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戲宇宙》第四季“經典季”重磅回歸。首期聚焦經典戲劇IP“牡丹亭”,首播引發強烈社會反響。全網短視頻傳播量破億次,互動量超兩百萬。“何賽飛現場教學如何‘嗲’”“單雯揭秘昆曲演員眼神會說話”等多條短視頻單條傳播量破千萬,點贊超20萬,引發網友熱議;節目還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婦女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點贊推介。《戲宇宙》經典季再度點燃全民賞戲、學戲、傳戲的熱情,掀起經典戲劇導賞熱潮。
7月5日(本周六)20:30,第二期節目即將播出。本期邀請蘇州籍京劇名家王珮瑜作為經典尋訪人,和主持人辛凱一起在蘇州探訪經典戲劇IP“趙氏孤兒”的臺前幕后故事。節目嘉賓將分別探訪評彈、豫劇、音樂劇版的“趙氏孤兒”,解鎖三個戲劇段落,完成劇目導賞,邀請劇目主創講解,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經典IP的多重魅力。
評彈演繹吳儂軟語版趙氏孤兒
王珮瑜時隔38年再唱評彈
評彈藝人的三弦一響,整個姑蘇城便洇開了水墨;碧波畫舫漾起的漣漪,吳儂軟語從琵琶弦上滑落。在蘇州著名的“盤門三景”間,王珮瑜和辛凱共同欣賞了評彈演員姚依依帶來的《趙氏孤兒》選段表演。評彈是一種用吳語進行表演的曲藝形式,與昆曲、園林一起并稱為蘇州的“文化三絕”。
作為蘇州人,王珮瑜從小學習琵琶,并在老師的建議下學習評彈開蒙,時隔38年,王珮瑜再度演唱評彈《新木蘭辭》,“唧唧機聲日夜忙”,兒時的記憶在江南水墨中氤氳,蘇州文化也塑造了她敏銳、秀雅的性格,更是培養了她對藝術的感知力。正如王珮瑜所說,評彈藝人有眼界、有知識,師承有自,才將百年的評彈藝術代代流傳下來。
豫劇名家李樹建演繹《程嬰救孤》
哭戲0幀起手爆發力驚人
隨后,節目嘉賓來到近百年歷史的開明大戲院,在這里,他們欣賞到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豫劇名家李樹建主演的豫劇《程嬰救孤》十六年選段。據悉,這一劇目在二十二年間已經演出了兩千多場,下鄉演出場觀過萬,非常受觀眾喜愛。李樹建作為本期的經典講解人,不僅向大家介紹該劇目的故事脈絡,更是和經典尋訪人王珮瑜深入探討這一經典IP分別在京劇和豫劇行當的創作、改編和融合。王珮瑜盛贊:“在李樹建的表演中看到了京昆的規范和豫劇的特色,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創新。”
節目現場,李樹建專門展示劇中的哭戲表演,他將程嬰喪子救孤的錐心之痛轉化為具有超強震撼力的戲曲表達,結合內蒙古的呼麥唱法,以極具感染力的悲情表演讓王珮瑜眼含熱淚。對于網友對其“李大哭”的稱號,他幽默回應自己是“最早擁抱互聯網的戲曲人”。李樹建回憶劇團初期的辛酸往事,因劇團面臨嚴重財務危機,為籌得5萬元經費,連續三天在墳前哭唱挽歌。“跌倒了,爬起來,走下去。”正如他所說,最終籌得的這筆經費保障了杭州演出,劇團改編劇目《程嬰救孤》獲中國藝術節文華獎等14項國家級大獎,成為豫劇代表作。
音樂劇《趙氏孤兒》跨文化表達
音樂與視覺的東方美學
音樂劇《趙氏孤兒》作為中國原創音樂劇的標桿之作,以西方音樂劇形式重構了中國古典悲劇。通過虛實相生的東方美學與莎士比亞式悲情,實現了傳統故事的當代轉譯。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音樂劇《趙氏孤兒》徐俊介紹了劇目的創作故事,談到經典,徐俊表示:“戲是基礎,思想是靈魂,音樂是翅膀,這三者必不可少。”其中,鄭棋元飾演的程勃承擔了劇目近半的唱段,《絕不可以》以氣聲哽咽與高頻顫音刻畫人性掙扎,鄭棋元表示,他非常希望音樂劇《趙氏孤兒》可以走出國門。讓外國人也感受到東方美學。
依托“登臨計劃”——首屆中國戲劇經典保留劇目展演季活動,本季《戲宇宙》回歸經典、聚焦戲曲本體,選取四個經典戲曲IP,通過真人秀探訪的方式,以“戲曲+經典解讀”的形式,解鎖與該經典劇目相關的院團或演員,挖掘該經典劇目臺前幕后人物故事、創排故事、深厚的地域人文底蘊,以“經典保留劇目展演”為出口再現經典。據悉,“登臨計劃”——首屆中國戲劇經典保留劇目展演季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聯合主辦,由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文投集團、山東衛視承辦。
當《戲宇宙》的聚光燈再次照亮這出流傳百年的經典戲劇IP“趙氏孤兒”,觀眾看到的不僅是程嬰衣袖上的血淚,更是一個民族關于義與勇的永恒叩問。弘揚戲曲文化,傳播經典之美。《戲宇宙》經典季,7月5日(本周六)20:30播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