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
2018-01-01 11:24:01
2018年1月1日,隨著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數萬民眾現場觀看了2018年的第一場升國旗儀式。中新網記者 李霈韻 攝
2017升級2018 昨晚誰在為你守護
2017,悄悄過去了。昨晚的你是與家人共享新年晚餐呢,還是與好友在凈寺一邊聽著鐘聲,一邊大吼著迎接新年,又或是已經躲進了被窩,刷著手機,聊天打游戲追美劇。
在安寧而平凡的日子里,我們迎接到了2018年。
在奔波而繁忙的日子里,我們與2017說再見。
說再見的時候,還有些人正在路上給家家戶戶送外賣,在急診室接待病人,在指揮著一架飛機的順利起降……他們是誰呢?我們來告訴你。
兒科醫生張志群: 希望一夜平安,不要有重病兒
把保溫杯加滿水,張志群定了定神,長吁一口氣,一頭扎進了急診兒科室里。
他一邊戴上口罩,一邊和同事交接工作事宜,“目前就一個小病人抽搐的,比較嚴重,情況還算穩定,其他都比較常規。”張志群應了一聲,坐下來開始叫號,立馬進入工作狀態。
38歲的張志群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監護室副主任。
2017年12月31日傍晚6點,張志群開始了2017年的最后一個夜班,這個夜班將會持續到2018年第一天早上8點。
12點之前要看180個病人
“醫生哪里有跨年的概念哦,只有看病人和不看病人兩種情況。”張志群說。
2017年12月31日白天,本該在家補覺的張志群早上8點多就起來,寫論文改總結給自己充電。一個多小時的午睡后,這位醫生爸爸把時間留給了兒子。張志群的兒子6歲,幼兒園大班。對于爸爸值班,孩子也已習以為常。
“我出門的時候,兒子已經去上輔導班了。”張志群提前半個小時到了醫院。當時掛號已經到了326號,待診的還有將近200個病人。他算了算,這天晚上12點之前,號子應該會掛到550號。“我應該一個人會看180個號子,應該又是一個不眠夜!”
每年11、12月都是急診兒科的高峰期。因為病毒的泛濫和疊加,再加上空氣質量差,生病的孩子變多,多半是病毒性感冒、腹瀉、哮喘和肺炎等。張志群也坦言,急診的夜班特別難熬,想著那么多病人都在等著,他基本上不睡覺,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時間漸漸走到了深夜近10點,張志群已經看了70多個病人了。
相比饑餓,更加難熬的是困意
叫號聲在以最快的速度播報著。“醫生,我兒子昨天開始咳嗽,體溫37.8攝氏度。”張女士一臉焦慮,10歲的兒子安靜地坐著,說不出話。張志群看了看男孩的面色,再用聽診器聽了聽,在病例本上寫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時說“先去驗個血看看”。
診室里充斥著孩子的哭鬧聲,診室外都是焦慮的家長。張志群一心想著快點看病,縮短病人的排隊時間。幸運的是,截至當晚10點,前來就診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感冒發燒咳嗽,沒有出現重疾患者。
這一夜張志群除了傍晚5點扒拉下去的幾口飯,不會也應該沒有時間吃東西。“我沒有晚上吃東西的習慣,所以會忍過去。有同事會準備點小零食、面包什么的。”
相比饑餓,更加難熬的是困意。清晨四五點是最困的時候,張志群說,這段時間會比較被動,無論是狀態還是情緒。“在保證診療的情況下,有時候就不會和患者家屬說太多。”不過每當家屬說一句“醫生,你辛苦了”,他又感覺到了一股力量。(記者 楊茜 文/攝 通訊員 張穎穎)
外賣小哥任行海: 收到客戶的蘋果,心里暖暖的
跨年夜,溫暖的餐點是最好的幸福。外賣小哥,就是這份幸福的“守護者”,他們的跨年夜,步履依舊匆忙。
2017年12月31日下午5點,天色已暗,街燈層層亮起。
這是2017年的最后一個夜晚,對于外賣小哥任行海來說,這是他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這個時候的任行海恨不得自己有一雙飛毛腿,這樣就可以準時把餐點送到顧客手中。“現在天氣冷,食物很容易變涼,很多東西涼了就不好吃了。”任行海說。
90后任行海,一米八幾的大個頭,笑容有些靦腆,行動卻很迅速。
活脫脫的人肉導航
