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筑分布圖來啦!探秘藏在大山里的百年老火車站

來源:齊魯網

作者:崔維莉 高亞南 柴慧娟 張帥

2018-06-05 08:59:06

微信圖片_20180604155724.jpg

齊魯網6月5日訊 2018年1月2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公布濟南市第一次歷史建筑普查名單的通知》,公布366處歷史建筑普查名單(Ⅰ級歷史建筑39處、Ⅱ級歷史建筑181處、Ⅲ級歷史建筑146處),代表著我市歷史建筑保護工作進入新里程。

按照國家關于歷史建筑相關規定要求:“在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及時確定符合標準的歷史建筑”“歷史建筑須經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市規劃局在歷史建筑普查名單基礎上,組織專家論證確定了首批24處歷史建筑,并編制完成了保護圖則。

圖片3.png

2018年5月29日,市政府印發《關于公布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筑名單的通知》,正式公布我市首批24處歷史建筑名單,將對其實施掛牌保護,并建立歷史建筑保護聯動機制。

圖片4.png

以下便是濟南的各處歷史建筑,讓我們一起領略它們的歷史和風采。

歷下區

王府池子街9號張家大院

編號:JN-01-001

圖片5.png

樓齡:340余年

張家大院是緊鄰王府池子街上一處較知名的大院,是一層四梁八柱木結構建筑,建筑面積136.98平方米,位于芙蓉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張家大院北屋是其家族中現存唯一一座清末民初時期的建筑,屬山東傳統民居建筑,建筑原為張氏家族居住,至今已有340余年。

曲水亭街15號院

編號:JN-01-002

圖片6.png

樓齡:100余年

曲水亭街15號院是臨曲水亭街一層三進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341.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4平方米。東側正房、耳房及北側廂房兩幢建筑保存完整,建筑具有濟南傳統民居的特色,木構架、抬梁式、磚墻,南側耳房現仍保留有小青瓦、老式蝎尾脊。院內有市名泉辦掛牌的兩口泉水,命名“佐泉”“佑泉”,體現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征,是曲水亭街的一處重要院落。

后宰門街41號院

編號:JN-01-003

圖片7.png

樓齡:100余年

后宰門街41號院民國時期磚木結構的山東傳統民居建筑,建筑面積129.43平方米,山東傳統四合院布局,院落中的東廂房采用了“借墻”做法,此類做法在山東傳統民居中非常少見。

歷城區

山東工會干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

編號:JN-01-004

圖片8.png

樓齡:63年

山東工會干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是三層磚木結構的近現代辦公建筑,建筑面積約3027.66平方米,墻裙為大石塊砌筑,上層為紅色磚砌;雙坡灰瓦屋面,屋頂煙囪造型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與蘇聯建筑風格,檐口處的“1955”雕刻屬于當時紅色中國的時代印記。后為省農科院辦公樓,1959年朱德視察農科院,曾在此樓內休息并聽取匯報。

市中區

經七路小緯二路71號近現代建筑

編號:JN-01-005

圖片9.png

樓齡:80余年

經七路小緯二路71號近現代建筑為近代兩層花園住宅,建筑面積236平方米。早期日式現代主義風格建筑,主體原為歇山藍瓦屋面,屋頂層做閣樓,后經歷年修繕、改建,屋頂形式由四坡頂改為懸山頂,拆除閣樓老虎窗,改為懸山面開窗。曾為中共濟南市委招待所,后改為商業使用。

紅場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

編號:JN-01-006

圖片10.png

樓齡:66年

紅場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廠房建筑均為紅磚墻砌筑,仿蘇聯建筑,建筑主體左右中軸對稱,平面規矩,中間高兩邊低,建筑立面多為三段式(檐部、墻身、勒腳),推薦歷史建筑面積約16471.75平方米。前身為上世紀50年代的濟南變壓器廠,2015年進行了大尺度修繕,對原有廠房進行改造,廠房高大的空間和框架結構被悉數保留,基本保留了建筑原有風貌。

大廟屯觀音堂

編號:JN-01-007

圖片11.png

樓齡:400余年

大廟屯觀音堂是有石碑記載的傳統宗教建筑,建筑面積79.1平方米,是“民間信仰或民間宗教”在中國社會基層的普遍性與重要性的縮影。觀音堂原為道士做法所建,觀音堂坐北朝南,與大廟屯觀音祠南北相對,一進院,現僅存正房。院內有石碑四座,分別立于明隆慶、明崇禎、清同治年間以及2011年,是觀音堂從明代延續到現在發展演變的重要見證。

天橋區

何家花園

編號:JN-01-008

圖片12.png

樓齡:100余年

何家花園是濟南自主開埠后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所建設的中西合璧的私家園林代表之一,2007年修繕,亦名何氏公館、頤園,建筑面積148.5平方米。為民初原察哈爾省督軍何宗蓮于1918年棄官回濟南后所建私家花園,現存方亭、假山、六角亭及環繞方亭的溪流。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原濼源造紙廠)

