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5-07-05 13:22:07
原標題:山東千萬資金助力文藝精品創作孵化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山東千萬資金助力文藝精品創作孵化
來源:齊魯晚報
7月4日,山東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解讀山東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系列政策。山東創新文旅數據平臺開發利用,用好齊魯文化大模型等現有平臺,提升數據服務能力。高標準建設文旅領域人工智能數據平臺,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文化大模型產品。
記者 范佳 濟南報道
“好苗子”創作項目給予
10萬元至100萬元扶持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宣傳部會同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單位聯合印發了《山東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從項目建設、市場主體、人才培育、金融服務、優化生態等方面,創新推出5個方面、23條政策措施。
其中,支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文化項目建設方面,明確了聚焦文化科技研發、文化智能裝備、文化應用場景、文化傳播創新、文化文藝創新、文化數據利用、文化大模型、文物保護創新等重點方向布局重大項目。比如,對符合條件的文化科技企業給予研發費用后補助,對省內符合條件的原創性文化技術類、應用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元宇宙“名品”“名景”給予資金獎勵等。
《山東省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也已于近期發布實施。《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突破20項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關鍵技術,打造10個以上標桿應用場景,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東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點企業,將山東建設成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此外,為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品,2022年省委宣傳部印發《關于支持鼓勵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十項措施》,為進一步加強重大主題文藝創作生產獎勵扶持力度,省委宣傳部結合當前文藝發展形勢,對原獎勵扶持措施進行了優化調整,更加注重“聚焦精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辦大事”,獎補資金整體規模明顯增加,加強了對重點作品的孵化扶持,以及對網絡文藝作品的獎勵扶持。例如,每年統籌1000萬元資金,支持文藝精品創作傳播孵化,對好題材、好故事、好劇本等“好苗子”創作項目,按照規模大小給予10萬元至100萬元資金孵化扶持。
培育齊魯文化大模型等
1659個首版次高端軟件
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撐。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王楗夫表示,山東取得了一批支撐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數字產品。培育齊魯文化大模型等在內的首版次高端軟件1659個,超高清激光電視等在內的首件套電子產品73個,打造元宇宙創新“名品”16個、應用“名景”18個,11個大模型產品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同時,深入實施云行齊魯、工賦山東、人工智能+等行動,累計培育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22個,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及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376個,帶動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1%。這些發展新成果,有力地促進了上萬家文化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極大增強了文化產品發展創新力。
針對文化科技平臺建設,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炳春表示,在創新文旅數據平臺開發利用方面,用好齊魯文化大模型、山東公共文化云、山東省數字文化大平臺等現有平臺,提升數據服務能力。通過整合版本資源、文獻資源和算力資源等核心要素,以國家級標準體系為依托,高標準建設文旅領域人工智能數據平臺,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文化大模型產品。同時,加速文化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技術動能。
形成省市縣三級
文化基因資源清單
智慧文旅產業是文化科技創新中極具潛力的領域,山東深入推進齊魯文化基因解碼利用工程。省文旅廳選取省文化館等11家單位為試點,有序開展前期工作。以點帶面,構建齊魯文化基因數據庫,有序開展“文化基因”的數字化、版權化、商標化,推動齊魯文化資源的資產化、價值化,取得顯著成效。
“下一步,將在全省范圍內推開。”王炳春介紹,全面推廣基因標注標準與相關規范,并根據各地特色動態擴充內容,構建全域覆蓋的數據體系;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全面梳理儒家、黃河、運河、海洋等文化脈絡,形成省市縣三級文化基因資源清單;推動解碼成果與文旅產業、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開發沉浸式文旅項目、數字演藝、數字藏品等數字化產品,通過版權交易、授權合作等模式,實現文化資源價值轉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