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5-03-26 10:13:03
原標題:政策護航低空經濟乘風而起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政策護航低空經濟乘風而起
來源:中國商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中國民航局預測,今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更有望攀升至3.5萬億元。
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之一的低空經濟,具有“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的特點,發展性價比高、創新拉力強,被視為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全國多地加速布局,以“天空生產力”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激活低空消費
低空消費作為新興消費領域,不僅為低空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相關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也將為消費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樓宇間外賣投遞暢通無阻、城市間物資運輸高效智能、田間地頭施肥作業精準便捷……這些都是低空經濟融入現實生活的生動寫照。事實上,低空經濟的成果已開始“飛”到大眾身邊。
在湖北武漢,短途出行可坐“空中巴士”;在廣東深圳,點的外賣可能由無人機投遞;在福建泉州,下單的臍橙搭著無人機“飛”出果園……得益于政策端、產業端、創新端的良性互動,低空消費迸發出蓬勃生機。
不僅如此,低空消費的潛力還在于其對產業鏈的乘數效應。以消費級無人機為例,其普及也能帶動硬件制造、軟件開發、數據處理等環節。
另外,文旅融合是今年消費市場的熱點。據悉,近日,武漢公布了24條低空試點航線。其中,都市空中觀光線是一大亮點,從南岸嘴至建港的長江北岸觀光線和青山江灘—中山路長江南岸觀光航線,讓游客360度飽覽兩江四岸勝景。這樣的實踐創新,瞄準百姓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挖掘更多應用場景,既能激活文旅新業態,又為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益示范。
業內人士表示,從低空經濟到低空消費,不僅是政策層面的深化,也釋放出從頂層規劃轉向場景落地、從產業培育轉向消費拉動的積極信號。但是,專家表示,低空消費雖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從整體來看,消費潛力未能有效激發、應用場景尚待拓展等問題仍然存在。讓這個萬億級市場“飛”得更穩,進而更好賦能消費,是一個重要課題。
聚焦“天空賽道”
中國民航局預測,今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更有望攀升至3.5萬億元。
專家表示,2024年被稱作“低空經濟元年”。這一年,從《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低空經濟列為“新增長引擎”,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從各地積極布局、資本競相涌入,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司,我國發展低空經濟的政策日益有力,路線愈發清晰,動力更加充足。
與此同時,全國多地都在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發展路徑,培育創新生態。據了解,山東省提出,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產業鏈龍頭企業,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湖北省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深圳市計劃到2026年建成1200個以上低空起降設施,構建融合通信網絡體系。
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近8萬家。近10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呈上下波動態勢,2024年全年注冊相關企業1.08萬家,同比增長15.31%。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冊4306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其中前2月注冊3035家相關企業,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96.10%。從國標行業來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涉及行業廣泛,其中歸屬于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相關企業最多,占比29.05%。
專家表示,我國低空經濟產業鏈在完整性和協同性上優勢明顯,已形成覆蓋上游研發制造、中游運營服務、下游應用市場的全鏈條生態體系。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推動了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實現了資源的高效整合和優勢互補,提升了我國低空經濟的整體競爭力,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注安全發展
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但發展中也面臨不少挑戰。
專家表示,從發展階段來看,當前低空經濟正處于從技術驗證向規模化應用過渡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最主要關注的是場景創新和安全發展。場景創新是發展的高線,決定低空經濟發展規模;安全發展是低空經濟的底線,決定著低空經濟發展的底座,尤其是安全是發展的紅線和底線,必須高度重視。
據了解,在監管方面,國家和地方層面均出臺了相關法律規范。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另外,自2025年2月28日起施行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規定:“從事低空飛行以及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采集和處理數據。”
業內人士表示,截至目前,與低空消費相關的監管內容散見于各類法律規范中。一方面,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助于促進低空消費有序發展,確保消費者能夠更好地享受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紅利。另一方面,低空消費的監管不僅涉及數據安全,還涉及飛行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低空飛行器管控等諸多內容,監管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為興利除弊,必須持續打造消費者友好型的低空經濟生態圈。
專家表示,當前,低空消費正在從“小眾體驗”向“大眾服務”轉變,而來自頂層設計的政策利好將加快這一轉變過程,重構旅游業等傳統業態,進一步拓展新型消費場景,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助力。(依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