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1-15 09:11:01
原標題:呵護“地攤經濟”要管理更要服務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呵護“地攤經濟”要管理更要服務
來源:法治日報
□ 張 馳
近段時間以來,安徽省績溪縣政府門口的地攤夜市“火”了。據媒體報道,一到晚上,這個夜市攤販云集,顧客熙來攘往。縣政府的院子里不僅提供免費停車位,政府辦公大樓也對外開放服務,攤販與逛夜市的群眾可以進去接熱水、使用衛生間,這一舉措贏得了百姓的廣泛贊譽。
與績溪縣地攤夜市的和諧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方城管與地攤商販之間經常上演“貓鼠游戲”:城管追逐驅趕,商販四處躲藏,有時還因此引發一些輿情風波。
“地攤經濟”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實實在在的需求。以筆者所住小區為例,由于是新建小區,住戶面臨著生活物資采買不便的問題,加上小區周邊還有施工的工地,建筑工人購買日用品也成了一件“煩心事”,于是流動的水果蔬菜攤、小吃車、日用品店等應運而生,極大地便利了居民生活。然而,筆者也注意到,每逢攤販出攤時,道路擁堵、垃圾遍地、空氣和噪聲污染等問題會接踵而至。因此,能否做好規范與服務就成了“地攤經濟”能否有效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一些對“地攤經濟”不太友好的地方,一刀切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等問題頻發,這些執法方式不僅缺乏溫度,也是“懶政”的表現。相反,在寬容度較高的地方,政府服務意識比較強,善于規劃,能夠因勢利導,打造出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夜市,如天津的“姚村夜市”、哈爾濱的“師大夜市”、青島的“李村夜市”等。
由此可見,“地攤經濟”的良性發展并非沒有章法。筆者認為,對于“地攤經濟”我們需要更新觀念。首先,它并非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而是人間煙火氣的重要體現,能夠為老百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合理容納遠比簡單粗暴地驅趕更為妥帖。其次,“地攤經濟”是本地人口、外來人口融入區域社群、促進社會和諧共融的有效途徑,因此人文關懷尤為重要。同時,僅靠某個單位或部門規范管理“地攤經濟”的做法已被證明行不通,由所在的街道、社區統籌包括城管、交通、市場監管、環衛等各方力量為“地攤經濟”提供人性化、精細化服務,不失為一個思路。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績溪縣,多地也在積極探索“地攤經濟”的管理之道。如河北省張家口市針對“地攤經濟”發展面臨的痛點,制訂印發了《市容市貌領域優化營商環境三項措施》,引導地攤有序入位;四川省自貢市按照疏堵結合、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原則,對尚未完善商業配套的區域,允許臨時攤點規范經營,同時落實定時、定點、定品種管理法,設置公示牌,將服務內容、經營人員等信息進行公示,確保商販規范經營;河南省湯陰縣制訂了多條服務保障“地攤經濟”的配套措施,如規定出攤、收攤時間,統一鋪設地布,配置垃圾回收簍;江蘇省則在新年伊始提出以“擺攤經營更規范、市容市貌更有序、城市煙火更濃郁、市民生活更美好”為目標,助力夜經濟健康發展,更好滿足老百姓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費需求。
這些舉措無疑向人們展示了規范發展“地攤經濟”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地攤經濟”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合適的工作場景,為服務民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了可靠的支撐。因此,如何把準“地攤經濟”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打好長短期發展的“組合拳”,不僅考量著城市運營者的智慧,更需要全社會的協同努力。
(作者系本報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