“叮咚……”,手機再次響起,任行海又接下一單。這一單,要送達的地方是白馬湖小區鳳凰苑,任行海沒有多想,騎上電動車就奔向取餐的餐館,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餐館待送的餐點都已準備好,還沒有來得及打包,任行海麻利地拿起袋子,把食物裝進去,放好餐具,再把袋子封裝好,“配送時間長了,和這些餐館也都熟了,所以有時候就幫忙打包一下,這樣可以送得更快一些。”任行海說。
任行海直奔顧客家中。路上有好幾次,他都選擇小路騎行。“這都是這些年摸出來的經驗,從小路走可以省不少時間,只要天氣正常,我基本接到單子就可以判斷出送達的時間,可以精確到分鐘。”說這話的時候,這個90后很神氣。可以說,對這一帶,任行海比本地人還門兒清,活脫脫一個“人肉導航”。
“新年快樂”和晚餐一起送到
餐點準時交到了顧客手中。除了那句常說的“祝你用餐愉快”之外,當天任行海還多加了一句“提前祝你新年快樂!”
“馬上要新年了嘛,給顧客送上一句祝福,這是一份最小的心意而已。”
任行海說,和平常相比,跨年夜的外賣單量并沒有特別多,但送餐高峰的時間拉長了,不像平常比較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一直到晚上9點多陸續還有單子進來。
任行海的跨年夜也有驚喜,他收到了一份暖暖的禮物。“我給一戶家庭送餐,他們特意送給我一個蘋果,跟我說辛苦了,并祝我節日快樂。”
當天晚上10點多,任行海終于送完了2017年的最后一個單子。
卸下一身的疲憊后,任行海開始自己的“跨年夜”。他早已和幾個同事約好一起去吃烤魚慶祝一下。
任行海對自己的這一年很滿意,累但是踏實。他說一會還要給河南老家的父母老婆孩子打個電話。“我每年春節都會回去,但是還從來沒有陪著他們一起跨過年呢,想他們了,我希望2018年能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記者 詹程開 文/攝)
民警“董大”: 年復一年,守到最后個人離開
2017年12月31日晚上8點不到,杭州南山路延續了一天的熱鬧絲毫沒有消減,人反而越來越多。
悠揚的鐘聲已經開始往外傳。凈寺門口,是等著排隊買票進寺的人群,進了大門以后,大家涌向鐘樓入口。
當晚8點剛過,已經排了幾百號人。
民警董永軍站在凈寺鐘樓前,一如這十幾年的每一個跨年夜一樣。他知道,再過兩個小時,來這里祈福敲鐘的人會越來越多。
董永軍,杭州西湖景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出生于1967年,50歲了,同事們喜歡稱他“董大”。
他參加過各種安保工作,晚上這樣的場合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不過作為鐘樓這個執勤點的負責人,他還是再次把安保要求做了強調。
連續十幾年守護在凈寺鐘樓處,和前來祈福敲鐘的市民一起敲鐘跨年,已經成了他們這個團隊每年跨年的保留節目。“簡單的工作重復做,重復的工作認真做。”董永軍說,年年守著凈寺的新年鐘聲敲響,最后再看著市民平安回家,也是蠻有成就感的。
前來敲鐘祈福的人越來越多了。
78歲的朱奶奶,每年的今天都會來凈寺敲鐘,敲響新年的祝福。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二十多年。她說2018年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氣象”。除了祈禱家人身體健康,朱奶奶還要祈禱國泰民安,“大家平安,小家才會幸福。”
晚上十點左右,隊伍越來越長。
隊伍中,有不少是一家子在排隊,也有結伴前來的同學檔。“剛從西湖音樂噴泉那邊過來,敲完鐘,然后去吃個火鍋,2017年就圓滿結束了。”王同學說。
董永軍在鐘樓出口處,引導敲完鐘祈完福的市民游客有序離開。
從警二十多年,董永軍先后從事過刑偵、經偵、禁毒、治安、特警等多個警種,他獲得的榮譽很多,“最美杭州人”、“個人二等功”等等。
他說,每一份榮譽都是很多戰友一起努力的結果。
在董永軍眼里,跨年值班,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別人放假,我們總是在值班,不光是我,所有警察都這樣,家人們也已經很習慣了。”
不過老家的父親母親,還是讓他牽掛,“老人家很盼望(回家團圓)。”
他曾用漫畫畫下過父母的不舍,“每次我要離家回杭時,年邁的父母總是站在車旁,車一直開了很遠,老父母卻依然站在那,一直目送我的車子遠去。”
南屏晚鐘已經不停歇地敲了很久,敲了很多年,“你家人會到凈寺和你一起跨年嗎?”
