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6-11 12:40:06
原標題:油桃種植“集團作戰”強村富民
來源:農民日報
下了沈海高速萊西院上出口,行車五分鐘,就來到了山東省萊西市院上鎮王家莊村,這里是膠東地區遠近聞名的“早熟油桃”生產基地,也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所在地。
“看到那片大棚了嗎,里面的早熟油桃落果期從清明前到端午,這個時候差不多最后一批該落果了。”順著村口延伸向田間的柏油路,萊西市農業農村局果茶花卉技術推廣科科長崔明灼手指向東南方向說。
農歷五月的風吹在臉上暖意融融,油桃棚外客商的大貨車堵到了村頭,油桃棚里村民們七手八腳忙著落果,順著村口舉目望去,滿眼的設施果樹大棚,過去的那種土墻老棚已難見蹤影。
發展好村集體經濟一直都是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的重要依托,沿著“萊西經驗”指引的方向,1997年,時任王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紹偉率領全村黨員干部遠赴東北學習大棚種植技術。
“那時候種大棚在俺莊上還是新鮮事,更別提在大棚里種果樹了,何況還是沒聽說過的水果。”萊西市院上鎮王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薛功說,當年為了打消村民們內心的顧慮,陳紹偉率先帶領村里的黨員干部湊了十幾萬元建了18個土棚。
“那時人們沒見過油桃,因為果子表面沒毛,都誤以為是新品種的李子,加之上市早,1斤最貴賣過70元,第二年大棚就回本了。”回想起當年的情景,薛功難掩激動之情。
大棚里種出高價油桃的消息很快便不脛而走,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來學習種植技術,王家莊更是興起了種植大棚油桃的熱潮。
隨著大棚建設工藝不斷改進的還有大棚的管理技術,從過去單靠村民憑經驗感知棚內溫濕度變化到如今數字化溫濕度自動控制調節。“傳感器測到光照不足大棚會自動拉起遮陽簾補充陽光,通風、溫度也一樣,這樣的棚鄉親們不用一天到晚守著了。”薛功指著大棚里的控制設備傳感器說道。
本以為可以在“大棚油桃”這條致富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王家莊,前幾年卻遇到了發展瓶頸——油桃品質逐年下降。“種的年數多了,土地肥力跟不上,鄉親們就追化肥,剛開始還行,過兩年土壤就板結了。”薛功無奈搖頭。
“為了解決果樹設施栽培難題和提高關鍵種植技術,市里邀請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教授深入王家莊的果樹大棚,給出了改換有機肥、生物質菌肥的建議。”崔明灼介紹。
開對藥方子,拔掉病根子。第二年大棚油桃的品質就上來了,往后幾年逐年向好,價格也連年上漲,嘗到了甜頭的村民們更是認準了這條有機種植道路。
為了讓設施果業發展成為鄉村振興路上致富一方的規模化、品牌化、技術化主導產業,萊西將分散的各類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政府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按項目建設和發展區域集中投入、統籌使用,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告別了農戶單打獨斗,王家莊油桃迎來了“集團作戰”時代。目前,村莊已發展各類油桃設施大棚500余個,形成了以王家莊為中心輻射周邊30多個村莊的大棚油桃主產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