編號:JN-01-009

圖片13.png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原濼源造紙廠)原是何宗蓮創辦的工廠,該廠的前身是銅元局,1903年(光緒29年)開始興建,銅元停鑄后,議改為“官紙局”。1、2、3號建筑為廠房建筑,4號建筑為一日式2層建筑,是當年日本人占領廠區為自己興建的辦公場所,建筑面積共約2088平方米。廠房建筑均為雙坡屋頂結構,立面均有立柱加固,結構完整。

槐蔭區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圖書室、榮譽室

編號: JN-01-010

圖片14.png

樓齡:80余年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圖書室、榮譽室位于槐蔭區經七路第一小學內,建于20世紀30年代,屬磚木磚混結構的山東傳統民居建筑,是濟南民國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建筑空間、樣式、建筑布局等是研究濟南民國建筑的珍貴材料。

濟南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編號: JN-01-011

圖片15.png

樓齡:60余年

濟南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體建筑屋頂模仿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歇山式屋頂形式,兩側翼樓采用廡殿頂,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布局,辦公樓坐南朝北,建筑主體高3層,東西兩側配有翼樓,建筑面積1446平方米。

山東錦和棉麻有限公司辦公樓

編號: JN-01-012

圖片16.png

樓齡:80余年

山東錦和棉麻有限公司辦公樓建筑面積約634.58平方米,兩層磚混結構坡屋頂建筑,沿街一字形布局,是原省棉麻公司濟南供應站舊址。其建筑形制較為完整,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碰撞、新舊形式并存的建筑風貌,在現有的歷史遺存中,其年代和類型較為獨特珍稀。

緯七路127號近現代建筑

編號: JN-01-013

圖片17.png

樓齡:80余年

緯七路127號近現代建筑平面呈“口”字形,由四周建筑圍合內院,軸線對稱,拱形門洞三角山花結合“口”字形建筑形式,立面紅磚樣式,占地面積約為2497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933平方米。建筑前身是新四軍七師印刷所,創建于抗日戰爭時期。

五七車站

編號: JN-01-014

圖片18.png

樓齡:66年

五七車站始建于1952年,因1957年改建成為初具規模的車站,于是定名為“五七車站”,是部隊、重要領導人火車專用車站,毛主席24次到濟南,有23次停靠五七車站。車站由接待室、廚房、花房、水塔及其所屬設施構成。

經十路27466號某社區內近代建筑

編號: JN-01-015

圖片19.png

樓齡:80余年

經十路27466號某社區內近代建筑位于經十路某社區內部,兩座建筑東西并列而立,為日本占領濟南期間所建,原為日軍騎兵部隊所在地,建筑面積約為730平方米,建筑為東西對稱式結構,前有券廊,中央有門廳。1948年濟南解放后,東側建筑做解放軍軍工廠辦公室使用。

長清區

張夏火車站

編號: JN-01-016

圖片20.png

房齡:107年

張夏火車站始建于1911年,由德國人建造,是山東地區時代較早、保存較完好的德式火車站建筑之一。站房為五脊四坡屋頂,紅機瓦屋面。車站主要由站房、U型服務用房、建筑段房屋、水房、站臺及鐵路線路、入口臺階和大門等建筑組成。

章丘區

李氏保和堂

編號: JN-01-017

圖片21.png

樓齡:100余年

李氏保和堂,建筑面積258.6平方米。采用“臨街門樓--小巷--院落”院落布局模式,現有遺存包括臨街門樓、入院大門、正房、耳房、廂房、倒房、別院及附屬院落等。建筑墀頭雕花精美、脊飾清秀,整體穩重大方;影壁上繁下簡、輕巧靈秀、端莊大方,拴馬石牢固實用、粗壯有力。其院落布局對研究民居風水及選址、山東民居的家族聚居式院落格局都有重要意義。

楊家五大門

編號: JN-01-018

圖片22.png

樓齡:100余年

楊家五大門位于楊官村,為明朝武舉人楊寶華、楊寶太兄弟所建,現存楊家五大門由楊道悅老宅、楊道慷老宅、楊道怡老宅、楊道犉老宅、楊道恕老宅五處老宅共同組成的一個傳統建筑群,現有建筑面積約314.65平方米。楊官村為省級傳統村落,村內古建筑密集分布。

韓家莊二進院民居

編號: JN-01-019

圖片23.png

、

樓齡:100余年

韓家莊二進院民居一層二進院式布局形制,建筑采用木結構,抬梁式,磚墻,建筑面積178.7平方米。門樓位于整體院落格局的東南角,為典型的金柱大門,造型優美,門枕石、抱鼓石保存完整,且雕刻細致圖案各異,建筑細部有很多云紋及龍紋圖案。正房和倒座均為“四梁八柱”建筑結構形式,相傳為狀元韓殿元家族舊居。

