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5-04-10 09:10:04
原標題:“數”解企業重復迎檢難題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原標題:“數”解企業重復迎檢難題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一直以來,重復迎檢是企業的“難言之痛”。面對新需求,山東省煙臺市向數字化要答案,創新開發運行“八位一體”數字聯合檢查平臺,讓涉企檢查“陽光運行、無事不擾”。該平臺自2023年運行以來,全市涉企聯合檢查比例達51.7%,為企業松綁減負成效明顯。
所謂“八位一體”,指的是涉企檢查計劃“云匹配”、標準“云告知”、事項“云監管”、結果“云共享”、信息“云錄入”、問題“云驗收”、人員“云打卡”、行為“云監督”。
“這8個‘云’中,計劃‘云匹配’、標準‘云告知’,可讓政府統籌有度、企業心中有數。”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審批改革推進科負責人趙國梁介紹,“事項‘云監管’、結果‘云共享’,可推動監管協同高效、執法精準到位;信息‘云錄入’、問題‘云驗收’,能確保檢查實時記錄、問題閉環整改;人員‘云打卡’、行為‘云監督’,可促進執法公平公正、權力陽光運行。”
在入企檢查前,除需緊急入企無法預提報的特殊情況外,相關部門需要至少提前7天通過平臺提報檢查計劃。按照信用等級建立分類檢查制度,建立涉企檢查“白名單”,對信用評級達到良好以上的“白名單”企業,檢查事項按限查或不查執行,切實做到精準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打擾。
創新推行“主題式監管一件事”,將涉企檢查分為餐飲、教育、工業等7個重點主題,按照“一家發起、眾家響應”的原則,統一開展涉企檢查,實現部門聯合檢查效率最大化,有效解決企業檢查事項多、檢查隨意和標準不一等問題。
目前,全市已梳理完成涉企聯合檢查主題式清單351個,2024年涉企聯合檢查比例達74.56%。
如何做到“云監管”?煙臺市依托平臺云計算等數字化先進技術,深度挖掘數據內在邏輯,通過智能高效的數據分析,精準發現并鎖定監管隱患,及時推送至相關責任主體,進一步現場核查,由“事后處罰”轉為“事前預警”,檢查結果在云端共享共用,全面提升監管工作智慧化、精準化水平。
“云監管”解決了傳統監管方式效率不高、精準度不夠的問題。“AI視頻行為分析”“資質到期電子預警”等智慧監管手段與涉企聯合檢查平臺的銜接融合應用,有效解決了執法力量不足的監管痛點。目前全市104.22萬個證照實現“資質臨期電子預警”,平均每天推送預警信息數千條,有效改變了“以罰代管”的監管方式。
以特種設備監管領域為例,通過比對稅務系統入賬數據與市場監管部門特種設備備案記錄,累計發現使用未登記特種設備等違法線索3000余條,及時推送至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現場排查,有效解決傳統監管模式取證困難、時效性差等問題,提升工作及時性、針對性和可靠性。
針對檢查信息錄入和問題整改,數字聯合檢查平臺還實現了與國家、省監管數據的上下貫通,并接入“山東通”移動端,實施全程云端錄入檢查信息、線上遠程整改驗收,為執法部門、執法人員和監管對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執法人員檢查前登錄“山東通”移動執法應用,檢查對象、時間、事項等信息自動載入,實時錄入檢查結果,信息同步推送至企業,實現無紙化現場監管。企業完成問題整改后,將整改情況上傳數字聯合檢查平臺,監管部門采取“云驗收”方式進行核驗,構建“線上反饋、線下整改、網上提交、云端驗收”的工作閉環,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到位。
為促進執法公平公正、權力陽光運行,該平臺建立“掃碼入企”工作機制,檢查人員掃描煙臺企業電子營業執照二維碼入企檢查,平臺自動定位“云打卡”。同時,推動企業和司法行政部門雙向全流程監督,企業發現入企監管人員不掃碼、執法不滿意等問題,可線上投訴反饋,司法行政部門通過平臺對部門入企檢查情況全程監督。
據統計,平臺運行以來,累計規范執法方面問題2960項,形成全流程、全領域、全鏈條的監督網絡,有效保障涉企檢查規范運行。
□孫洪安 慕 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