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4-09 08:39:04
原標題:多措并舉 推動學校數學教育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多措并舉 推動學校數學教育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報
當前,新工科建設正在進入新階段,大學數學作為新工科建設的基礎課程,要在新理念、新行動引領下開展理性自覺的教學改革,以適應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緊密貼合時代脈搏,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創新素養為引領,以全面提升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質量為目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多措并舉,推動學校(科學院)數學教育改革。
學校(科學院)自改革實踐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果?!啊炌ㄈ诤稀撔买寗?、數智賦能’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等6個大學數學項目獲批省級項目;學校(科學院)獲評大學數學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出版大學數學基礎課程自編教材10部,發表教研論文30余篇;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入選山東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示范性基層教學組織。近年來,學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24年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高教主賽道金獎3項、國家級別獎勵279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國賽特等獎2項,成績位居山東省屬高校前列。
AI賦能,創新智慧教學模式
學校(科學院)積極打造“分層漸進開放課程+新形態教學資源+AI智慧教學平臺”的一體化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建設體系,貫通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準大一、大一、大二學生開設“高等數學”線上前置新課程,并針對高年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差異化需求,開設“數學精選”“工科數學選講”“大學數學競賽”等線下新課程,形成了通識教育、競賽知識與考研提升有機融合的漸進創新開放課程體系。
學校(科學院)建設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知識圖譜,打造同步異步結合、課內課外融合的教學互動關系,形成線上線下二維結合,課前課中課后三段銜接,空間、平臺、資源等多維融合的智慧教學模式。同時,學校(科學院)自主開發CG平臺試題庫、案例庫,通過錄制知識點視頻,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上創建SPOC課程、在中科云教育平臺開放中高銜接在線課程、在智慧樹網建設大學數學AI課程,累計瀏覽量超16.7萬次,學生課程結業考核成績名列前茅,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重培強教,提升教師教學素養
學校(科學院)建立“養成式”青年教師培養模式。依照“新進教師—骨干教師—資深教師”培養路徑,設置“配備指導教師—促進成果孕育—經驗迭代傳播”培養任務,助力青年教師成長與蛻變。
學校(科學院)注重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師德師風講座,學習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典型案例,提高團隊成員道德素養和專業水平。組織教師開展“1235思政微課堂”,深入挖掘大學數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同時,學校(科學院)建立“院級—校級—省級”競賽體系,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通過組建教學團隊,統一打磨參賽作品,更新教學理念,研究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技術,完善教學設計,推動以賽促教、以賽促改。近兩年,學校(科學院)大學數學教師獲得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1人次、全國高校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創新示范交流活動一等獎1人次、山東省本科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二等獎1人次、校級獎勵3人次、院級教學競賽獎勵11人次,彰顯了大學數學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為學校(科學院)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優化體系,推動專業建設升級
學校(科學院)以OBE教育理念為指導,堅持產出導向,對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根據不同專業制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和考核方式,迭代更新教學內容,以適應各專業的發展方向和需求,并為67個專業編寫“大學數學+專業”應用案例,收集專業學生學習數據,分析專業知識點的達成度,為學生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專業問題的創新能力。
同時,學校(科學院)緊密圍繞一流大學建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進科教融匯、協同育人,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科研素養、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為核心,實施“項目+實踐”專業教學模式,努力實現高水平科學研究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相互支撐,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多元協同,凝聚改革發展合力
學校(科學院)積極推動多校協同提質,承辦大學數學課程改革研討會10余場,攜手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以及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濟南市長清第一中學等優秀中學,共同探討高校與中學數學銜接建設新路徑,夯實中高銜接基礎內容。
多年來,學校(科學院)培養了一批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未來,學校(科學院)將繼續深化數學教育改革,進一步推動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致力于將數學學科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優勢學科,為培養更多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數學人才貢獻力量。
(曲文蕊 楊苗苗 李承玲 王曉麗 李金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