舊北村孟家寨街8號院

編號: JN-01-020

圖片24.png

樓齡:100余年

舊北村孟家寨街8號院為京城布政司理問孟繼鐙告老還鄉后所建,為兩座合院,后來西側合院拆除?,F存東側合院為二進院落,第二進院屏門形制更改,但院落基本布局尚存。20世紀60年代,東側院落正房二層拆除,改成一層,建筑面積180.55平方米。建筑為磚木結構,抬梁式,正房五開間,東側和西側廂房三開間,臺明石砌,墻體主要為青磚砌筑,木門窗,門窗上部帶磚砌拱券。東側耳房現仍保留有小青瓦。

龍華村致遠堂

編號: JN-01-021

圖片25.png

樓齡:100余年

龍華村致遠堂為濟南東部近郊現存相對完整、具有一定規模、一定代表性的北方傳統合院式建筑。二進院東西廂房現狀風貌為北方傳統硬山大紅瓦民居建筑,原是大財主張秉桓的住宅。

龍華村致中堂

編號: JN-01-022

圖片26.png

樓齡:100余年

龍華村致中堂一層三進院式布局形制,建筑面積235.88平方米,原為清末大財主張秉榮舊居。

平陰縣

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

編號: JN-01-023

圖片27.png

樓齡:100余年

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一進院落,中設影壁,由祠堂正堂、東廂房(思源堂)、西廂房(賢德堂)、影壁及門樓組成,建筑面積102.2平方米,是董氏族人祭祀祖先的重要活動場所。正堂硬山頂,小青瓦蓋瓦,無仰瓦,采用泥溝,青磚外墻,底部花崗石臺基。東、西廂房卷棚屋面、青磚外墻。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代咸豐、光緒年間兩次續建,形成現有規模。2008、2012年先后經過兩次修繕,現仍作為祭祀使用。

濟陽縣

小安村回民清真寺

編號: JN-01-024

圖片28.png

樓齡:400余年

小安村回民清真寺約有400余年的歷史,建筑雕花精美,屋脊保存完整,建筑院落原有四座傳統建筑,現狀存留北側建筑以及東側傳統建筑。宣德元年(1426年),白氏遷來后修建清真寺,清宣統三年(1911年)和1949年曾大修?,F狀存留北側建筑以及東側傳統建筑,建筑面積約257平方米,完整保留傳統建筑的主體結構,抬梁式木屋架,是為數不多的明清時代的回民清真寺建筑。

那么,這些歷史建筑將會得到怎樣的保護呢?

一是公布保護圖則、實施掛牌保護。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規定,歷史建筑須由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首批24處歷史建筑名單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研究并報市政府審批后,向社會正式公布,同步公布歷史建筑保護圖則。對首批歷史建筑實施掛牌保護,由規劃局統一制作標志牌,由各區縣政府負責現場掛牌。

二是建立歷史建筑保護聯動機制。由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負責全市歷史建筑保護和利用的組織、推進、監督和管理等工作;由市規劃局負責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的規劃管理工作;由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對主管部門認定的歷史建筑破壞行為的行政處罰;由區縣政府承擔歷史建筑的屬地化巡查責任,街道辦事處、鎮政府作為日常巡查、現場保護主體;歷史建筑所有權人、實際使用人為保護責任人,承擔保護責任。對于首批公布的24處歷史建筑,由區縣政府盡快告知歷史建筑所有權人、實際使用人,并建立街道辦事處、鎮政府日常巡查機制。

三是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大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所需的財政資金投入,發揮政府資金有效作用。健全歷史建筑后評估機制,激勵產權人、使用人合理保護修繕、長效利用好歷史建筑。

閃電新聞記者 崔維莉 高亞南 柴慧娟 張帥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高亞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今明兩天高溫來襲 淄博最高溫38℃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今明兩天高溫來襲 淄博最高溫38℃

海麗氣象吧丨今明天高溫天來襲 應注意防暑[詳細]
齊魯網 2018-06-05
淄博:黃河過境長度47公里 17村全部列入脫貧遷建規劃

淄博:黃河過境長度47公里 17村全部列入脫貧遷建規劃

淄博:黃河過境長度47公里 17個村列入脫貧遷建規劃[詳細]
齊魯網 2018-06-04
高考前最后一課山東省實驗中學“老班”發錦囊 學生比心表白

高考前最后一課山東省實驗中學“老班”發錦囊 學生比心表白

三年時光飛逝,在這梔子花開的盛夏,離別悄然而至。6月4日,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的最后一節課開始了,感恩過往、展望未來成為了這節課的...[詳細]
齊魯網 2018-06-04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詳細]
齊魯網 2018-06-04
海麗氣象吧|氣溫飆升37℃!山東明后兩天將迎來干熱風

海麗氣象吧|氣溫飆升37℃!山東明后兩天將迎來干熱風

最近一段時間,山東各地降雨偏少,多以晴朗陽光充足的天氣為主。雖然已經進入六月,但山東大部地區氣溫相對適宜,并沒有出現高溫天氣,和往...[詳細]
齊魯網 2018-06-04
山東將防災減災內容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山東將防災減災內容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山東:防災減災內容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詳細]
齊魯網 2018-06-04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