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3-04 09:18:03
原標題:以項目化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項目化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
項目化學習強調用真實問題來激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漢江路小學教師會精心設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項目,讓學生在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素養。漢江路小學在項目化學習開展中,突出數學教學的融合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教師在引導學生實施項目時,將現有的知識系統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理論進行驗證,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以學科為中心,確定項目化學習目標
漢江路小學提倡教師要以課程核心知識為中心設置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從實踐和運用的視角來理解課程理念和知識,從而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指向問題。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們對教材知識進行認真整理,將這些知識內容和問題相聯系,對項目資源進行整合,通過項目來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去,幫助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比如,在教學“分數”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會把“了解簡單分數的特定意義”作為項目化學習的目標,在學生實際體驗的基礎上,將學習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對分數的概念有更好的認知,并且能夠更好地理解“幾分之幾”的內在含義。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們會設置基本的學習目標,將“知道幾分之幾的意義,對幾分之幾的數量關系進行直接對比”作為基本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們通過項目化探究,體會從整數到分數的不同內涵,將“整數”“平均分”等數學概念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幾分之幾”這個詞的真正意義。在探索分數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將“了解分數對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功能”作為教學目的,指導學生將分數的有關知識應用到題目中去,讓學生從實用的視角探索關于分數的知識,從而更好地了解分數,循序漸進地掌握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達到項目化學習的目標。
以實際學情為基礎,組織有效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學生對項目化學習有沒有濃厚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們會考慮怎樣促使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更深層次探究,提升他們對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確保教學品質。教師從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把學生熟知的東西或者情景當作知識探索的媒介,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去發現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通過關聯現實情景設計項目驅動問題,激發學生對項目化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將數學思想應用到探究活動之中,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統計表與條形圖相關知識時,教師結合學科知識的實用性導向,通過對統計表與條形圖的實際運用來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與探索,并歸納出相關統計圖的制作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相融合,創設有效的生活情景,設計驅動性問題,讓學生在解答過程中了解統計學的發展,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學習運用。教師從實際生活的視角,圍繞著“量身定做制服需對學生的身高、體重進行調查”的主題,組織學生們進行關于“統計”的探討,并將相關調查工作列入到項目化學習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們設計了一個問題:“是否存在一種能夠迅速計算出全班學生身高和體重的統計方法。”此題啟發學生運用圖表解題的思維,通過探究分析,提出基于計算機輔助實驗的設計方法,并通過實驗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學生們就上述問題進行探討,并對表格應該包括什么內容以及怎樣做表格進行探討。利用軟件進行實際操作,對班里同學的身高、體重資料進行統計,并把這些資料以條狀統計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此來解答題目。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們借由生活情景與現實問題的導引,使學生靈活運用統計表和條形圖,讓學生形成較強的直覺性認識,并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統計技巧。
以科學分組為手段,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與常規的學習方式相比,項目化學習可以給學生提供現實的學習場域,以此來更好地引導他們進行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但是這對于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也有很高要求。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通過組織分組學習充分引導學生發揮特長,與常規的數學教學相比,項目化學習的內容不但要求學生具有充足的數學知識儲備,還對學生其他領域的知識也提出一定要求。在每學期初,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其進行適當分組。其基本做法是:教師將分組探究過程作為考核結果,評判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組建小組時,教師會將精通某一技能的學生劃分到不同的群體里,盡量保證“同組異質”,使學生們在實踐中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組織深度合作。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使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引導學生按時完成教師所安排的項目化學習任務。比如在小數乘除相關知識學習中,教師布置“0.25×0.73×4”“0.15×43”“0.58÷0.64”這樣的練習題目,并按照小組內同質性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數學成績相對更優異并且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引導小組成員探索其在小數乘積中的運用,以及其與整數除法之間的差異,從而完成合作式教學。小組成員之間會開展交流,學生們逐漸學會運用乘積交換規則和乘積分布規則解答習題,并且考慮怎樣把十進制轉化為更容易運算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練習,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小數乘除的算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之,項目化學習既能滿足各類型學生的學習需要,又可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此同時,這種教學設計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使他們更主動地投身到數學的學習中去。未來,漢江路小學的數學教師將繼續深耕項目化教學實踐,對學生的項目化學習內容進行優化,豐富數學活動模式,利用項目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認知高階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進一步提升。
(林秀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