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5-04-07 18:58:04
原標題:且拿鮮花換紙錢 清明三天煙臺22萬余人次現場文明祭掃
來源:膠東在線
原標題:且拿鮮花換紙錢 清明三天煙臺22萬余人次現場文明祭掃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4月7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王曉鵬 楊曉琴)清明祭掃各紛然,且拿鮮花換紙錢。今年清明小長假,全市各殯儀館和大型公墓共接待220748人次現場祭掃,鮮花、絹花、云上家書成為祭掃主流,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形式蔚然成風。
清明節期間,記者走訪我市各殯儀館、墓地發現,鮮花祭奠、網上祭奠等低碳且又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清明節的“低碳”觀念深入人心。 鮮花祭祀已成為主流,一束鮮花、一句寄語,表達的是無盡的思念,彰顯的是文明祭祀新風。
清明節當天上午8點多,在芝罘區殯儀館門口,市民王女士捧著一束菊花前來祭掃,“表達思念重在心意,這幾年都是以鮮花來祭祀,我看周圍的人也不帶燒紙了,大家都選擇了這種文明的祭祀方式。”
今年,芝罘區殯儀館工作人員像往年一樣,為市民準備好千枝鮮花換紙錢,前來領取鮮花的市民也都沒有帶紙錢。在芝罘區殯儀館骨灰堂里的寄存室里,每個儲存格里都擺放有鮮花、絹花等物品,沒有一個焚香燒紙的。骨灰堂前的幾棵松樹上,記者看到前來祭祀的市民還將菊花、白色的紙花等放在了樹上,用這種方式來寄托哀思。
文明祭祀蔚然成風,人們除了用鮮花來表達思念,還以聲寄思,在詩詞之美中緬懷先人。
4月3日,“詩韻祭忠魂”2025清明節詩歌朗誦會在回龍山功德園膠東子弟兵廣場隆重舉行,眾人在回龍山烈士陵園向烈士敬獻白菊,以表哀思。
清明節期間,不少市民通過網絡創建“網上紀念館”,在線上進行“祭拜”,足不出戶就可開展祭掃活動。
記者在祭奠網頁上看到,在逝者紀念館,用虛擬的方式為他們上一炷香,敬一杯酒,獻一束花,點一首歌,寫下自己內心深處的話語。這種哀思將穿越生死和時空,成為眾多的網友選擇的祭掃方式。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在屏幕上進行祭掃,在這里以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追憶逝者。
“文明祭掃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它反映的是一個社會對于傳統與現實之間平衡的智慧。人們應當意識到,祭掃活動的核心不在于具體的形式,而在于表達對先祖的敬意和思念。”據煙臺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明節回歸清凈與文明,不僅能充分彰顯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也是對傳統節日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種植紀念樹、網上祭掃或家庭“追思會”等文明殯葬方式成為新的祭掃方式,代客祭祀也成為一種全新的文明祭祀方式。我市民政部門持續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長期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光信箱”等活動,努力倡樹移風易俗時代新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