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2-11-09 16:16:11
原標題:“外引內育”打造強磁場,為山東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
來源:新黃河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山東堅持把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廣開門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多措并舉“留”才,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實行更加積極、開放的引才政策,是“聚”才的關鍵。山東堅持項目引領聚才,瞄準企業家、農民工、技能人才等群體,探索推行“首席專家”“鄉村振興合伙人”等項目經驗做法,打造“人才+項目+資金”新型人才引進模式,讓各類優秀人才創業有機會、發展有空間。
李久太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一名博士畢業生,也是威海市文登區首批鄉村振興首席專家。擔任首席專家期間,李久太創新發起了“新村民招募計劃”,成立“初心公社”,通過盤活閑置農居、打造特色民宿,共引進并簽約入駐33戶“新村民”,流轉農居45棟。五年來,吸引落戶新村民超600人,引進設計師事務所40多所。“重建一個自己心中的鄉村,是我的理想,能夠將我的理想和為家鄉做一點事結合起來,感到很幸運。”李久太說。
與此同時,山東以人才工程吸才,出臺新一輪泰山人才工程意見細則,遴選部分現代種業領域領軍企業,給予泰山產業創新領軍人才項目配額,支持引進農業領軍人才。以平臺搭建攬才,實施第四輪“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崗位1900個左右。選派800名教師、400名科技工作者、500名醫務工作者、300名文化旅游工作者,赴基層一線服務,支撐鄉村振興。
人才投身基層,如何用好人才,又如何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山東不拘一格“用”才,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高標準推進專家服務基地建設,搭建“山東省專家服務基層信息平臺”,常態化組織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全省累計設立各類專家服務基地213家,吸引集聚1.4萬余名高層次人才到基層創新創業,幫助解決技術難題2.4萬余個,落地項目2200余個,轉化科研成果3500余項。
人才具有流動性,難免會受待遇、環境、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不斷完善人才保障機制,在“留”字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推動鄉村振興。山東打破學歷、論文、科研成果等條框限制,在職稱評定上出臺一系列向基層傾斜的政策,設立專屬基層的高級職稱、建立基層職稱“直評直聘”通道、出臺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有效激發鄉村人才發展動力。截至目前,全省5.9萬余名基層專技人才獲評基層高級職稱,評出高、中、初級新型職業農民7347人,涌現出一批“田秀才”“土專家”。
山東打造“數字化”人才服務新模式,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打造“省、市、縣”三級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設立省市“12345”人才服務專線,建立覆蓋全省“一對一”服務專員隊伍,依托“山東省惠才卡”,在全省727個服務承辦機構和網點提供子女入學等43項全省通辦服務事項及市級特色服務事項,實現全域服務有保障。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人才振興。下一步,山東將錨定‘人才引育創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入開展“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引領和支持更多優秀人才到基層、鄉村一線干事創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春艷說。
通訊員:范洪艷 編輯:孫鎮鎮 校對:湯琪
[ 責編:李伯璽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