我問董永軍。
“沒有,一次也沒來過,怕干擾我工作吧。等我退休了,就可以作為普通市民,前來敲鐘祈福了。”
凌晨,祈福的人群開始漸漸散去,冬日的清冷侵入骨髓。董永軍和他的同事們等最后一位市民安全離開,就要趕緊回單位“瞇一會”。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來不及回家,即將開始新年第一天的值班。(記者 黃偉芬 文/攝 通訊員 張丹)
機場空管塔臺管制員瞿磊: 每刻都伴隨無法形容的責任
和一些影視作品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同,夜晚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空管塔臺上并非一派燈火通明、人聲喧囂的景象。為了防止眩光和倒影影響觀測,這里的燈光被刻意調暗。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圓形區域,各種工作席位沿著窗戶一字排開,管制員們戴著耳麥,緊盯著眼前的設備,雖然不時要與航班機組通話,聲音也并不大。
這是2017年的最后一個晚上,32歲的瞿磊和他“熱力金鷹組”的同事們,將在塔臺這離地88米、四面玻璃包裹的圓屋子里,迎來2018年。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他們都很年輕,最小的出生于1990年,瞿磊已經是其中最年長的了。
2008年從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畢業后,瞿磊應聘到民航浙江空管分局,在機場空管塔臺管制員崗位上已經干了快十年了。
在這個不大的天地里,像這樣的跨年夜,瞿磊已經經歷三四次了,除夕夜也一樣。
“我們是做一休二的,所以工作十年,三分之一的概率跨年,算起來也差不多。”瞿磊笑著說。塔臺管制員分成若干個大組,每個大組13人,一組一天,值班時分成兩班,每三小時輪換。一個工作日短則14小時,最長的要上滿24小時。
2017年12月31日0時~18時,蕭山機場共起降航班429架次。“今天算少的,多的時候肯定過500了。”瞿磊說,忙的時候,兩三個小時內就要放行七八十架飛機。
塔臺里的崗位,分為塔臺監控席、放行席、流量管理席、通報協調席等等。
監控席負責為機場管制地帶內的航班提供空中交管,放行席負責向離場航班發布放行許可,流量管理崗的管制員則需要隨時關注限制變化、核實時間、記錄相關飛機移交時間等。
沒有人能單獨指揮一架飛機起飛或著陸,飛機從推離停機位到最后離開機場空域,或是相反過程,背后都是管制員之間默契的配合、暢通無誤的交接、一絲不茍的合作。缺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機場都無法正常運行。
瞿磊是這天的帶班主任,需要同時對各個席位的運行情況保持關注,并對任何突發狀況進行協調處理。
事實上,塔臺負責的是機場區域內0-600米高度上、以及在地面滑行的飛機,而更大范圍內600-6000米高度上的航班,則由在一間挨著高塔但沒有窗戶的工作室里的進近管制員們負責。兩個部門的配合與默契顯得格外重要,一架飛機的順利起降,上百人的安危不僅系于飛行員的操縱桿,也系于管制員們手中小小的話筒。
送走了2017年的最后一架航班,瞿磊和同事們相視一笑,互道了一聲“新年好”,大伙隨即又立即轉向了各自的工作席。
對他們來說,跨年夜只是無數普通的夜晚之一,伴隨著難以形容的責任。
當他離開這88米的高塔時,會看到飛機在翱翔,伴著遠方2018年的朝陽。(記者 何晟 通訊員 胡偉泉/文 李翔/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