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5-02-12 08:56:02
原標題:推動長護險發展,托起“老有所護”新希望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推動長護險發展,托起“老有所護”新希望
來源:工人日報
據國家醫保局消息,長期護理保險自2016年啟動試點以來,全國49個城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24年底,全國超過1.8億人參保,累計超過260萬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億元,不僅改善了失能人員的生存質量,更減輕了家庭負擔。(見2月7日央視新聞)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失能老人照護問題成為社會痛點。據報道,我國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約有4500萬人。這個數字背后是千萬家庭面臨的照護困境。在此背景下,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第六險”,從試點探索到不斷調整,逐步織密民生保障網,為破解老年照護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在當前的政策設計下,當參保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申請并通過失能等級評估認定,就可以在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接受相應的照護服務,比如飲食照料、沐浴、藥物管理、常用臨床護理等,費用由長護險基金按規定報銷。
以“小保費”撬動“大保障”,“第六險”切實減輕了家庭負擔。據了解,不少城市的長護險年度費用不到百元,而失能老人可享受每月上千元的護理費用補貼。此外,依托長護險,失能老人可以獲得全方位服務,生活質量顯著提升,生命尊嚴得到守護。
通過集聚資金規模效應、發揮制度平臺作用,長護險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一些試點城市通過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機構、智能護理設備研發等領域,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
長護險的進一步鋪開,意味著人才需求量的急速上升,這對失能等級評估員、長期照護師以及長期護理服務管理人員等各領域人才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當前,有的地方通過系統培訓培育護理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占比超40%,為就業市場注入活力。還有部分地方有效利用鄉鎮衛生院、養老院的現有床位和醫護資源,重新激發了機構活力。例如,山東省德州市一地依托基層醫養結合體,統籌基層醫護人員組建長護險護理團隊,實現失能人群服務全覆蓋,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業務范圍和收入。
盡管推廣成效顯著,長護險的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如籌資可持續性不足、服務標準不統一、專業人才缺口大等等。具體來說,目前長護險資金主要依賴醫?;鸷拓斦a貼,這種單一模式恐難應對未來失能人口激增的壓力。此外,各地支付范圍、待遇水平差異顯著,以及持證護理員需求缺口超千萬等,也是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長護險的探索,是我國應對老齡化的生動實踐。下一步,相關部門應探索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在出臺全國統一支付目錄的基礎上,允許地方因地制宜調整;大力開展“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技能培訓,鼓勵各類院校開設護理專業,及時補上人才缺口;提高服務供給水平,探索建立評估考核機制,讓失能老人能夠及時兌現待遇,享受保質保量的服務,安享“老有頤養”的幸福晚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