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5-03-23 14:32:03
原標題:勞動競賽開到田間地頭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勞動競賽開到田間地頭
來源:工人日報
裁判員一聲令下,計時器滴答作響,參賽選手們迅速沖進大棚,挑選、捏緊、旋轉、拔起、碼放,爭分奪秒將鮮嫩的蘑菇放入采摘筐……這是日前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開展的采摘蘑菇競賽的激烈場面。比賽結束后,采摘工老楊說:“沒想到我們干了一輩子農活,還能通過比賽提升技能水平、得到獎狀。”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總工會把勞動競賽場地搬到田間地頭,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十大行動”為抓手,通過“數字大篷車”,搭建惠農平臺等方式,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動力。
勞動競賽鍛造“新農人”
在商河縣四楊莊園的果樹剪枝勞動競賽上,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商河縣林業保護和發展中心研究員閆家河手持修枝剪現場教學,“要選擇枝條外側有健壯的芽子,剪口要離芽體0.5厘米,這樣果樹才能健康生長”。
“勞動競賽為我們果農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平臺,工會帶來的勞模向我們傳授了專業知識,希望這樣的活動多舉辦。”山東省級工友創業園、四楊莊園合作社的趙篤奎說。
“勞動競賽不是花架子!”商河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志勇指著技術標準手冊說,我們按照“工會主導、鎮街助力、園區參與、農民受益”的原則,結合每個工友創業園行業技術發展及鄉村全面振興相關領域技能人才水平實際,制定了各比賽項目的技術文件和比賽標準。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推進”
如何將工會服務深度融入鄉村發展脈絡,交出一份有溫度、有質感的鄉村全面振興工會答卷?
濟南市總創新打造了“數字大篷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專車服務,將建會入會、幫扶救助、就業創業等多項內容進行梳理整合,推出“泉城工創”“泉心互助”“泉心工惠”等13項個性化、訂單式服務項目及“數字直播”“工友服務驛站”和“泉城工創”數字化服務平臺3項線上服務,開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活動40場,線上線下服務職工群眾12.2萬人。
2025年,“數字大篷車”還將面向工友創業園按需提供農業技術、市場營銷、技能培訓、電商策劃等“訂單式”服務。
濟南市總還發動區縣總工會、國有企業工會等城市工會廣泛結對,聯合為鄉村工會組織提供支持,持續深化“城鄉工會手拉手”活動,推動農村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和升級,實現了從“單點突破”到“系統推進”。
在該活動的推動下,位于商河縣的濟南市職工療休養基地迎來了接待繁忙的一年。城鄉工會聯合做實“療休養+工助振興”項目,濟鋼集團工會、中國重汽集團工會、濟南能源集團工會等大企業工會累計組織335名職工赴基地進行療休養活動。
讓土特產出村有了“工會通道”
從田間到云端,濟南市總持續探索惠農助銷拓新路,打造“惠工富農超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農民和市民搭建了一個互利共贏的平臺。截至目前,超市已對接118個村莊及111名駐村第一書記,動態上架172個農副產品。
據了解,自2024年以來濟南市總已組織開展助農大集37場。其中,高新區專場展銷黃河大米、蓮藕、手工老面食品、黑豬肉香腸等農副產品100余款,當日銷售額超15萬元。駐村第一書記攜手當地企業,帶來琳瑯滿目的鄉村特色產品,為鄉村特色產品搭建了展示與銷售的橋梁,讓市民可以體驗“一站式購齊”的充實感。
今年濟南市總還將在人流量較大的場所舉辦“工創集市”活動,按需為全市工友創業園和涉農經濟組織提供現場宣傳展示和銷售,合力做好“土特產”文章。
“工會不僅是職工的‘娘家人’,更要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合伙人’。”濟南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呂燦華表示,濟南工會將繼續實施工會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十大行動”,提供組織化、專業化、精準化的工會服務,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工會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