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4-06 08:45:04
原標題:大型原創話劇《買河村的七月》在濟南震撼首演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大型原創話劇《買河村的七月》在濟南震撼首演
來源:海報新聞
2025年4月5日晚,山東省會大劇院座無虛席,備受矚目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舞臺藝術創作項目,山東省話劇院出品的原創大型話劇《買河村的七月》在此震撼首演。
總導演曉蜚說:在體驗生活中,我偶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萬花筒”,一轉一幅畫,千姿百態特別神奇。
旋轉的舞臺既是時間軸也是我心中的“萬花筒”,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我想把買河村的故事變成萬花筒中的一幅幅畫片,誠實真切地表達他們用心過日子,期盼過上好日子的愿望……
還有就是炙熱的七月,心里涌動著的那純粹的飛揚的青春。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精神價值與文化內涵很難在傳統的戲劇表達中完整呈現。但創作者另辟蹊徑,從治理黃河的歷史中尋找切入點。從古至今,中華民族與黃河水旱災害斗爭不斷,歷經千年卻始終難以改變黃河屢治屢決的局面,沿岸百姓也難以實現安穩生活。這一歷史現象促使創作者思考:為何過去難以成功,而如今在“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思想指引下卻能行?這一思考成為該劇創作的“源”與“根”,生動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一真理。
藝術表達上,曉蜚總導演秉持著對真實的尊重,拒絕為制造戲劇沖突而編造虛假情節。在平靜的生活中挖掘豐富的戲劇元素,構建內在的戲劇張力,展現鮮活的人物性格。為增加歷史縱深感,劇中創造了村戲“懸鼓調”,通過祭河神的手法植入古代治河故事,搭建起一條貫穿歷史的隧道,探索黃河文化與民族文化脈絡。在舞臺呈現上,打破傳統話劇舞臺多以“大段落幕式”“橫向調度”為主的特點,采用全開放、多向調度結合、不切光、無場次的形式,以電影蒙太奇為手段,用主觀視角和電影化表達,如同“萬花筒”般呈現流暢、靈動的戲劇人物和情節,與觀眾共同營造真摯共情的假定性空間。“序”和“結尾”中遠古祭河場面的設計,將黃河與黃河人、現在與遠古緊密相連,鏗鏘有力又略帶蒼涼的“懸鼓調”唱腔,既致敬傳統戲曲藝術,又體現了黃河人的寬廣敦厚。
首演當晚演員精彩、生動的表演深深打動著觀眾,演出結束后,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觀眾們紛紛表示,160分鐘的時間始終沉浸在縱橫古今的思考和具有全新現代感的審美中。
《買河村的七月》的成功首演,無疑為當代話劇舞臺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也為觀眾帶來了一次難忘的藝術體驗,它將繼續綻放著具有獨特個性的光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