁貸的使命。
兩年來,東營將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視為重要政治任務,全力推進相關工作:
——戰略思維系統謀劃。在全國率先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地方性法治體系,近幾年,系統規劃《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濕地保護條例》《海岸帶保護條例》等立法工作,不斷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出臺《東營市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6大方面23項攻堅任務,為生態保護工作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創造性解決困難障礙。排查確權海域、養殖坑塘、鹽田等5類相關問題,開展精細化處置。核心保護區內,16宗確權海域已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矛盾沖突全部處置完成。
——區域協調統籌發展。以區域統籌協調思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廣泛開展黃河三角洲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跨區域、跨城市生態保護合作。
……
區域發展的高度,與定位息息相關。在山東,東營是山東半島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城市;在全國,東營又是黃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時代大勢、國家發展、歷史選擇匯流至此,將東營定位推到了更宏闊的坐標系中,東營的視角也就不再拘于一城一域,而是放眼全國大局,心系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國之大者”。
去年,勝利油田效益穩產2340萬噸,中海油渤海墾利油田原油上岸776萬噸,原油進口3779萬噸,東營成為全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
作為擁有341萬畝鹽堿地的鹽堿地大市,東營敞開大門廣納人才,組建“集團軍”向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高地發起沖鋒。去年,鹽堿地國創中心落戶東營,成立了由8名院士領銜,28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
瞄準“題眼”攻高地
東營港約20公里處,渤海中部近海海域風電A場址,海風吹動風機葉片,轉出了山東平價海上風電首度“綠電”;百公里外,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中船海裝海上風電機組裝備總裝基地機聲隆隆;廣利港區通用碼頭,百米長的風電葉片裝載上船……曾經的空曠海域、荒蕪灘涂,誕生多項風電“第一”和“之最”,撥動這座傳統化石能源之城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舵”。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先。如果說,東營新能源產業突破的“題眼”,在于點出了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那么放眼全局,東營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路徑與之一脈相承——高標準的自我要求。
比如,高水平的頂層設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后,東營聘請國家宏觀院成立編寫組啟動實施規劃,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和9個專項規劃為框架的“1+9”規劃體系,為落實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科學的路線圖。
比如,聚焦高新技術領域,促進“四新經濟”加快發展壯大,讓新動能成為發展主引擎。
河口區藍色經濟產業園,富海集團年產150萬噸聚酯包裝材料項目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楊德武拿出了一個塑料瓶。塑料瓶看似普通,材料卻有高科技加持:引進國際領先的聚酯兩釜增粘和直熔法技術,比起常規工藝,瓶片和片材的生產能耗分別降低30%、80%以上。企業也就此實現“原油—石腦油—PX—PTA—功能型聚酯材料”全產業鏈貫通。
這只塑料瓶,折射出東營產業突破的一個路徑:以新技術、新理念、鏈條缺失環節的引進,引領產業結構的重塑,繼而實現突破,傳統工業城市轉型與振興的關鍵就在于此。
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依賴更扎實的工作作風。對接國家電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中國電科院……兩個多月時間里反復對接協調,東營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重點項目服務中心主任薄慶良和不少同事,都成了這些“國字號”的熟面孔,交流間,他們口中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東營風電裝備檢測認證創新基地。
“高質量發展風電,這是東營必須攻下的高地。”薄慶良說。風電裝備檢測認證創新基地落地,東營就能開展風電機組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試驗檢測、測試認證等工作,比起單一的風電部件生產,更能實現身位的領先。對于山東而言,也能彌補相關檢測能力的短板弱項,進一步完善風電產業鏈。
致富路鋪在百姓身邊
文藝演出上激昂的樂聲,美食品鑒活動中的贊嘆聲……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一期投資5000萬元的東營楊廟·黃河里成了歡騰的樂園。“黃河里,幸福里!”小酒館的留言條道出了游客的心聲。
感到幸福的不止游客。東營楊廟·黃河里采取政府+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方式,依托楊廟社區股份經濟聯合社,整合社區周邊土地、勞務、產業等資源,文旅產業發展的紅利直接體現在群眾的腰包里。項目直接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輻射帶動就業500多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打贏脫貧攻堅戰,步入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新階段,東營迎來新的任務和使命:作為我省經濟發展和人均富裕程度較高,區域、城鄉之間相對均衡,擁有良好的共同富裕基礎的城市,東營勇擔責任,為山東特色的共同富裕探路前行。今年,我省提出支持東營等有條件的市探索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
致富的路要下沉,要讓致富能力薄弱者實現致富。
“咣當咣當”,10月20日一早,廣饒縣大碼頭鎮碼二村村委傳來機杼聲。這里是東營共同富裕示范工坊之一——千織梭“共富工坊”。今年,碼二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專業合作社,利用幫扶資金打造生產車間,統一注冊品牌,購買物料,組織銷售。大碼頭是傳統紡織村,留守婦女、老人很多都是紡織能手。“入社后,織兩件,自己得一件,能拿回去賣,也能在合作社折價領錢。”村民隋中愛身體不好,無法外出務工,“共富工坊”給了她家門口致富的機會,一個月能掙三千多元。
保障的路,要下沉再下沉。去年,東營在全省率先建立急難救助幫扶體系,對因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原因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無法覆蓋或救助后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提供應急性、過渡性、保障性救助。
經濟發展質量不夠高,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創新能力不強……一連串問題寫入東營市“十四五”規劃。東營時刻提醒自己,前路光明,但當下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不過,清晰的問題清單更加催人奮進: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將為東營提供更多破解問題的契機和動力。滔滔黃河潮涌入海,迎來的是更加壯麗的征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