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財經網
2025-04-07 19:27:04
原標題:“對等關說”引發全球股市動蕩!魯企有序應對變局,登海種業股價漲9.89%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原標題:“對等關說”引發全球股市動蕩!魯企有序應對變局,登海種業股價漲9.89%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美國關稅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全球資本市場反應激烈。4月4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主要市場指數均明顯下跌,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近6%,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指數跌幅近5%;4月7日,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市場同樣受挫,日經255指數大跌7.83%,韓國綜合指數跌5.57%,恒生指數下跌13.74%。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震蕩,正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
4月7日,A股三大指數也出現明顯下跌,其中,上證指數失守3100點,日內下跌7.34%,報3096.58點。山東板塊中,約9成個股下跌,中際旭創封至20%的跌停,萬華化學封至10%的跌停。不過,板塊中仍有強勢上漲者,像中創物流封至10%的漲停,泰和新材漲逾7%。
中金公司認為,本次加征關稅雖對中國經濟帶來挑戰,但中國股票市場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如地緣敘事和科技敘事的變化,以及中國資產本身的估值優勢和宏觀政策發力的空間。總體而言,中國資產短期相比全球股市具備韌性,中期機會大于風險,若政策應對得當,市場風險溢價有望繼續好轉,“中國資產重估”仍是進行時。
截至4月7日,A股已有30余家上市公司公開回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的影響。多家企業表示,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有限,已和客戶加強溝通,作出積極應對。有企業還表示,已在全球布局產業鏈,可以有效抵御外部供應鏈波動風險。
魯企積極應對沖擊
受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山東板塊上市企業股價遭受沖擊,但從市場表現看,并非所有企業都受到沖擊。以中創物流(603967.SH)為例,該公司開盤強勢漲停,已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獲漲停板。
中創物流成立于2006年,注冊地為青島市嶗山區,于2019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其主營綜合性現代物流業務,為進出口貿易參與主體提供基于國內沿海港口集裝箱及干散貨等多種貨物貿易的一站式跨境綜合物流服務。該公司通過總包或者分包的形式整合貨物進出口物流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并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制定全程物流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2024年,中創物流業績表現亮眼,實現營收118.40億元,同比增長60.03%;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9.00%。該公司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印尼資源轉運物流作為其海外業務的橋頭堡,經過三年的深耕與發展,已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運營體系。2024年,印尼資源轉運物流實現了過駁量1513萬噸、同比增長83%,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和市場競爭力。
本次美國關稅會否對其海外業務造成重大影響?中創物流投資者關系處工作人員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業務穩定且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亞,不會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明顯影響。
此外,中創物流在日前的業績說明會中也表達了對今年集裝箱貨運行業的看法:由于船舶運力增長較大,疊加世界地緣政治影響,船貨的平衡將受到影響,整體面臨“貨物供應短缺”。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司傳統集裝箱業務將繼續發揮大貨運聯動互動的優勢,實現保量提質的目標。由此可見,像中創物流這樣實際業務與美國并無太多交集的企業,關稅政策對其實際經營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
與此同時,與美國交集較多的山東企業則紛紛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以中際旭創(300308.SZ)為例,該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數據中心光模塊供應商,主要致力于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產品廣泛服務于云計算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和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
中際旭創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對相關關稅政策進行深入研究,其中包括關稅豁免的政策,及對公司產品價值中可豁免的比例進行精準評估,如果符合要求,則會及時提交關稅豁免申請。加征關稅以后,海外客戶目前還沒有任何調整的需求和訂單,也沒有要求改變現有和公司以往達成的貿易條款。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目前已經具備全面在泰國工廠生產光模塊的能力和出貨交付的能力,這一全球化的產業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抵御了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
農業企業受益于關稅反制
除了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在此次關稅政策調整中也有影響。對于美國不合理的“對等關稅”,中國迅速提出反制措施,自4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關稅。
此前,中國已對美國部分農產品加征關稅,使得從美國進口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等農產品關稅累計加征至44%—49%。這一舉措大幅增加了美國農產品的進口成本,預計進口量將大幅減少,國內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會轉向國內市場或其他進口渠道,從而推動國內相關農產品價格上漲,為國內農業企業帶來更多市場機會和利潤空間。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和強省,與農業生產相關的企業將直接獲益。以登海種業(002041.SZ)為例,其主要從事雜交玉米種子業務,兼顧小麥、蔬菜、水稻等其他農作物種子,主要產品包括玉米、小麥、水稻、蔬菜、花卉等種(苗)。該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玉米雜交種業務的貢獻,近幾年玉米種子業務收入占其營業收入的90%左右。4月7日,登海種業股價漲9.89%,幾近漲停。
在香港上市的山東農業企業同樣表現優異,富景中國控股(02497.HK)盤中一度漲超5%,富景中國控股是山東省內最大的盆栽蔬菜農產品生產商,按銷售收益統計,2022年該公司山東市場份額占比14.8%。
中信證券認為,農業是反制關稅受益的直接板塊,特別是農業中的種植產業鏈。首先,種子板塊和糧食種植板塊的行業景氣度將有所提升,直接帶來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其次,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或將直接受益于存貨減值的回沖、前期儲備的低價原料的成本優勢、傳導至產成品的漲價、套期保值中的現貨多頭敞口等,驅動業績增長。
關稅引發全球震蕩
從對境外市場的影響來看,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動蕩波及全球。4月4日,美國等西方主要市場的暴跌無疑給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
經濟導報財經研究院專家認為,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的大幅下跌,反映出美國科技股和大盤藍籌股遭受重創,眾多科技企業的市值大幅縮水,投資者對美國科技行業的未來增長預期產生了動搖。而英國富時100和德國DAX指數的下跌,則表明歐洲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歐洲企業與美國在貿易、投資等方面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國關稅政策導致歐洲企業的出口成本上升,市場份額受到擠壓,企業盈利預期下降,進而引發股價下跌。
4月7日,亞太市場主要國家指數的暴跌,進一步彰顯了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全球性。日經255指數的大幅下跌,使得日本眾多企業的市值蒸發,日本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其汽車、電子等行業對海外市場依賴程度較高,美國關稅政策使得日本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下降,企業訂單減少,利潤下滑。
韓國綜合指數的大跌也是類似原因,韓國的半導體、汽車等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但美國關稅政策打亂了其產業鏈布局,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導致韓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受到影響。
恒生指數的大幅下跌反映出香港金融市場的敏感性,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全球市場緊密相連,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使得投資者紛紛撤離風險資產,導致香港股市大幅下挫。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