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9-24 09:40:09
原標題:學研思行 賦能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學研思行 賦能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堅持問題導向,明晰培養思路
(一)教師培養思路
山東省臨朐縣山旺鎮龍山幼教集團以培養具備“基本知識”和專業“基本能力”的應用型教師為基本原則,以師德修養、教師基本素養、幼兒觀察和指導、保育與教育為幼兒教師培訓標準。在教師培養上,以問題為導向,通過發現幼兒發展中的“需”、明確教師發展中的“需”、生成教師培養的“供”、定制教師培養的“方”、形成教師培訓的“果”這五大步驟,形成“供需鏈式”培養模式。
(二)問題分析,制定學期培養方案
集團為解決新教師占比大、骨干教師急需專業引領的兩個突出問題,同時兼顧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專業提升,將新教師的培養目標定位在教學活動組織、教育理念學習、家園溝通三個方面,將骨干教師的培養目標定位在自主游戲觀察分析與支持、課程園本化(生成性課程、整合性課程)和教研活動組織三個方面。制定出臺《龍山幼教集團鎮域一體化研訓方案》,在此基礎上出臺了《龍山幼教集團青年教師發展培養方案》《龍山幼教集團新教師培訓工作方案》《龍山幼教集團教師結對幫扶工作方案》。
組建“樂學團隊”,培養核心骨干力量
骨干教師是一所學校的中堅力量,對新教師培養及學校各項教學研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加強幼兒園骨干教師隊伍建設,龍山幼教集團在園長帶教活動的基礎上,成立了由業務園長、各園保教主任、級部主任組成的“樂學團隊”。一是保障幼兒園保教工作順利進行;二是以保教管理任務為抓手,培養骨干教師的教研組織能力、保教管理能力,儲備幼兒園核心骨干力量。該團隊以“教研組織能力提升”為工作重點,開展研訓活動,梳理并形成了《龍山幼兒園教研主持人教研活動框架》,成員的教研組織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在臨朐縣優秀教研案例評選活動中,團隊兩名成員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
抓實園本化研訓,促教師分層發展
結合教師發展特點和需求,龍山幼教集團以園本化培訓、教研作為業務能力提升的管理底線,以教師分層發展作為培養路徑,在園本化研訓的基礎上,通過“青藍結對”、青年教師成長團、新教師培養等方式,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抓實園本化研訓,形成閉環式研訓模式
在組織園本化研訓工作中,重心是形成閉環式研訓模式,確保做過的研究有成效、能落地。集團共組織了園本培訓15次、園本教研13次,如組織“有價值的游戲區,從材料開始”“幼兒園區域材料如何投放”等全員培訓。
閉環式研訓模式讓研訓活動更有成效,對教師的專業引領也更具針對性。
(二)按需培養教師,促進教師分層發展
一是老帶新,“青藍結對”促發展。集團成立3個“青藍幫扶”活動小組,根據教師不同的發展需要,從一日常規、教學活動組織、游戲案例分析、班本課程開發幾個方面入手,通過理論培訓、跟班觀摩、現場指導、實踐應用等方式,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
二是整合成長團,青年教師共成長。集團對青年教師成長團進行了整合,將兩個成長團合并為一個,以集體教學活動組織為重點目標,結合新教師培訓方案,通過開展教學活動互聽互評、同課異構、日常教研等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三是抓基礎,促新教師專業成長。為了消除新教師保教常規落實不到位、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的問題,集團制定了《龍山幼兒園新教師培訓方案》,從一日活動常規落實、集體教學活動組織兩大方面入手,開展集中培訓,將培訓、落實、指導、反思有機整合,促進新教師保教水平不斷提升。
強化教改研究,激發教師內驅力
(一)加強引領,支持教師進行班本課程或項目活動的研究
集團以省編課程園本化審議為抓手,通過“園級課程審議—各級部對主題活動和周計劃的審議—班級課程落實問題審議”的三級審議體系,引導教師轉變課程觀,學習課程審議、實施的依據、途徑等。經過3年的實踐研究,梳理總結了幼兒園課程審議路徑和課程落實路徑,省編課程園本化落實初見成效。在此基礎上,集團依托園所的“促進幼兒自然生長、和諧發展”理念,研訓結合,引導教師嘗試班本課程的研究。2024年春季學期,共開展了“有好柿發生”“簽到那些事”等班本課程13門。
(二)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
集團青年教師共申報了縣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1個、園級課題3個。針對教師的研究成果,集團本著經驗共享的原則,將其納入園本培訓,在集團內進行推廣。
以園級小課題“自然資源在幼兒活動中的運用實踐研究”為例,結合“促進幼兒自然生長、和諧發展”的辦園理念,與幼兒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將幼兒園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優勢運用到環境創設、幼兒游戲活動及課程開發中去,研究總結出了室內區域活動,形成了“動線、布局、墻面——空間布局三管理”和“活動材料、空間環境、教師——會說話的環境三支持”創生法則;從材料類別、用途及表現形式三個方面進行梳理,形成了自然材料在區域游戲中運用的資源庫。從事該研究的班級形成了“有好柿發生”“濃情端午 傳承民俗”“菜菜的故事”3個班本自然課程。課題研究幫助教師從理念文化、教育理論、教育實踐及總結反思等不同維度提升了自身的教育儲備。
以活動促發展,實現教師互評互學
集團將教師評比活動作為學期工作重點和規定項目。一是優質課展評。每學期開展一次集團內的優質課展評活動、骨干教師曬課活動、送教入分園活動。從備課、講課、評課三個環節引領教師思考活動目標、環節組織、師幼互動等,提升教師集體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在優質課展評中,集團將教師劃分為骨干教師、新教師兩個組別,對不同層級的教師提出不同要求。首先是骨干教師上示范課,新教師觀摩骨干教師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其次是骨干教師聽、評新教師的課,在對新教師給予指導的同時,鍛煉骨干教師聽、評課的能力,深化教育理念。
二是專業能力競賽。每學年開展一次包含玩教具評比、彈唱與舞蹈創編、試講與案例分析、保育員比賽、游戲案例評選5項活動在內的基本功展評,督促教師筑牢基本功。2023年,在臨朐縣教師專業能力競賽活動中,集團6名教師獲一等獎,3名教師獲二等獎,1名教師獲三等獎;在濰坊市專業能力競賽中,集團2名教師分獲二、三等獎。
三是每學期一個重點項目。2024年春季學期,集團以區域活動為學期活動重點,通過區域材料投放、區域環境創設、區域主題墻布置、區域活動組織、區域活動評比等內容,引導轉變教師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組織區域活動的水平和能力。
未來,集團將以“師生需求”為核心,形成培訓的起點和終點;以“問題導向”為路徑,形成研訓過程的創生線和支持線;以“三級教研體系”“學習共同體”為載體,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儲備和專業素養。
教師培養是周而復始、從不間斷的研究活動,集團從實際出發,不斷優化培訓形式和內容,激勵教師不斷學習進取,全力為教師成長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以教師隊伍專業成長推進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郭光慶 吳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