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10-28 15:48:10
原標題:百萬元獎金歸個人!青島以最高誠意向創新致敬
來源:青報觀象山
原標題:百萬元獎金歸個人!青島以最高誠意向創新致敬
來源:青報觀象山
創新就是創未來。以“未來眼光”衡量,獲得科技獎的項目和人選就是引領城市發展的“生力軍”。
現在,青島對這支“生力軍”有了更高的期待——
新修訂的《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并向社會公布,將于2023年11月15日起施行。
與此前規定相比,《辦法》更加強調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的引領作用,增設“成果轉化貢獻獎”,鼓勵獲獎項目圍繞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以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為“己任”,將先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取消了獎勵的三等獎、增設特等獎,進一步提高了獎勵的入選“門檻”,為選出真正高質量的科技項目奠定了基礎。
整體來看,修訂后,《辦法》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獎勵與重大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通過優化調整市科學技術獎的獎項設置,規范提名、評審和監督等規定,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獎機制等舉措,將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青島加快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注入創新動力。
01
門檻更高
近年來,國家深入推進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改革,國務院、山東省分別修訂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對科學技術獎勵的申報、評審和監督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此次青島修改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也更加明確地透露出聚焦服務經濟發展需要、強化科技獎勵導向等信號。
《辦法》優化、調整了市科學技術獎的獎項設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增設市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并明確了授獎條件:獲得該獎項的成果需要聚焦青島發展的24條重點產業鏈,由獲獎團隊自主研發或引進、消化吸收后,能顯著提升相關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已形成較大規模產業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或生態效益。
如此一來,青島市科學技術獎的獎勵類別修改為6大類: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市自然科學獎、市技術發明獎、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市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和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而在獎勵等級中取消三等獎、增設特等獎的舉措,則讓我們看到了“新”辦法對獲獎項目展示出的更大誠意——
一方面,三等獎的取消讓獎勵的“門檻”進一步提高,獎項的質量自然會“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對做出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者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的可授予特等獎。這意味著只要成果足夠“重磅”,一等獎已經不再是“上限”,獎勵還可以進一步青眼相待。
同時,《辦法》的獎勵額度進一步加碼:市自然科學獎、市技術發明獎和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每項50萬元,一等獎每項從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二等獎每項10萬元,市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每項50萬元,市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每項10萬元。
此外,與此前每年接近150個獲獎項目的數量相比,青島對科技成果的評選釋放著“減量增質”的信號——《辦法》明確,每年獲獎項目不能超過100項。
《辦法》還將市科學技術獎勵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專家、學者作用。
在國際上,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科技獎勵評選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提名制。因為科技獎勵本質上是相關行業領域內的評議和認可,將提名權交給較為熟悉行業實際情況的專家學者和學術機構,不僅有利于遴選出真正有重大貢獻的成果,提升科技獎勵的影響力和公信度,也能夠激發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感。
02
經濟發展的“最優解”
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對于城市來說,科學技術獎勵是推動科技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
因此,一年一度的市科技獎頒獎不僅是青島科技界的“盛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獲獎項目和人選標注著城市科創的發展高度,都是行業發展的引領者。
翻開歷屆最高獎獲得者的名單,可謂“群星璀璨”: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海洋裝備材料與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崔洪芝讓我國關鍵材料實現國產化并走到世界前列,給工業關鍵部件穿上國產“防護服”,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達60億元;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喬方利潛心探海,為青島贏得了多個“國際首次”,其研究成果代表中國首批入圍國際超算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
所以,我們便不難理解,青島愿意按照每人100萬元的額度頒發獎金,并明確獎金全部屬最高獎獲得者個人所得。
獲獎項目中也不乏享譽全球的成果,它們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最優解”。
2021年度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5G遠程腹腔鏡手術裝備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代表著全球遠程手術的“第一梯隊”水平;
中國海洋大學牽頭完成的“海底界面層災害原位動態實時觀測技術與裝備”項目已為50余項海洋工程“保駕護航”,近三年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5億元;
……
通過協作創新,獲獎項目在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較強行業競爭力,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過去五年,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698項,撥付獎勵獎金8405萬元,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而《辦法》的加碼,既是展示科創魅力,也昭示著青島深度布局,以科創引領未來發展的決心。
03
從“科技強”到“產業強”
科技創新表現在“新”,價值在“用”。獲獎項目不僅代表著城市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也要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近年來,與24條重點產業鏈密切相關的青島市科技獎獲獎項目占比已達七八成?,F在,透過新辦法的調整和優化,我們有理由對青島的科創引領產業發展抱有更強的信心、懷有更大的期待。
面向未來,通過獎勵前瞻性重大原創成果、獎勵行業引領的“頭部”科學家、獎勵扎根產業取得的關鍵突破的核心技術,青島釋放著一個明確的信號——
要擔起“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的使命,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讓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最強勁的內生動力,推動戰略科技力量更加強大,科技支撐產業發展更加強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國際科技合作更為廣泛,人才創新活力有效釋放,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
為此,青島要補短板、鍛長板,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找到更加切實可行的“現實路徑”。
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聚焦落實國家戰略,圍繞經略海洋等國之重任,增強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實施“強鏈”計劃,以大項目為“抓手”,支持“鏈主”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彰顯科技創新帶動作用。要聚力實施“沃土計劃”,完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實施“碩果計劃”,補齊成果轉化短板;實施“海創計劃”,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構建開放創新良好生態。要“瞄準”科技人才引育,推動人才項目與產業精準結合;深化面向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與國際一流科技成果“美美與共”;打造一批科技創新產業園,為創新成果孵化、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搖籃”。
我們期待著,在更高質量獲獎項目的引領下,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雙人舞步”愈發和諧,青島“國際化+創新型”的城市特質不斷彰顯,奔騰涌動的科創熱潮推動從科技強向產業強、經濟強的發展之路更加通暢。
作者 |耿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