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9-30 09:11:09
原標題:山東濟南:讓“出人出戲”成常態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濟南:讓“出人出戲”成常態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第十三屆山東文化藝術節近期啟幕,本次文化藝術節的主體活動、新創作優秀劇目評比展演的七成共16部劇目在濟南市各大劇場上演。
過去幾年,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藝事業的發展,堅持問題導向,把握正確方向,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維激發藝術創作生機活力。
2023年,濟南市實施《關于推動市屬國有文藝院團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從經費保障、績效考核、演出資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激發全市國有文藝院團的創作激情和演出熱情。濟南市各家院團也結合各自優勢努力創新發展,取得不俗成績。
9月19日,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4年度濟南市公益演出走基層兒童劇專場在濟陽區新元學校和興隆街小學演出3場,受到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上演的沉浸式兒童劇《神奇的小木箱》,講述了一名青少年情緒管理的故事。隨著劇情的展開,臺下的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小木箱里裝的竟然是喜、怒、哀、樂四種情緒。主人公樂樂生日當天因為沒有管理好情緒,與媽媽、同學發生了矛盾,最后,樂樂在四種情緒的幫助下,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并和媽媽共同度過了溫馨的生日。
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多年來堅持的創作方法。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主要負責人任曉坪說,當下,孩子與家長面對更多物質與精神選擇,國有文藝院團的使命就是占據主陣地、宣傳正能量,真正發揮引領時代風尚的作用。
9月22日,山東省第七屆農民戲劇展演月在濱州市陽信縣開幕。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呂劇院在開幕式上表演了呂劇戲歌《歡天喜地慶豐收》《盛世歡歌》等,在歡快激揚的旋律中展現國家級非遺呂劇的魅力,歌詠新時代新農村的精神風貌。
與群眾打成一片是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呂劇院出精品的關鍵。9月21日,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呂劇院“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公益演出走基層系列活動來到章丘普集街道,在“學用‘千萬工程’禮贊豐收中國”暨橋子村第十五屆“戲曲文化節”活動現場,為當地村民演出經典傳統呂劇《小姑不賢》。“一次次的演出,對我們演員而言,是跟觀眾不斷交流和學習的過程。”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呂劇院負責人王大乾表示,近年來,濟南市呂劇院在創作過程中堅持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近期正值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舉辦,劇院策劃了豐富的展演活動,希望充分展示傳統題材劇目創演的成效。
9月22日晚,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京劇院、山東藝術學院戲曲與曲藝學院在北洋大戲院聯合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院(團)校共建合作京劇演唱會,濟南市京劇院的演員與山東藝術學院戲曲與曲藝學院的師生同臺唱出對祖國母親的熱愛。
本著深度融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濟南市積極搭建國有文藝院團與高等院校人才合作交流平臺,通過攜手共建教學實踐基地、進行聯合招生等形式,在舞臺藝術創作、人才培養、藝術研究等多方面開展專業合作。
舞臺藝術的發展,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濟南市不斷加強重點文藝創作選題策劃機制,完善支持藝術創作生產政策體系,優化青年藝術人才成長環境,文藝創作百花齊放,文藝人才百星閃耀,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積極推動了“文化濟南”建設。
每年初,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都會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劇目題材策劃,邀請省市專家對全市藝術創作演出單位報送的創作項目開展藝術研判,對題材重大、主題深遠、立意獨特、創作基礎較好、有突出實施價值的優秀創作項目進行重點立項。今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我家門前有條河》和《飛越母親河》,都是濟南市重點創作項目。
“青年藝術之星”是“濟南市文化藝術優秀人才百人行動”項目之一,是濟南市為藝術人才搭建的展示和成長平臺,已成功納入市委、市政府頒布的“濟南市人才政策雙30條”。目前已先后成立多個老藝術家工作室、認定10名“青年文藝之星”,有力推動了國有文藝院團高質量發展和藝術人才梯隊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