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3-12-11 10:24:12
原標題:濰坊三中 讓金石文化“活”起來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濰坊三中 讓金石文化“活”起來
來源:山東教育報
金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代金石大師陳介祺的故居,濰坊三中依托“金石圣地”萬印樓,繼承陳介祺金石文化傳統,通過開展書法、篆刻教育積極開發金石文化。新建“當代學生版萬印樓”,將金石文化納入課程體系,研發校本教材,開辟篆刻教室,傳授篆刻技藝,把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金石文化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全過程。這不僅是對陳介祺篤學精研之金石精神的薪火相傳,而且為“古韻濰城”乃至全國特色文化教育增添了可圈可點的一筆。
發展金石文化 條件得天獨厚
創建于1947年的濰坊三中,學校校址為清末金石學家陳介祺和著名書畫家于希寧先生故居。辦學近70年來,該校走出了郭味蕖、郭蘭村等眾多書畫名家,為國家培養了沈光偉、蒯憲、譚英林等杰出的書畫藝術人才。
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濃郁的文化氛圍,學校依托十笏園、萬印樓、郭味蕖美術館等校內外文化基地和天然講堂,通過整體規劃,著力打造三大文化藝術成就和師生成果展示區——萬印樓書法篆刻展示區、于希寧美術繪畫展示區、郭味蕖紀念館展示區。其中,在萬印樓書法篆刻展示區內,學校在萬印樓、萬印墻、篆刻文化櫥窗、歷史長河等已有文化景點基礎上,建成“當代學生版萬印樓”、兩個篆刻研修室、一個書法賞修室、一個楹聯作修室。古樸的環境布置和濃郁的篆刻氛圍,為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學習篆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開發篆刻課程 特色日益彰顯
篆刻是一門“泛學科性”的綜合藝術,是美術學科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它涵蓋了圖案設計、文字設計、中國畫、書法、構圖、雕刻等美術知識,在操作上又與版畫制作、藏書票制作、浮雕制作、拓片制作相近。學校將篆刻與美術課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美術基礎知識、美術基本技能、美術審美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為篆刻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美術課堂成為學生走進篆刻的第一站,美術教室成為學生學習篆刻的第一領路人。
學校將篆刻作為校本課程的重點科目,納入課程表,從時間、地點、人員、備課、授課、評價6個方面進行規范要求,為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時間安排上,學校從每周課時中拿出一個下午(兩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學習篆刻。在設備配置上,除高標準配足配齊練習石、篆刻刀、印床、印泥、磨盤、教材等器材外,學校還廣泛發動師生收集來自社會的作品數百件,在“當代學生版萬印樓”進行陳列展出,供學生觀摩學習。授課課堂以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踐為主,教師講解為依托。學習篆刻的學生達200名,篆刻成為學生最喜歡、學校最大的課程之一。
引進外來人才 師資有保障
學校在充分發揮本校篆刻教師作用的同時,積極引進外部人才,充實學校篆刻師資隊伍。請傳統文化界的老領導對學校的篆刻活動進行規劃,聘請著名軍旅書法家陳德剛擔任學校篆刻活動總顧問,對學校篆刻活動進行總體規劃指導;聘請篆刻界的知名人士、萬印樓篆刻社成員擔任講師;聘請從事篆刻的熱心家長擔任指導教師;還聘請民間業余篆刻愛好者擔任外聘教師,等等。這些舉措壯大了篆刻教師隊伍,保障了教授質量。
學校借助外界力量,以外帶內,促使教師快速成長。校內以有篆刻特長的教師、美術教師為骨干,所有參與篆刻課程的教師積極取經,精心研學,實現了篆刻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一支專業的篆刻教師團隊日漸形成。
傳承文化精髓 實踐出真知
社團活動是學校發現學生愛好、培養學生特長的良好途徑。學校以社團打造為契機,選拔對篆刻和金石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愛上篆刻,愛上金石文化。學校定期組織金石文化社團的學生到萬印樓、郭味蕖美術館、文展會等文化場所進行參觀、學習,同時向社會展示學生學習篆刻的成果,展示學校對金石文化的傳承。
動手篆刻、場所參觀、作品研討、各類比賽等形式都是培養學生熱愛篆刻技藝、弘揚金石文化的良好時機。濰坊三中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培養了一個個“小小篆刻家”,“小小篆刻家”也在動手動腦中刻出了“文化三中”。一方方印章是莘莘學子攜手走過的成長之路的見證,也是學校以金石文化引領特色教育發展的見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