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8月26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召開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山東設分會場。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和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單,山東22個先進典型榜上有名。齊魯網·閃電新聞開設“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專欄,講述這些先進典型背后的志愿服務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為大家服務了,大家也挺高興,一起維護這個社區,從心里覺得現在環境這么好,自己也樂呵呵的。”這幾天,63歲的濟南市市中區樂山小區志愿者劉國香,每天都會在樂山小區廣場旁的垃圾分類亭執勤四個多小時。9月底前,濟南就要實行垃圾分類全覆蓋,樂山小區的社區志愿者們便自發行動起來,為居民提供指導。
樂山小區建于1986年,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2015年,小區啟動綜合治理提升,撕掉了臟亂差的標簽,環境也越變越好。外在條件的改變,廣泛調動起黨員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因勢利導,社區將志愿服務與創新治理結合起來,聘請志愿者擔任網格服務專員,重點服務空巢老人等困難群體。
樂山小區志愿者網格長伊偉邊說邊向記者展示著小區里的智能設備,“你看你開門,這個燈就會亮,我這邊就會收到信號,你24小時不出門的話我這邊就有提示。”
現在小區居民的出入門信息會連通到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和志愿者手機上,伊偉說,“以前我們的工作方式,隔三差五去家里看一次,但是沒有針對性,比較盲目,通過這個設備我們就用技術手段提高了我們的效率。”
“(心里)絕對踏實,萬一真是出不去門什么的,有這些東西,我心里就放心了。”居住在樂山小區的老人耿素卿表示,這些智能設備實實在在地讓她生活得更安心。
今年,社區已經為小區內70歲以上的老人家中全部配備一鍵報警和磁門吸等智能設備,搭建智慧管理平臺,組織志愿者結對跟蹤服務。 此外,樂山小區還整合周邊社會資源,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文明實踐站、社區便民服務站等“三大陣地”,孵化出“拾柴”志愿聯盟,組建“好鄰居”互助隊、“家庭醫生”服務隊等26支隊伍,開展醫療、教育、文藝培訓等一系列志愿服務。
除了讓社區自己的居民來為社區做貢獻,充當志愿者之外,“我們還充分挖掘轄區的一些資源優勢,全部融合到我們的社區志愿服務當中來,在我們社區人人都是志愿者,但人人也都是享受志愿服務者。”樂山小區黨委書記譚欣表示,人人付出、人人享受才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應該倡導的一個方向。樂山小區就是這樣堅持黨建引領,激活社會資源,將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相結合,打造和諧、互助、友愛的幸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