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5-14 10:49:05
原標題:破譯菏澤“一朵花”的國際傳播密碼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破譯菏澤“一朵花”的國際傳播密碼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王兆鋒
本報通訊員 張 嘯 呂鴻鵬
五月的保加利亞索非亞市,玫瑰尚未吐蕊,而南方公園的菏澤牡丹已悄然綻放。
在南方公園和家人散步時,保加利亞索非亞市公園和城市花園局局長米萊娜·瓦塞娃發現了幾株手掌大的牡丹,花瓣層層疊疊像寶塔,清甜的香氣撲面而來。熟悉的氣息突然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四月份在菏澤看到的萬畝花海,頃刻間在腦海里翻涌重現。
牡丹經濟
一朵花到一座城的基因密碼
四月初,瓦塞娃受邀來到菏澤參加2025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初訪菏澤,她便被這里的牡丹產業鏈深深震撼。從種植、加工到衍生品開發,1500余年的栽培歷史催生出覆蓋全鏈條的“牡丹經濟”。牡丹籽油、牡丹面膜、牡丹酥餅等特色產品熱銷,牡丹產業產值突破130億元,帶動50萬人就業。
在曹州牡丹園內,游客不僅能觀賞到碗口大的“并蒂牡丹”,還能感受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科技的交融,詮釋著菏澤“以花興業”的發展哲學。菏澤牡丹已從“一時盛景”變為“四季盛放”,從“單一種植”升級為“全鏈發展”,成為菏澤獨具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文化共鳴
漢服金發跨越國界相映成趣
晚飯后,瓦塞娃換上主辦方送來的牡丹漢服,沿著城市公園的步道散步。衣袂翩躚與金色卷發相映成趣,引得孩童爭相合影。賣牡丹糕的攤主熱情遞上點心,文創攤前的少女細數產品背后的文化故事。“青石板上的裙擺聲和此起彼伏的‘您好’,讓我恍若回到保加利亞的玫瑰節……”瓦塞娃表示,這份跨越國界的溫暖,恰如牡丹層層疊疊的花瓣,撫平異鄉人的忐忑。
“這座城市真是把牡丹刻進了DNA。”2025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期間,瓦塞娃遇見了保加利亞老鄉——攝影師赫里斯托·季米特洛夫,她指著大屏幕上展示的菏澤城市風貌感嘆,“在這里,牡丹不僅裝點著城市的每個角落,更成為推動發展的核心動力。”
“菏澤牡丹之美,在于其包容萬象的氣度。”瓦塞娃說。夜幕下的菏澤,牡丹暗香浮動,夜市燈火如星。孩童將鼻尖貼近花瓣稚嫩歡呼,漢服舞者衣帶當風演繹千年雅韻。這座黃河畔的城市,以牡丹為“活體紐帶”,將文化認同根植于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中。
文明共生
從黃河畔到黑海沿岸的畫卷
此次菏澤之行,瓦塞娃和季米特洛夫還帶來了普羅夫迪夫市長迪米特羅夫的祝福,迪米特羅夫在信中寫道:“感謝菏澤送來象征繁榮的牡丹,愿它們與保加利亞玫瑰一同絢麗綻放。正如兩國的友誼,雖文化底蘊不同,卻能在相互尊重中共同繪就美好未來的絢麗畫卷。”
送上一朵牡丹花,領略國色天香之美。為慶祝中保建交75周年,2024年,來自菏澤的700株牡丹跨越萬水千山,陸續移栽至保加利亞總統府、保加利亞科學院植物園、索非亞南方公園、普羅夫迪夫文化公園等地,與當地玫瑰共綻芬芳,成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寫照。作為項目參與者,瓦塞娃全程見證了中保兩國園藝專家攜手合作,精心培育這些承載著友誼的珍貴花苗。如今,保加利亞的牡丹園內,菏澤牡丹正以跨越地理南北緯度的絢爛恣意盛放。
馬爾代夫駐華大使法澤爾·納吉布在2025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上動情地說:“透過美艷嬌嫩的牡丹,我們在感受文化傳統、擁抱多樣文明的同時,也構建起一個和諧互通的世界。”
菏澤這座以“中國牡丹之都”聞名的城市,正以一朵花的基因密碼,解碼城市發展哲學,更以“牡丹外交”為紐帶,架起跨文明對話的橋梁。
如今,菏澤牡丹綻放四海,文明互鑒亦在全球“開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