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10-25 09:38:10
窮不可怕 可怕的是自以為貧窮命中注定
——一個高中生的扶貧見聞
奮斗的人生總是過得有滋有味,虛度的人生總是顯得寡然無味。同樣是貧困戶,奮斗的人臉上總是陽光燦爛,言語中充滿感恩,而那些“等靠要”的人則正好相反。
生長在城市中的我從未走進過大山里的貧困村。今年暑假,我去湖南懷化辰溪縣上蒲溪鄉扶貧點進行社會實踐,近距離感受了精準扶貧工作。
山路環繞,約3小時的車程以后,映入眼簾的是深咖啡色的木房子,外觀設計非常具有年代感。小路兩旁郁郁蒼蒼的老樹丫,讓我形成了對村莊的第一印象。要說這里是世外桃源也未嘗不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有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在屋檐底下用膠鞋底搓玉米棒,只見他把膠鞋翻過來,把鞋底的一端固定在小木塊上,另一端放在地面上,呈三角形,兩只手握著玉米棒用力在鞋底的齒輪上磨,玉米粒就這樣被打落了。他旁邊的籮筐里還有許多打好的玉米粒,應是這幾天打磨下來的。老爺爺告訴我,他一個人在家,種了幾畝田,養了幾十只雞,還栽種了大片葡萄、玉米等,他的兒子四五十歲了還沒成家,在外地務工也幫不上老人什么忙,全靠自個兒操持著。
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同樣是老人,卻與我的祖輩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這樣的差距就是貧困戶與非貧困戶的差距,而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又何止如此?
趁著天色未晚,我隨扶貧干部一同走訪幫扶對象家,主人不在家,據鄰居說又去誰家打牌去了。大概等了半個小時,幫扶對象回來連說自己在干農活,可并未見他身上有泥土的痕跡。扶貧干部詢問他“一戶一策”的計劃書落實得怎么樣了,稻花魚養了嗎?他說這年頭稻花魚也不賺錢,不想養,自家的田大部分都送給別人種了。臨走時,幫扶對象問到訪人員“這次沒有錢么”?到訪人員解釋說:“這次就是日常走訪,沒有安排慰問金。” 回去的路上,扶貧干部跟我說:“貧困戶缺資金、缺技術這是事實,但是只要肯干,政府稍稍助一把力就能實現脫貧,碰到不肯干的還真擔心他們返貧,扶貧還是要扶志啊。”
是啊,“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死于貧窮的思想”。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讓我感觸頗深:那位用膠鞋底搓玉米粒的老人,雖然貧窮,但人窮志不窮,還有許多像他一樣斗志昂揚的窮人,在精準扶貧的政策下翻了身。而那位向扶貧干部要錢的窮人,卻少了脫貧的志氣和決心。
有志才有味。奮斗的人生總是過得有滋有味,虛度的人生總是顯得寡然無味。同樣是貧困戶,奮斗的人臉上總是陽光燦爛,言語中充滿感恩,而那些“等靠要”的人則正好相反。在貧困村,貧困戶當中有許多是葡萄種植大戶,談起高山葡萄,他們有喜也有憂,暢銷的時候是喜,滯銷的時候便是憂。但他們說高山上種高山葡萄這是他們唯一的地理優勢,只要努力過就問心無愧,人生不正是苦與樂的集合嗎?有產業可經營他們的日子才充實,才值得回味。
有志才有為。為是作為,作為不僅是為自己、為家庭,更是為整個貧困群體。我理解的作為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為人處世之道。對于貧困戶而言,身處困境更應抓住機遇,積極加入集體產業、積極參與技術培訓、或者通過政府提供的就業渠道積極就業,不能因為年紀大了而放棄自己,更不能因為放棄自己而影響后代的成長。
過去5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從約1億人減少到3000萬左右,今年,我國將繼續減少1000萬絕對貧困人口,這個全面脫貧的中國夢,必須依靠每一個貧困戶的共同作為才能實現。
周樂妍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